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结衣按摩,在线观看亚洲视频,国产嫩草在线观看,91视频最新地址

首頁 資訊 > 業界 > 正文

華為手機或將于9月全球首發消費級“衛星通話”

真正的手機“捅破天”即將來臨,消費級手機也能打衛星電話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多位知情人士向《IT時報》記者爆料,華為最早可能于今年9月發布支持衛星語音通話功能的消費級手機,使用的是天通衛星。

綜合此前產業鏈消息,華為將在9月發布Mate60系列,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量,華為極有可能在Mate60系列的高端型號上搭載衛星通話功能。

截至發稿前,華為方面對此暫未有回應。

“2023年到2024年將會是手機直連衛星的爆發期。”多位航天系專家認為,但旗艦手機標配的衛星通信功能仍會以短消息為主流。

華為或全球首發“衛星通話”

2022年9月,iPhone 14與華為Mate 50的對決,意外地膠著于一項“捅破天”技術,華為全球首發衛星通信功能的時間,只比蘋果早一天。雖然當時華為和蘋果都只支持衛星短消息,但的確開啟了大眾衛星通信的時代。

彼時,最大的懸念在于,誰將超越華為和蘋果,第一個實現衛星通話?

今年1月,《IT時報》記者獲悉,華為或將最早推出擁有衛星通話功能的消費級手機。

其實早在2022年9月首發第一代單向衛星短消息功能之前,華為就已接觸過天通衛星,最后選擇北斗短報文,是因為不用大改原有的手機設計,可見,其衛星通話的研發項目早已啟動。

從產業鏈消息來看,華為若在9月發布衛星通話功能,或再拿下全球首發,比起衛星短消息,在大眾手機上搭載衛星通話是革命性的。

近期有消息稱,華為將2023年手機出貨量目標從年初設定的3000萬部提升至4000萬部。如果5G仍舊無法回歸,華為拿什么賣點來追趕目標?

雖然華為已悄然登頂國內折疊屏手機的銷量榜首,但折疊屏的市場容量非常小,2023年銷量預計為550萬部,以華為2023年第二季度43%的折疊屏市場份額來計算,也只能完成236.5萬部的銷量。

根據IDC公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手機跟蹤報告來看,華為靠4G手機從去年二季度的7.3%殺回今年二季度的13%,華為終端BG CEO余承東借用李白的“輕舟已過萬重山”來形容,華為已經渡過至暗時刻。

這一期間,華為新發手機的賣點主要集中在通信上,從單向衛星短消息到雙向衛星短消息,再到最近推出的近距離無線連接技術星閃NearLink。按華為的發布節奏,下一代通信變革或將在9月到來。

三星、vivo等手機廠商入局

手機直連衛星爆發前夜已至。

最近,三星手機也傳出將首次支持雙向衛星通信,或搭載在明年第一季度發布的三星Galaxy S24系列,用的是銥星的低軌衛星。雖然比華為、蘋果晚了一年多,但是三星也不會止步于雙向衛星短消息。

今年4月25日,三星曾宣布,全球首個在存量手機上打通衛星電話,但還未商用。

此次實驗使用的是三星已經上市的手機Galaxy S22,驗證了向地面存量手機提供衛星應急通信的能力。三星使用的是美國衛星通信初創公司AST的BlueWalker 3號衛星,于2022年9月發射,搭載的是SpaceX獵鷹9號運載火箭。通話雙方分別位于美國德州和日本樂天,利用的是美國運營商AT&T的850MHz頻段。

爆發的跡象從產業鏈傳出,2023年1月6日,全球銷量最大的手機芯片廠商高通入局,推出首個基于衛星、為旗艦智能手機提供雙向消息通信的解決方案,而且提供全球連接。高通的衛星通信方案將最先應用于搭載第二代驍龍8旗艦移動平臺的終端,這一平臺就是2023年安卓陣營旗艦手機最主流的配置之一。產業鏈猜測,三星采用的可能就是高通的雙向消息通信解決方案。

今年3月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巴塞羅那)上,高通官宣首批衛星通信支持廠商,包括小米、vivo、OPPO、榮耀、摩托羅拉和Nothing,計劃將在2023年半年密集發布。聯發科也推出衛星通信芯片組,率先搭載的終端是摩托羅拉defy 2和CAT S75。

剛舉行的7月MWC上海展上,紫光展銳推出首款衛星通信SoC芯片V8821,在5G 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非地面網絡)外場驗證中,測試了數據傳輸、短消息、位置共享甚至通話等功能。紫光展銳正在與vivo推動衛星通信手機商用,最早或將于今年下半年推出。

“vivo和華為的衛星通信技術不一樣。”行業人士認為,從測試來看,vivo衛星通信功能主要集中于收發文字消息等,短時間內不太會推出衛星通話。

主流芯片廠商入局衛星通信,也佐證了衛星通信或在2023年下半年成為旗艦手機標配的預測。

衛星通話才是真“捅破天”

目前市面上支持衛星通信的消費級手機,只能發送短信、定位信息或語音消息。

華為和蘋果的衛星通信功能都只限于短信,而且有諸多限制,華為Mate 50可發送文字和位置信息,將多個位置生成軌跡地圖,可定向發給個人,但只能設定四個號碼,只有跟救援相關的信息才能被發送,而且收不到回復;iPhone 14能發送預設的求救信息,自帶定位坐標,不能定向發給個人,而是發送至救援機構,能收到救援機構的回復。

