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研電賽舉辦 進一步探索產學研融合發展路徑
人民網北京8月17日電 (記者趙竹青)8月10至13日,第十八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簡稱研電賽)全國總決賽在廣東省東莞市舉行,最終經全國八大賽區初賽、創投機構近一個月的初賽選拔與命題單位的評審推薦,來自全國136所參賽單位518支隊伍的1352名學生來到決賽現場,帶著最新的電子科研成果和智能硬件創新產品演示交流、同臺競技、展示風采。
今年的研電賽與承辦城市東莞的“科技創新、先進制造”城市主題不謀而合,創新論壇、創業早茶會、人才招引、合作洽談等數十場專項賽事活動在總決賽期間同步啟動,研電賽與東莞一起,共同探索優秀人才培養交流平臺的建設以及產學研深度融合的路徑。
參賽規模進一步擴大 展現最新科研成果
“今年的研電賽共6289支參賽隊,涵蓋了333所研究生的培養單位,主要包括高校和研究院所,比去年增加了14%左右。”研電賽秘書長,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黨委書記李德識介紹,今年研電賽的參賽隊伍進一步增加,辦賽規模進一步提高。
實際上,研電賽的參賽隊伍和規模一直呈現上升的趨勢。李德識介紹,即便是在疫情期間,參賽的隊伍每年也以10%-20%的增長率上漲,“這一方面說明研電賽的規模在增大,也說明研電賽的水平在不斷提高。”
今年研電賽延續了往年的比賽機制,由技術類競賽和商業計劃書專項賽兩大部分組成,分自主命題和企業命題兩種形式。八大參賽方向包括“電路與嵌入式系統類”“機電控制與智能制造類”“通信與網絡技術類”“信息感知系統與應用類”“信號和信息處理技術與系統類”“人工智能類”“技術探索與交叉學科類”“華為6G先進無線技術探索類”等八大內容,作品涉及內容覆蓋了工業、能源、交通、國防、教育、農業、旅游、健康、養老等社會生活多個領域。
研電賽秘書長、重慶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研究所所長曾孝平說,本屆競賽作品進一步瞄準國家戰略需求與社會經濟需要,呈現出理論水平高、交叉學科廣泛、產業特色鮮明等特點,充分展現了我國研究生人才培養的豐碩成果,體現了我國研究生科技報國的使命擔當和勇于創新的時代風貌。
先進性是研電賽的基本標準。李德識介紹,每一年大賽都會根據技術發展需求和趨勢設置不同方向的賽道和賽題,從人工智能賽道到多學科交叉,均在積極鼓勵學生產生新創意和新作品。
作為評委,不少作品給曾孝平留下深刻印象。曾孝平說,今年提交的作品充分圍繞命題項目,不少團隊提出了優秀的設計方案,“有些團隊關注空間站穩定、火箭發射與回收等技術,這些項目與國家的需求緊密結合,充分說明參賽隊伍緊跟科技前沿。”
破解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兩張皮”問題
8月13日,在“研電之星”挑戰賽上,11支優秀團隊現場路演,角逐“研電之星”的榮譽。這些團隊來自中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東莞理工學院、鄭州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北京交通大學、長沙理工大學。
他們帶來的項目包括夜視環境下的多模夜視成像系統,實現圖象、文本、語音的實時共享;基于飛騰CPU的工業產品鋁片表面缺陷識別和篩選系統,實現輕量化部署,提高安全性;面向動力串聯電池組的新一代大功率分容測試裝置等一系列與我國科技發展緊密相關的項目與技術。
李德識介紹,與其他比賽不同,研電賽要求參賽作品能夠現場進行功能和技術性能的展示。這對學生的實操能力、實踐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曾孝平表示,這也是研電賽多年來堅持的宗旨:注重實踐,與科學研究緊密相關。“比如一部分作品其實是導師帶著學生做,導師關注的領域往往都是行業目前存在的問題。”曾孝平說,“在設計作品時,研究生們通過了解新理念、接觸新技術,獲取、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都有明顯的提升。”
“實際上我們從無論是電子信息或者整個高校,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我們的專業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脫節。”在曾孝平看來,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之間存在鴻溝,這種鴻溝的背后是教育和產業脫節。而研電賽就是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研電賽一直是堅持開放式的自主命題,其中的目的就是面向產業、注重實踐。
