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發焦慮催生千億“頭頂生意”,短期或有價格戰
“參與者眾多,但高質量供給屈指可數”
成立11年,雍禾醫療距離成為“植發第一股”僅一步之遙,已于近日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脫發焦慮”之下,植發市場不可小覷。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我國脫發人群數量近年直線上升,截至2020年年底,已突破2.52億人,即每6人中就有1人脫發。60%的人在25歲出現脫發跡象,30歲前脫發人口比例達84%,脫發呈現明顯的低齡化趨勢,以20歲到40歲之間為主,較上一代人脫發年齡提前20年。
快速增長的脫發人群,創造出巨大消費市場。
咨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的毛發醫療服務市場為184億元,預計以復合年增長率22.3%的速度增長,到2030年將達1381億元。其中,植發醫療市場在2020年的規模約為134億元,預計將以18.9%的復合年增長率發展,到2030年將達到756億元。
“目前植發市場參與者眾多,但高質量供給屈指可數。”興業證券商業分析師金秋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國內醫療資源供給長期偏緊,公立醫院大量開展植發手術的意愿較低。同時,隨著市場教育的推進、消費者對于手術試錯成本認知的提升,市場將逐漸向頭部植發機構靠攏。”
賽道火熱
顏值經濟盛行,一頭濃密秀發不止是青春和健康的標志。面對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脫發焦慮正困擾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目前,在應對脫發問題上,藥物治療和植發是最為常見也是最有效的兩種方法。
大麥微針植發吳慧霞院長向時代周報記者解釋稱:“脫發是一個漸進過程,藥物可以有效控制脫發,延緩脫發進程,而植發是針對已脫落區域進行補充,在短期達到發型的美觀,植發手術和用藥治療相輔相成。”
興業證券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脫發治療藥物市場規模達16.9億元,增速約30%。目前,全球脫發主流用藥為米諾地爾和非那雄胺。其中,米諾地爾為外用搽劑,平均見效時間為6-9個月,有效率可達50%~85%。非那雄胺為口服藥,平均見效時間3-6個月,用藥1年后的有效率達65%~90%。
11月24日,開拓藥業(09939.HK)宣布,其在研潛在“first-in-class”(首創)新藥福瑞他恩(KX-826)治療男性雄激素性脫發(AGA)的3期臨床試驗申請,已經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許可。福瑞他恩是全球首款進入注冊性3期臨床試驗,用于治療雄激素性脫發的雄激素受體(AR)拮抗劑。
開拓藥業方面介紹,90%以上的脫發屬于雄激素性脫發,即雄激素過度分泌導致的脫發。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5-2019年間,中國雄激素性脫發獲批藥物市場規模復合年增長率為8.9%,預計2019-2024年將按照12.2%的速度持續增長。
“目前正積極推進中國三期試驗進程,預計2023年末或2024年初取得新藥申請(NDA)批準。”開拓藥業方面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開拓藥業亦在中國開展針對女性雄激素性脫發患者的II期臨床試驗,以及在美國開展針對男性的雄激素性脫發的II期臨床試驗。”
相比起來,植發市場的增速和前景更為可觀。
興業證券研報顯示,2020年我國植發醫療服務市場規模為134億元,植發手術約51.6萬例,滲透率僅0.21%。另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植發醫療服務市場2030年有望達756億元。
資本的入局更推動了行業快速發展。2017年,雍禾醫療獲得中信產業基金3億元的注資,這也是資本第一次進入國內植發領域。隨后,碧蓮盛獲得華蓋資本5億元的戰略融資。
民營連鎖植發機構持續發力,醫美植發部門和地方性植發機構的加入也在不斷擴大植發行業的盤子。
據興業證券統計,我國植發機構以民營為主,占據85%的市場份額,其中民營連鎖植發機構占據23.9%,醫美植發部門占據15.7%。而公立醫院植發科占比則為14.8%。
獲客成本高,行業亂像頻生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以2020年末在營的醫療機構數量、注冊醫生人數及就診人數計算,雍禾醫療為國內最大的民營連鎖植發機構。
招股書顯示,雍禾醫療創始人張玉年僅35歲,擔任董事會主席。2001年,張玉畢業于安徽省宿州市泗縣大莊初級中學,并在2005年進入植發領域,在2010年創建雍禾醫療。目前,張玉擁有公司42.66%的股權。
截至2021年6月30日,雍禾醫療已在全國52個城市經營53家醫療機構,組建1233人的專業醫療團隊,包括246名注冊醫生及919名護士。2021年上半年,雍禾醫療治療患者逾6萬人。
不過,高昂的獲客成本拖累了凈利潤。
