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229”、新增“95”,呷哺呷哺為何“邊關邊開”?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反復,給線下餐飲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餐飲收入為4.69萬億元。其中,2021年新注冊成立火鍋企業達5萬家以上,但火鍋行業的整體營業額仍未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與此同時,隨著此前海底撈巨虧業績的披露,市場也開始將目光投向另一上市連鎖企業呷哺呷哺。
湊湊映襯之下,呷哺呷哺或面臨“老化”?
3月28日晚間,連鎖火鍋品牌呷哺呷哺發布了2021年業績公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61.47億元,同比上漲12.7%,超越疫情前2019年的營收水平。
其中,呷哺呷哺餐廳收入仍為集團主要收入來源,占總收入的比重達57.3%,收入增幅約為1.2%;同時,湊湊餐廳也貢獻了39.3%的收入,營收規模超23億元,取得同比近40%的增長。
從分地區經營數據看,2021年,經過門店調整,呷哺呷哺餐廳在一線城市的門店數占比顯著提高,貢獻了超8%的收入增長。另一品牌湊湊在二線城市門店的總收入已超一線城市,成為業績增長的新引擎;此外,湊湊在三線城市和香港門店的業績表現較好,前者門店營收同比增長近2倍,后者營收也取得近9成的增幅。
而相較于湊湊的強勁增長,有觀點認為呷哺呷哺品牌呈“老化”傾向,如何應對和破局?
對此,呷哺集團方面回應表示,湊湊的發展的確在行業表現突出,但呷哺呷哺也擁有非常優秀的基因,自呷哺呷哺2014年上市以來,業績基本上保持了連年增長的態勢。2014年至2021年,呷哺呷哺年均業績增幅達到15.7%,這個數據上超于餐飲行業增幅(約7.7%)一倍以上的;過去8年,呷哺呷哺年均利潤達2.18億元,平均一家火鍋店每年可以賺近250萬,可以說,這是個非常賺錢的品牌。隨著虧損門店的關閉和多舉措優化,呷哺呷哺將重新出發,2022年更加聚焦Z時代消費群體,通過社交平臺、電商平臺等多渠道進一步探索呷哺呷哺發展的無限可能。
邊關邊開,意欲何為?
此外,可觀的營收背后,還存在呷哺集團年度由盈轉虧的“尷尬”情況。2021年,因疫情和關閉虧損門店的一次性不利影響等,呷哺呷哺經歷了2014年上市以來的首次年度虧損,虧損額達2.13億元。
公告稱,由于前管理人員開設的多數餐廳所在位置無法突出呷哺呷哺高性價比品牌形象,及疫情影響等商業原因導致部分餐廳關閉。截至2021年末,呷哺集團共關閉229家虧損餐廳,均為呷哺呷哺餐廳。
據藍鯨財經此前報道,2021年5月,呷哺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賀光啟在重新上任集團CEO后,曾花了2個多月的時間走訪全國各大門店,發現有不少餐廳選址出現嚴重錯誤的現象。為減少進一步虧損,維護股東、員工、消費者的利益,賀光啟在去年推出了“五大革新戰略”,包括關閉呷哺呷哺虧損門店及品牌回歸大眾消費路線的舉措。
彼時,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分析表示,關閉虧損門店可以提升單店的收益率,即便造成了一定的非經營性虧損,那這種虧損也是具有希望的,目的是為了甩掉歷史包袱而輕裝前進,獲得更大的增長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與關店一同進行的,還有公司年內新增95家餐廳的舉措,其中包含52家呷哺呷哺餐廳和43家湊湊餐廳。
而“一邊關店,一邊開店”的經營行為,也曾受到外界質疑。
針對此,呷哺集團方面回應表示,一方面,2021年關閉的229家餐廳,均為虧損門店,且因前期選址就出現了嚴重的錯誤,即便長期投入也難獲利,因此,經過多方評估后,選擇“斷臂止血”關閉餐廳后重新出發;另一方面,餐飲受疫情影響嚴重,甚至出現了重新洗牌的局面,呷哺集團作為餐飲頭部企業,在“危”的情況下也要看見和抓住“機遇”,在好的商業地段也繼續保持擴張戰略,因此新開設了95家餐廳。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公司共經營1024家直營餐廳,呷哺呷哺餐廳達841家,湊湊餐廳達183家。關于此前關閉的229家餐廳員工,呷哺透露,并未主動裁員,而是根據不同崗位調整到相應門店。
2022年,呷哺集團表示,計劃新開設門店156家,選址上傾向于市場潛力大、發展基礎好的地區。尤其是在中國大陸地區之外開店的進程將加快,包含中國臺灣、中國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在內,均會有新的門店開張。
而除擴張計劃以外,公司在數字化系統、新品牌呷哺“X”打造等方面也會有進一步投入。事實上,這對于資金需求不小,那么,基于此,公司是否又會有相關的融資計劃?
