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火”端午假期來臨 1億人次出行將帶動370億元的消費市場
2023-06-22 19:05:53
【資料圖】
“能讓你家孩子消停點嗎?別跑了!”“11樓,你家噪聲能拆樓,我家吊燈都在震”……在小區的業主群里,你是否經常看到類似抱怨噪聲的消息?如今人們對住房質量和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加強噪聲污染防治、保障“安靜權”也日益受重視。然而噪聲防治非一日之功,鄰里之間因噪聲問題產生的糾紛不在少數,甚至于有住戶網購所謂的“震樓器”對鄰居進行報復。面對這一困擾,有何破解之道?我們進行了一次“頭腦風暴”,也歡迎大家一起探討。甲:“震樓器”是一種通過震動、敲擊墻體發出噪聲的設備,商家常以“以噪制噪”“反擊鄰居神器”等作為噱頭在網絡上進行銷售。需要明確的是,使用“震樓器”的行為涉嫌違反噪聲污染防治法和民法典中的相關規定,絕對不可取。電商平臺應履行好監管職責,對出售以非法制造噪聲為目的的“震樓器”等設備的網絡店鋪采取清理、警示、下架、關停等措施,對穿透共振音箱等隱性“震樓器”的銷售加強規范和引導。乙:“用魔法打敗魔法”?可能最后的結果是“三敗俱傷”。從網友們的經歷來看,使用“震樓器”“反擊”后,問題絲毫沒有得到解決、矛盾反而越來越激化的例子不在少數。不僅如此,故意使用“震樓器”制造噪聲還會殃及無辜,因為噪聲的影響范圍并不可控,而且長期對墻體進行高頻率的震動和敲擊很可能危害樓體安全。可以說,在“以噪制噪”、放大矛盾的循環中,沒有人會是贏家。丙:遇到類似鄰里糾紛,合理合法的解決路徑不少。可先嘗試上門溝通,看能否通過協商做到互諒互讓。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尋求第三方的介入,比如聯系小區物業、居委會等進行協助調解,或撥打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求助,還可以留存噪聲監測的相關證據,向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反映。若問題仍未得到解決,可尋求司法救濟,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自去年6月5日起施行的噪聲污染防治法明確規定,“產生社會生活噪聲,經勸阻、調解和處理未能制止,持續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面對持續性故意制造噪聲的侵擾,法律是最有力的武器。丁:現實生活中一些人之所以選擇使用“震樓器”這一下下策,是因為實在不堪其擾,且遭遇了溝通無效、協商沒用、投訴無果、正常渠道走不通等情況。此前有媒體報道,對于鄰里間的噪聲糾紛,一些司法干預效果有限,存在認定難、取證難、執法難,維權成本高而違法成本低等問題,客觀上催生了“震樓器”這一畸形商品。必須明確,使用“震樓器”進行報復不對,我行我素、持續產生噪聲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在先的行為更不對。讓違反規則者付出代價,不讓守法講理者吃虧,推動通過正當、法律途徑解決糾紛“降本增效”,“震樓器”自然就會銷聲匿跡。戊:從社會治理的角度來看,減少鄰里噪聲引發的糾紛,要注重系統施治、源頭治理。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守住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的源頭,多元收集鄰里糾紛信息,多方聯動探索建立一套針對鄰里噪聲糾紛的溝通、調解、監管、處置機制,賦予基層執法者更靈活的權限,有助于減少對抗、化解矛盾,修復社會關系。己:破解住宅樓里的噪聲困擾,說難也簡單。帶娃的家長給孩子劃定玩耍區域,并在玩耍區域鋪上隔音墊;喜歡運動的住戶跟樓下鄰居協商,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約定運動時間段;有時下班較晚,將高跟鞋、皮鞋換成軟底拖鞋再進屋走動;專門購買桌椅腳套,防止桌椅拉動時產生聲響……舉手投足之間多一些設身處地,日常交往中多幾句溝通協商,都可能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將心比心、換位思考、與人為善,很多矛盾糾紛都能化解在產生之前。關鍵詞: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extremex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