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過年在很多城市催生出“一人食”消費需求
因“就地過年”帶出的新年俗、新消費現象正在持續凸顯,不少電商平臺、商超等也在積極行動,爭相推出融合“東西南北味”的年菜。相比2020年合家聚餐的狀態,2021年就地過年的單身人士如何能吃上一頓豐富又不浪費的年夜飯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易操作的輕量化“一人食”速成年菜成為了眼下滬上各超市的力推產品之一。
安徽符離集燒雞。 徐銀 攝
根據大潤發發布的《2021過年囤貨趨勢報告》,就地過年在很多城市都催生了“一人食”消費需求,自煮小火鍋在上海猛增233%,柳州螺螄粉在重慶和沈陽增幅也達到103%和68%。
5日,記者在位于靜安大寧的大潤發超市門店看到,除了設置有“年貨大街”,上架眾多充滿地方特色的年味商品外,匯集了數十個不同地區的經典過年菜式的“開運年菜”售賣區尤受顧客關注。重慶萬州風味麻辣烤魚、安徽符離集燒雞、蘇式八寶鴨、臺灣風味萬巒豬腳……這些“一人食”速成年菜產品讓鮮有掌勺經驗的“廚房小白”足不出“滬”就能輕松“操辦”一頓具有家鄉風味的年夜飯。
不少連鎖便利店推出小份裝、多樣化的家鄉風味熱餐。 徐銀 攝
“今年因為特殊的這樣一個情況,很多在滬務工人員也選擇留在當地過年。我們希望不管是來自四川的還是安徽的,大家都能夠在這些年菜里面找到屬于他們家鄉的口味,給他們提供豐盛的一人食或者兩人食的年菜選擇”,大潤發上海大寧店總經理朱保山說。
而不少連鎖便利店從便當餐食當天賣完即止,升級為小份裝、多樣化的家鄉風味熱餐。“為了讓獨自過年的顧客能更好地吃上一頓年夜飯,我們還在華東、華北門店推出現點現做、24小時可供的小份碗裝菜。比如有上海的蔥烤大排、東北的鍋包肉、北京的炒合菜、山東的糖醋魚塊等。相比便當,碗裝菜可由消費者根據個人口味自由搭配,店員在2分鐘內即可現場完成制作,也可通過外賣購買送至家中加熱后食用”,便利蜂連鎖便利店公關部工作人員王丹表示,我們希望在異鄉過年的消費者也能在當地“拼”出全國“美食地圖”。
此外,為了減少人員流動,鼓勵民眾在上海就地過年,在上海市商務委和餐飲烹飪行業協會的協調下,上海全市共有42家餐飲企業的434個門店推出了“年夜飯外賣”服務。記者注意到,諸如蘭心餐廳等不少上海老字號飯店也紛紛加入年夜飯外賣“大軍”,在APP平臺上推出一人食等多種選擇的年夜飯套餐。(記者 徐銀 康玉湛)
“我們覺得在‘就地過年’的大趨勢之下,更便捷的半成品年夜飯以及適宜1至2人食用的套餐,將能更好滿足年輕消費者所需,所以我們也在外賣平臺上線了相關套餐。當然我們也有推出年夜飯的單人或者雙人的豪華套餐可供選擇,希望讓大家‘就地過年’也能過出儀式感和滿足感”,蘭心餐廳總經理鄭瑞芳對記者介紹道。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百利好2022年 恭賀新春 福虎獻瑞
- 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引導更多企業走一體化經營道路
- 還在糾結凱銳思和花丟丟貓咪沐浴露哪個好?不妨看看測評結果!
- 七鮮超市業績逆勢增長 進一步聚焦中高端用戶
- 平安產險浙江分公司:中國平安發起保護華南虎公益行動
- 第五屆金匠獎獲獎榜單
- 鏡外之境 國際當代攝影展”在遇見博物館·in Space開展
- 榕樹貸款以科技創新為本 助力金融數字化轉型提速
- 深度回顧2021:創新+品質,歐恩貝打造消費者信賴國產奶粉品牌
- 瑞豐農商行去年營收增長10.5% 不良貸款率為1.25%
- 交通銀行增資交銀投資獲監管批復 注冊資本變更為150億元
- 回顧8年的堅定和創新——木婉清集團的前世今生
- 開蓋即飲零添加,木婉清能量飲產品新升級
- 減脂也想吃零食怎么辦?看完木婉清健康餐桌計劃,讓你放心吃!
- ?天虹股份被深交所五連問,股價收“三連板”后大跌
- 誰是下一個九安醫療?“新冠概念”股市造富,偽概念股被爆炒成妖
- 長春高新股價進入下行通道 4個交易日里市值蒸發330億元
- 沒了薇婭競爭,李佳琦更貴了!全網最低價不復存在
- 羅永浩預告年后回歸科技界,耗資6個億的“真還傳”要殺青了?
- 支撐高質量發展 21年北京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9%
- 地方經濟年報陸續出爐 地方穩增長舉措蓄勢待發
- 工信部:針對中小企業發展再出紓困幫扶政策
- 流通領域首個五年規劃出爐 加快資源要素流動
- ?明明原價能買票,為何還要購買平臺VIP
- 順鑫農業預計2021年度凈利潤同比下降80.95%-73.81%
- 京東科技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申請已獲證監會接收材料 消息...
- 時隔一月 央行開展14天逆回購操作1500億元
- IBM第四季度凈利大漲72% 股價盤后一度飆升7%
- 連虧三年的唐德影視扭虧 去年凈利預計1800萬-2700萬元
- 強監管下,芒果超媒致力轉型能否延續高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