華為Mate 50直連的是北斗三號短報文通信服務,其衛星短信功能限制中國大陸用戶使用。iPhone 14直連的是美國衛星電話和低速數據通信供應商Global Star(全球星),其衛星短信功能限制美國和加拿大用戶使用。

2023年3月,華為第二代“捅破天”技術支持P60和Mate X3手機,從第一代北斗衛星短消息的“有去無回”升級到“有去有回”的雙向短信,但萬眾期待的衛星語音通話仍未實現。此后,華為衛星通信逐漸向中端機型及可穿戴設備普及,至今,華為Mate 50系列、Mate Xs 2、Mate X3、P60系列、nova 11 Ultra 以及WATCH Ultimate都能支持北斗衛星短消息。

在華為和蘋果之后,魅族于2023年3月推出支持雙向衛星短消息,甚至支持衛星語音消息的手機魅族20 INFINITY。

內容、用戶、終端的限制,主要是由于衛星的帶寬容量有限。而只能發短消息的限制,主要是由于衛星通信資源有限,北斗主業是定位導航系統,短報文只是其附帶功能。“如果支持全民使用衛星短消息,頻段大概率會被堵死。北斗還有其他重任,其特殊性決定了它只能給國內核心手機廠商使用。”浙江大學微小衛星研究中心主任金仲和認為,北斗很難和所有手機廠商合作。

毋庸置疑,衛星通話才是真的“捅破天”,但國內有足夠的衛星嗎?

如果想在國內實現衛星語音通話,就繞不開天通衛星,因為目前國內支持衛星語音通信的只有它。天通衛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移動通信衛星系統,由中國電信獨家運營,運營主體是中國電信集團衛星通信有限公司(下簡稱中國電信衛星公司)。

《IT時報》記者就華為手機將于9月發布衛星通話功能的消息向中國電信衛星公司求證,對方表示不便透露。

天通是離地球3.6萬公里遠的高軌衛星,要在大眾手機上與之通信,需要跨過天線、芯片兩道技術關。雖然天通衛星電話已經能做得跟普通手機一般大小,但仍有一根長長的天線裸露在外,形似大哥大,要將這根天線植入手機中,是最大的技術挑戰。

芯片廠商紛紛入局后,芯片關已逐漸被攻克。原先衛星電話中有兩張芯片,一張支持衛星通信,一張支持普通蜂窩網絡,但現在消費級手機內部空間已近極限,很難承載兩張芯片,只能嘗試讓一張芯片支持兩種網絡。

汽車直連衛星

在今年上海國際車展上,比亞迪售價高達109.8萬元的仰望U8享受著“高光時刻”,但一旁駐足的衛星產業鏈人士發現了商機:汽車直連衛星。

比亞迪仰望U8在其越野版搭載衛星通信功能,尚屬行業首創,在此之前,商用車沒有出現衛星通信功能,該功能主要出現在應急救援、消防、公安等特種車輛上。

雖比手機直連衛星稍遲一步,但從技術上來說,車載衛星終端的可行性更高,天線體積不需要做得那么小。

據《IT時報》記者了解,國內其它車企也在跟進車載衛星通信,9月或也迎來新進展。

此前,吉利旗下衛星公司時空道宇就已自研北斗三號RDSS車載終端,提供定位和衛星短消息功能,魅族手機的衛星語音消息也是基于時空道宇的芯片研發。“從產業鏈的成熟度來看,吉利是最有潛力跟進汽車直連衛星的車企,但還要看車企的成本考量。”一位接近吉利的行業人士認為。

阻礙汽車直連衛星腳步的是衛星終端成本,比手機直連衛星更高。

“天通衛星車載終端的價格在3000元左右,北斗衛星車載終端的價格在2000元左右,這還是規模量產后的價格,量少且硬件規格高的話,調制解調器要5000多元,工業級的高達十幾萬元。”行業人士向《IT時報》記者表示,這對成本控制較嚴的汽車產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需要慎重考慮的成本投入。

誰最先拿到6G門票?

汽車和手機直連衛星的趨勢,會是個噱頭嗎?只會徒增無用的成本?

衛星通信是“一生用一次,一次續一生”的功能。從北京到涿州,從羅布泊到白銀,太多的悲劇本不該發生,扼腕于為何沒能用衛星電話第一時間求救,但普通人極少有意識配備一部衛星電話,這就是大眾手機直連衛星的意義,無論身處沙漠還是海洋,即便在洪水、地震等自然災害摧毀地面通信之際,都能靠衛星發出求救信號,早一秒就多一份生的希望。

更重要的是,誰能掌握太空話語權,誰就能最先拿到6G的門票。在太空,民營航天企業的入局,掀起跑馬圈地的巨浪,特別是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已經實現在軌衛星超4000顆,留給追趕者的時間已經不多,我國正以舉國之力與之競速。

2021年4月,中國衛星網絡集團(簡稱中國星網)正式揭牌,由國資委牽頭,以衛星寬帶運營商的定位出現,將“國家隊”星座計劃盡數納入麾下,一時之間,“中國版星鏈”的猜想不脛而走。

“國家隊”正在加速建設衛星基建。知情人士向《IT時報》記者透露,中國星網目前的規劃是發射一萬多顆衛星,還在探討收購千尋位置等衛星定位導航服務商。

手機、汽車等大眾消費市場掀起衛星通信熱潮,無疑為衛星互聯網奠定了商業化的基礎。

6G序幕,已緩緩拉開。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extremex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