談及于此,呷哺方面向記者表示,公司賬上資金充足,暫無任何融資計劃。“呷哺集團整體策略的積極轉變,與公司長期以來穩定的財務結構密不可分。2021年業績公告數據顯示,集團賬面流動資產在20億元左右,其中近一半是現金。集團資產負債比率低于60%,財務結構上還有很大的空間,支持公司的擴張戰略。”
關鍵詞: 呷哺呷哺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去年凈利潤增長1.3% 保持規模價值“雙領先”
眾安保險去年保費增長21.9% 挖掘新型場景滿足多樣化保障需求
多款熱門隔離險下架 “買易賠難”問題面臨著較大爭議
排行
最近更新
- 關閉“229”、新增“95”,呷哺呷哺為何“邊關邊開”?
- 杭州亞運會組委會將于鯨探發售“亞運在中國”系列數字藏品
- 美團被舉報拖欠工資遭約談,勞務協議存在對騎手顯失公平條款等
- 比特幣挖礦難度預計3月底突破歷史新高
- 力高集團2021年增收不增利:營收增加63.8% 歸母凈利減少31.8%
- 消息人士:加密交易所FTX正考慮設立FoF基金
- 俄烏沖突切斷全球四分之一小麥供應 印度出口增加有望緩解短缺
- 天譽置業盈轉虧:料2021年股東應占虧損約2.7-2.9億元
- @吃牛油果減肥的你 這些高熱量水果你知道嗎?
- 超2000只銀行理財產品凈值跌破1元 投資者該如何理財?
- 貴州省一季度產業大招商項目“云簽約” 涵蓋現代能源等領域
- 第五屆信息和知識管理國際研討會舉行 聚焦計算智能等話題
- 京東健康去年營收增長58.3% 年度活躍用戶數達1.23億
- 遼寧曝光價格違法典型案件 嚴格禁止串通漲價等價格違法行為
- 教培機構明碼標價聲稱可“保過” 定向調劑背后有何貓膩?
- 浙江上線“浙里點檢” 讓群眾成為食品安全監管的“眼睛”
- 華軟科技董秘承認:新冠藥物中間體
- 陽春三月備春耕
- 新冠口服藥產業鏈最全分析!
- 生態修復背后的金融力量
- 主打產品被多個省市列為新冠治療關注用藥,這家公司不斷加強CX...
- 酒駕出事故 保險公司免賠
- 風電+光伏+新能源車,該核心基礎原件持續供不應求,全球第二大...
- 齊魯石化首車燃料電池氫氣正式出廠
- 農行青島分行進行境內運費付匯便利化業務
- 老年人須防高利誘惑
- 山東11市清明期間暫停殯葬服務機構現場祭掃服務
- 【以案說法】五招遠離電信詐騙
- 巴沙魚可以做寶寶輔食嗎
- 山東:企業直播“帶崗”畢業生云端求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