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雍禾醫療營業收入分別達到9.34億元、12.2億元、16.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54億元、0.36億元和1.63億元,凈利潤率僅有5.7%、2.9%、10%。而近三年,雍禾醫療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高達4.64億元、6.5億元、7.8億元,分別占據收入的49.6%、53.1%、47.6%。按照其三年總治療人數17.6萬人計算,平均每人獲客成本超1萬元。
新生植發董事長張通曾對媒體表示,植發行業綜合獲客成本高達人均5000元,占整體成本的40%左右。
“銷售及營銷開支只會越來越高。隨著機構的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爭奪顧客和市場占有率將更加激烈。”有不愿具名的某植發企業董事長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為提升獲客效率,高密度的廣告投放和循序漸進式的消費誘導仍是植發機構通用的營銷手段。這也導致了虛假宣傳、植發機構不專業等問題頻出。
金秋對時代周報記者指出,11月2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下稱“《指南》”)將在一定程度上弱化醫美機構的廣告投入。同時,植發效果因人而異,頭部植發機構依托大量成熟案例建立口碑,形成較強的品牌效應。
“隨著《指南》的出臺,植發機構在宣傳時將更趨嚴謹。”金秋稱:“短期市場不排除出現價格戰,但長期看中小機構獲客更加困難,經營難度提升。”
上述某植發企業董事長更對時代周報記者直言:“目前沒有有效的評估方法可以判斷植發是否成功,更可怕的是,很多手工取毛囊的方法也會導致大量的毛囊壞死率。”
按照團體標準,毛囊單位獲取一般由主刀醫師操作,護士可獨立進行毛囊分離,種植由醫生或醫生指導下的護士完成。目前,國內優秀的毛發移植醫生仍相當稀缺。在此情況下,大量非專業人士涌入植發行業,各種植發技術培訓機構違規非法掘金。
“市場最終回歸醫療本質,國家將會嚴格管控不正規的亂象,市場也會不斷洗牌凈化。”吳慧霞對時代周報記者稱,在市場即將迎來“植發第一股”的同時,植發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隨著國家監管力度加大,非正規產能的出清也將提升頭部植發機構的市場份額。考慮到消費者對于毛發健康要求的持續性,雍禾、大麥等植發機構均已進行橫向擴展,布局毛發養固業務。”金秋對時代周報記者說,“當前頭部植發機構大力發展養固業務,增強消費粘性,驅動企業營收長期增長。”
興業證券研報數據顯示,2020年毛發養固市場規模達50億元,增速約25%。
關鍵詞: 雍禾醫療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微信如何解綁信用卡?微信解綁信用卡有哪些操作步驟?
- 封閉式基金能不能提前取出來?封閉期內可以接受新投資嗎?
- 支付寶備用金是什么?支付寶備用金有哪些使用規則?
- 春運吉途,從臺鈴開始
- 品深圳味道過喜力新年,讓年味“酒”一點
- 銷售收入不及預期 天味食品2021年凈利潤預減50.96%
- 網信辦:持續開展整治 嚴防“飯圈”亂象反彈
- 華寶股份因朱林瑤違法問題收關注函,股價再次逼近跌停
- 今年以來股價下跌超30% 芒果超媒致力轉型謀生
- 東莞晁基實業因虛假材料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被罰 其系陽光城...
- 萬里股份“神操作”:溢價11倍買入資產虧損出售
- “PPT造車鼻祖”游俠汽車董事長衛俊被凍結4500萬股權
- 晉商消費金融合作的助貸平臺立案,用戶稱還款不被認帳
- 一加10 Pro實測:外形辨識度高、押注游戲“穩幀”
- 脫掉K-9包袱節流減員,新東方在線駛向新“東方”
- ?青海春天一字跌停,2021年預虧超2.65億或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 金地集團子公司東莞金展房地產因虛假材料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被罰
- 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工信部明確這些舉措!
- 機構:2021年126家房企參與收并購 交易金額同比增長21.3%
- 營收凈利雙降,沃華醫藥用九成利潤給股東“發紅包”
- 東莞保越實業因虛假材料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被罰 其系保利、...
- 天津積分落戶新政:取消年度落戶數量限制
- 五糧液集團實現營收1400億元
- 瑞爾集團再遞表港交所:連續三年虧損 淡馬錫持股10.88% 43...
- 發改委給高耗能企業定KPI:冬奧會用的神奇綠電,要引入碳交易
- 帕金森病治療創新設備獲批上市
- 比亞迪:2021年94名員工因不廉潔、嚴重違規被查處
- 國家藥監局:蒲地藍消炎片、紅花逍遙片轉為非處方藥
- 春節食用餃子 挑選儲存有哪些講究?
- 我國手游玩家人均氪金344元,你有花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