沾著泥土、帶著露珠、冒著熱氣——這場基層文藝院團展演讓我們看到了什么
(資料圖)
“唯生無盡兮愛無涯,璀璨如花兮都如霞……”7月28日晚,丹劇《鳳先生》在江蘇大劇院精彩上演,近現代偉大的藝術家、教育家呂鳳子先生在舞臺上緩緩向我們走來。作為一個地方瀕危劇種,丹陽市丹劇團憑借該劇在省級最高的文藝殿堂收獲了觀眾的掌聲和認可。 《鳳先生》的落幕,意味著由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江蘇省新時代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巡演暨基層文藝院團優秀劇目展演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在此次基層文藝院團展演中,來自全省8家基層院團帶來了8臺形式各異、別具一格的劇目,這些“沾著泥土、帶著露珠、冒著熱氣”的文藝作品,彰顯出了我省基層文藝院團蓬勃的生命力。
特色鮮明,把“家鄉事”唱給你聽江蘇有國有文藝院團109個,其中60個是縣級院團。它們猶如散落在江蘇大地上的“種子”,深深扎根于鄉土之中,成為傳承和發展戲曲藝術的重要力量。此次展演的8臺劇目,都是從基層院團中遴選出的精品之作,融合了江蘇戲曲的“南腔北調”,既有細膩清新的黃梅戲、慷慨激越的淮海戲,也有婉轉悠揚的錫劇、動人心弦的柳琴戲等等。它們宛若一幅生動的戲曲畫卷,不僅讓觀眾一窺地方劇種的迥異風貌,更勾勒出各個地域的民風習俗和風土人情。 盱眙縣黃梅戲團是省內唯一的國有黃梅戲劇團。黃梅戲《第一山》講述了蘇軾與盱眙“第一山”之間的文化情緣。為打造這部劇,他們深挖當地歷史資源,力邀業內“高手”加盟,無論是編劇羅周、導演石小梅和張弘,還是音樂唱腔設計的陳精耕,都是戲曲界“響當當”的人物。
“第一山是我們盱眙的名山,自古以來就是鐘靈毓秀之地,蘇軾曾多次登臨第一山,留下了《行香子》《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等20多首詩詞。所以我們借助第一山的碑刻文化,打造了這部劇。”盱眙縣黃梅戲團團長許章響說,《第一山》不僅展現了盱眙的歷史文化,還將盱眙特產小龍蝦完美地植入劇中,使得劇目在更廣泛的范圍內推進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近年來,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實施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支持基層院團以精品創作引領改革發展,做精重大主題創作、做強特色藝術門類、做優原創品牌劇目,努力實現“一部好戲救活一個劇種,激活一個院團”。
丹劇《鳳先生》就是一個典型。作為江蘇省僅存的四個稀有劇種之一,丹陽市丹劇團成為了瀕危的“天下第一團”,很長一段時間存在著“無戲可演”的局面。2022年,舉各方之力創作的丹劇《鳳先生》入選了江蘇省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的重點投入劇目,獲得了省級資金資助。一部《鳳先生》,激活了一個院團,更唱響了丹劇的復蘇之路。 丹劇《丹先生》的獨特之處,在于將丹陽鄉賢的形象與地方特有的戲曲相融合。呂鳳子,丹陽人,被譽為“畫壇宗師,百年巨匠”,曾培養出朱德群、吳冠中、李可染等一大批現當代中國美術大家。“用原汁原味的‘啷當’唱腔,展現鳳先生鮮活的形象,真是別有一番風味在舞臺。”中國戲曲現代戲研究會會長季國平認為,《鳳先生》對于丹劇劇種的發展有著積極意義,“一個劇種的生存和發展,既要保護和傳承,更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發展,特別是通過優秀新劇目的創作,激活劇種,壯大劇團。” 扎根鄉土,與時代同頻共振 永遠不要忽視“草根的力量”。基層院團,規模都不大,因此,他們很少能夠上演那種史詩般的大制作,幾個演員、幾張桌子,有時候就能撐起一臺戲。但這些“小”作品,意義卻并不小。
錫劇《紅梅花兒開》緊扣黎明前至暗時刻的人與事,以江姐等人深入敵后開展革命運動為主線,藝術呈現了以江姐為代表的革命英烈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動人事跡;柳琴戲《運河滔滔》以運河邊普通民兵和護糧支隊老百姓作為主人公,書寫英雄兒女的“大愛”初心與信仰,再現了淮海戰役中人民支援前線、送糧運糧的故事。基層院團的基因里,有著與生俱來的鄉土屬性,劇團善于運用扎根民間的優勢,通過對當地民俗、風土人情的深入研究,呈現百姓的喜怒哀樂,展現他們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 繼登陸央視戲曲頻道之后,錫劇《太平洲上》又亮相在基層文藝院團優秀劇目展演的舞臺之上。一個縣級院團,能夠上央視,進省城,這在揚中文化史上還沒有“先例”。
