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行業進入全新轉型升級時代 企業紛紛爭搶資本賽道
中國指數研究院預計,到2025年,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累計將達238億平方米,僅物業費一項收入的市場規模,就將高達1萬億元。而多種經營收入,更將高達1.8萬億元。
出門忘帶門禁、快遞沒人簽收、設施無人維修……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系列問題,實際上映射了傳統物業行業的痛點。
1月10日,記者在重慶金科南山小區發現,業主通過物業的云車管、云監控、AI天天-人臉識別、大社區APP+大管家APP等智慧服務管理平臺,讓你遇到的那些物業問題都不是事。
新年伊始,物業行業喜獲政策“大禮包”。國家10部委聯合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就提升物管服務水平、推動生活服務業、強化監督管理等6個方面做出明確指引。這標志著,物業管理行業已進入全新的轉型升級時代。
萬億元藍海漸成行業新風口
近年來,房地產行業進入存量市場,傳統房地產開發領域利潤率整體下滑。與此同時,物業行業萬億元級市場規模引發新的想象空間。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共有近228萬家物業相關企業。地域分布上,廣東省的物業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過36萬家,占全國總量的16%。山東省和江蘇省位居第二三位,均擁有超過19萬家物業相關企業。上海和北京兩大一線城市也躋身前五名。 東方證券分析測算,到2030年,基礎物管物業市場規模達1.7萬億元,行業總規模超過2.5萬億元。
據了解,目前的物業管理行業已撕開了物業四保、勞動密集型產業、房產附屬等傳統標簽,并且正進行著眾多的變革:聯盟模式助力部分企業成長為航母型公司;資本風口漸大,優秀的物業服務企業接二連三上市;規模企業投入資金研發互聯網技術平臺,物業管理進行智能化,規模效益越見顯著。
而跳脫資本裹挾的思維,龍湖智慧服務走上了另外一條路。截至目前,龍湖智慧服務已經實現全國73座城市近1000個項目的云端管控,為240萬戶業主提供掌上服務,并走出社區,接管學校、醫院、購物中心、交通樞紐、甚至市政道路,向城市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延伸。
兩年前,龍湖物業集團就與重慶兩江新區共同出資組建新公司,接手悅來片區市政管理。這也是全國首家混合所有制的新型城市服務企業,管理著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這個投資數十億元的城市地標建筑群以及周邊近20平方公里范圍內環衛、園林、道路等市政設施。
金科物業在母公司金科地產自有項目外,還管理著京東、順豐、普洛斯的物流園,幾家機場以及近數十家產業園區。目前在200多個城市擁有物業管理項目,物業巡查大部分都在“云”上完成。僅2020年省下的差旅成本,就以千萬元計。金科物業董事長夏紹飛透露,得益于大數據智能化,去年增加約4000萬元凈利潤。
通過大數據智能化,物業公司更好地扮演了城市管理“最后一公里”的角色,并從中找到了新商機。通過建設無人超市、智能充電配套設施等,打造“100米智慧生活圈”;在自有小程序推出線上賣菜專區,將新鮮蔬菜配送到業主家里以及提供全科醫生24小時在線咨詢、專人配藥到戶服務。
企業紛紛爭搶資本賽道
物業常被看作是房地產行業的業務衍生板塊,不過在近幾年,房地產企業分拆物業上市成為熱潮。2020年,重慶兩家房地產企業金科股份、迪馬股份先后分拆旗下物業公司赴港上市。
從物業行業自身稟賦看,在大數據時代,物業公司扼守流量人口,占據了開展多種業務的天然優勢。地產開發受制于土地資源仍有盡頭,而服務卻無止境。對地產公司而言,物業分拆上市可為母公司造血,緩解資金壓力,也有利于優化戰略布局和提升企業價值。
“2020年11月17日,金科智慧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從‘智慧服務’四個字也可窺見,在未來我們將把智慧服務作為企業戰略的核心重點,不斷通過科技的手段賦能到城市服務、賦能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金科股份董事長蔣思海如是說。
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出現,正倒逼著物業行業走上轉型之路,智慧物業、智慧社區等新興字眼應運而生,物業行業整體呈現智能化發展趨勢。
比金科物業更早在港交所上市的迪馬股份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物業管理已形成慧聯、慧眼、慧行三條產品線。未來,還將持續投入更多資金用于智慧社區平臺以及各個業務平臺的建設。”
2020年12月9日,華潤萬象生活上市,當天收盤就刷新了物業股的估值記錄:獲得110倍市盈率,位列物業股估值第一名。這個市盈率是它母公司華潤置地的15倍。至此,“巨無霸”華潤已經收獲了13家上市公司,其中港股8家,內股5家。
最近一個多月以來,十強房企陣營里,世茂、融創、恒大都把物業端上資本盛宴,華潤是第四家。老牌10強房企中,只剩萬科和龍湖沒“拆家”了。截至目前,共有34家內地物業企業登陸港股、3家企業進入A股。這些物業股大多數由規模型房地產開發企業分拆而出。僅2020年就有13家企業登陸港股,另有8家已交表,20余家企業在準備進程中。
據中指院統計,截至去年底,港股上市物業企業總市值達5636億港元,較年初增長1203%,A股上市企業總市值達353億元,較年初增長21%。港股上市物業企業平均市盈率約為35倍,遠高于港股平均市盈率10.3倍。
政策紅利加持助力
當然,傳統物業企業存在的問題也長期飽受詬病,不容忽視。天眼查專業版風險數據顯示,我國有超過28萬家物業相關企業產生過法律訴訟,其中,案由涉及物業服務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房屋租賃合同糾紛的案件數量占比超過60%。另外,有3.42%的物業相關企業曾遭到行政處罰,1.8萬家曾存在嚴重違法行為。2020年,物業相關企業被執行人信息數量達24.1萬次。
一場疫情,不僅讓大家意識到物業服務的重要性,也讓資本市場重新發現了服務的價值,物業行業正在以嶄新面貌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國家“物業新政”發布當天,相關物業股在資本市場全線飄紅。截至1月6日收盤,港股44家物業上市公司中42家股價呈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僅兩家股價略微走跌。A股市場中,招商積余漲停,南都物業、新大正等物業相關股票上漲幅度也超過7%。業內認為,物業管理行業優化升級勢在必行,品牌優勢明顯的規模物企具備更廣闊發展空間。
物業是美好生活的重要部分,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重視,促進物業行業發展的規定和政策也愈發密集。去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住宅逐漸回歸居住屬性,品質和服務成為業主關注的首要對象。還從國家層面,第一次把物業管理納入擴內需的核心領域,第一次明確鼓勵物業管理公司依托科技賦能,開展社區增值服務。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越來越多的物業企業開始布局非住宅物業領域。上市的新大正、寶龍商業非住宅物業收入占比最高,達到 30%以上。而500 強物業企業,在非住宅領域的辦公樓、商業、學校、工業、場館、醫院等業態均有布局。
中物研協總經理楊熙則認為,物業新規勢必將更加有效指導各地物業管理條例修訂,也將為修訂國家《物業管理條例》做好鋪墊。
重慶市物業協會秘書長何偉告訴記者,物業公司“好日子還在后頭”,上市步伐有望進一步加快。從市場容量看,中國指數研究院預計,到2025年,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累計將達238億平方米,僅物業費一項收入的市場規模,就將高達1萬億元。而多種經營收入,更將高達1.8萬億元。
李國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七鮮超市業績逆勢增長 進一步聚焦中高端用戶
- 平安產險浙江分公司:中國平安發起保護華南虎公益行動
- 第五屆金匠獎獲獎榜單
- 鏡外之境 國際當代攝影展”在遇見博物館·in Space開展
- 榕樹貸款以科技創新為本 助力金融數字化轉型提速
- 深度回顧2021:創新+品質,歐恩貝打造消費者信賴國產奶粉品牌
- 瑞豐農商行去年營收增長10.5% 不良貸款率為1.25%
- 交通銀行增資交銀投資獲監管批復 注冊資本變更為150億元
- 回顧8年的堅定和創新——木婉清集團的前世今生
- 開蓋即飲零添加,木婉清能量飲產品新升級
- 減脂也想吃零食怎么辦?看完木婉清健康餐桌計劃,讓你放心吃!
- ?天虹股份被深交所五連問,股價收“三連板”后大跌
- 誰是下一個九安醫療?“新冠概念”股市造富,偽概念股被爆炒成妖
- 長春高新股價進入下行通道 4個交易日里市值蒸發330億元
- 沒了薇婭競爭,李佳琦更貴了!全網最低價不復存在
- 羅永浩預告年后回歸科技界,耗資6個億的“真還傳”要殺青了?
- 支撐高質量發展 21年北京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9%
- 地方經濟年報陸續出爐 地方穩增長舉措蓄勢待發
- 工信部:針對中小企業發展再出紓困幫扶政策
- 流通領域首個五年規劃出爐 加快資源要素流動
- ?明明原價能買票,為何還要購買平臺VIP
- 順鑫農業預計2021年度凈利潤同比下降80.95%-73.81%
- 京東科技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申請已獲證監會接收材料 消息...
- 時隔一月 央行開展14天逆回購操作1500億元
- IBM第四季度凈利大漲72% 股價盤后一度飆升7%
- 連虧三年的唐德影視扭虧 去年凈利預計1800萬-2700萬元
- 強監管下,芒果超媒致力轉型能否延續高增長?
- 春節因素提振餐飲旅游板塊 預制菜和冰雪游成新風口
- 保利、招商等合營子公司東莞招商啟越房地產因虛假材料取得商...
- 海關嚴防境外疫情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