錫劇《太平洲上》由沉寂了20余年的揚中錫劇團,利用一年不到的時間,把散落在各處的演員重新聚集起來,經過不斷打磨呈現出來的。這部劇成功的秘訣在哪里?《太平洲上》的導演李雪梅認為,戲之所以打動人,是因為以獨特的創作視角,塑造了中國農村黨員干部和慈善人物的群像,以飽滿的激情反映當下百姓的精神世界,豐富了現實題材的多樣性。“《太平洲上》的故事原型來自于揚中市一個真實的慈善救助案例,通過小人物的故事,將黨員干部豐富的精神世界娓娓道來,真實質樸,語言鮮活,深受老百姓喜愛。”
“《娘親》的主人公原型就來自我們泗陽,是我們身邊活生生的‘好人’典型,看了以后感覺特別親切。”7月16日,淮海戲《娘親》在江蘇大劇院上演,劇中一位平凡女性愛心助學的動人故事,深深打動了一位來自泗陽的觀眾。南京市藝術創作研究院編劇孟寧馨評價說:主旋律作品,想要真正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仍需回到人物本身,回到人物的內心世界,“《娘親》這部劇以平凡筆調書寫不凡,去發掘每個人物內心深處的光明和溫暖,讓好人的故事真正達到與觀眾同頻,與時代共振。”搭建平臺,讓小劇團邁上大舞臺 此次基層文藝院團優秀劇目展演,對很多小院團而言,是一次難得的展示平臺,更是一次難得的練兵機會。 “這是我們第一次來大劇院演出,每個人都特別興奮。”當得知入選了江蘇省基層院團優秀劇目展演,如皋市木偶藝術團團長周沈兵心里既激動又忐忑。他告訴記者,院團雖然經常有演出,但都是以社區和小城鎮為主,第一次走進高大上的江蘇大劇院演出,內心不免有些擔憂:這里的觀眾會買賬嗎? 出乎他意料的是,大幕拉開的那一刻,臺下坐著滿滿當當的觀眾,“演出結束后,許多觀眾沖上舞臺,爭相與演員合影留念,并將照片分享到朋友圈里。他們表示沒想到木偶演出可以如此多樣化,表演如此精彩。”回想起當晚的演出,周沈兵仍抑制不住地激動,“我們從鄉土來,登上了大城市的舞臺,展示自己的才華。相信通過這次演出,木偶戲會走向更廣闊的舞臺。”
江蘇省兒童藝術劇院這次帶來了兒童劇《野蜂飛舞》,團里的演員們大多是95后,為了這次展演,年輕人全員上陣,大家頂著酷暑反復排練,不敢有絲毫懈怠。“我們經常說:‘好演員是踩臺板踩出來的,不是關門教出來的,’多實踐、多演出是培養年輕演員的最好方式。”江蘇省兒童藝術劇院院長史國生認為,年輕人通過這樣的平臺,在“以演代練”中不斷提升自己塑造人物的能力,提高了藝術素養和專業技能。展演期間,為了讓更多觀眾走進劇場,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采取降低票價等惠民措施,每場演出的最高票價僅為80元。據統計,展演劇目平均上座率八成以上,有些場次甚至達到了99%。展演期間還特別重視藝術評論的引領和審美的引導,組織專家、媒體和觀眾進行“一劇一評”,旨在借助各方反饋意見,讓創作者不斷發現問題,繼續進行打磨和提升;也引導觀眾識微見遠,更好地鑒賞藝術作品,提升審美水平。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比起翻臉,能翻篇才是真的厲害!
圖解耐普礦機中報:第二季度單季凈利潤同比減5.57%
我國首份極地氣候變化年報顯示:北極增溫加速
排行
最近更新
- 沾著泥土、帶著露珠、冒著熱氣——這場基層文藝院團展演讓我...
- 湖南日報要聞|李國武,最美擁軍人物的新故事
- 建設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 佛山醫改經驗向全國分享
- 唐式交領襦裙(交領襦裙)
- 大熊貓丫丫23歲生日快樂
- 涿州達輝送水總站電話 涿州大爺執意給救援人員送水 基本情況講解
- 體教融合大有可為
- 眾志成城 全力做好搶險救援應急處置
- 中國隊奪得大運會體操男團冠軍
- 999美元!歐奇推出新款平板電腦 RT7 Titan
- 新概念英語1第89課學習策略分享
- 大廠重回快速增長,11家公司去重用戶超5億
- 雄鹿陣容短板明顯?他們甚至連一個替補控衛都沒有?
- 周澤琪奪得跆拳道女子73公斤級金牌
- 南京至平陽動車時刻表(g7689)
- 航拍北京房山琉璃河鎮轉運現場
- 多項稅收優惠政策延續優化至2027年底
- 新疆啟動第24次第二階段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態輸水工作
- 敘媒:美軍又從敘利亞盜搶資源 運走數十噸農作物
- 如何預防濕疹
- 公安部發布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26條措施
- 郭臺銘:臺海若發生戰爭,只要10秒華爾街股市就崩盤
- LK-99不是常溫超導體!韓國超導低溫學會官宣 業內學者:如果...
- 關于晶格拳套無屬性和冰藍圣翎補發的公告
- 激動、感動,汗水、淚水!致敬每一位為夢想拼盡全力的人!
- 調查丨多地充電樁電價漲幅20%以上 分時電價與行業競爭多方博弈
- 吉林各部門強化布防方案 持續開展巡堤查險
- 領克09大五座卷的不僅是功能價值更是情緒價值
- Stable Diffusion 大模型 Deliberate
- [TNT]對不起,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