今年,研電賽尤其加大了和企業的參與力度,企業命題的參與量明顯提高,參賽企業命題的項目有500支隊伍,較去年提升了65%,質量也得到明顯增強。
李德識說:“今年我們看到很多選擇企業命題的優秀作品,展示出研究生們對行業問題的思考和解決能力。這些項目更貼近生產生活,有些可直接運用,這也是研電賽助力推動科技行業發展的具體體現。”
比如,常州大學Hello World團隊帶來的“基于GD32的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獲得了本屆研電賽的二等獎。這一項目實現了風能、光能智能轉換,有效提高綠色能源的使用率,實現了更低耗能。該團隊成員朱冬森介紹,目前這一項目可以經過完善后直接投入使用,使用后將進一步助力綠色能源的發展。
除了企業命題,今年的總決賽過程中,研電賽組委會聯合東莞市,面向全國高校、科研院所等相關單位發布了“東莞市電子信息企業揭榜掛帥項目清單”。項目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邀請高校導師、工程碩博士揭榜掛帥,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高質量解決工程技術問題。
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朱建華,東莞市委副書記、松山湖黨工委書記劉煒表示,“揭榜掛帥”項目引進高校在讀碩博研究生在莞圍繞科研項目聯合培養人才,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高質量解決工程技術問題,進一步調動校企的積極性,打造符合戰略規劃、深入企業實際需求的工程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此外,東莞還推出“百校千人”計劃,為全國大學生來莞實習見習提供便利,目前已發動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南方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及知名企業提供了9800多個實習崗位,切實推動人才與企業更加便利地雙向選擇。
人才與技術的雙向奔赴 推動產學研技術對接與成果轉化
在今年的研電賽決賽舉辦期間,多個成果頗受關注:東莞國家卓越工程師創新研究院正式揭牌、建設“超前孵化實驗室(研究院)、建立創新實踐成果孵化基地……這些成果指向同一個目標——推動產學研技術對接與成果轉化。
多年來,研電賽始終堅持培養高端人才,促進產學研發展,搭建合作交流平臺,引入創投機構擔任評委,實現項目與市場接軌。今年,研電賽更是與承辦城市東莞共同發力,促進產業創新發展。
劉煒介紹,東莞國家卓越工程師創新研究院的建設,將持續瞄準國家戰略方位、技術需求,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重點,貫穿多行業領域,鏈接高校、產研、企業,著力培養支撐制造強國的卓越工程師。未來將著力開展實踐教學、科研攻關,推動成果轉化、創新創業。
“超前孵化實驗室(研究院)”則以研電賽為核心,在未來把握細分賽道技術發展新趨勢,以賽促創,充分挖掘研電賽優質項目源及專利技術,實現“超前發現”“超前布局”。針對重大實踐問題和場景需求,將組建“超前孵化”經理人團隊,“組裝”一批硬科技創業項目,加速高精尖技術在東莞市產品化和產業化,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研電賽決賽期間,“青春暢想——創新創業早餐會”“同心相聚——人才項目對接會”“東莞之夜草坪音樂會”等系列活動也為優秀人才的成長和項目落地提供支持。東莞還推出“就莞用”人才服務品牌,為人才提供真心、用心、暖心、誠心“四心”服務,在資金補貼、住房保障、子女入學、醫療保障、創業扶持等方面為來莞工作的人才保駕護航。
伴隨著研電賽決賽的閉幕,一系列推動創意落地的措施將被穩步推進。如東莞將為項目落地提供金融支持。此前,為引導社會資本助推科研成果轉移轉化,東莞市科技局發起并成立了東莞市科技創業投資服務聯盟,吸引超60家國有、私募投融資機構和行業協會加入,將為高校院所,科技企業以及東莞市國家卓越工程師創新研究院等成果轉化項目提供科技金融支撐。
曾孝平表示,期待更多研電賽的項目開花結果,“期待這些優秀的人才能夠進一步助推我國科技發展。”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50度的吐魯番,極熱“烤”驗別克E4
常州今年夏天熱嗎_今年夏天熱嗎
蘇州吳中郭巷街道:“青”風勁吹“廉”花開,良好風氣自然來
排行
最近更新
- 第十八屆研電賽舉辦 進一步探索產學研融合發展路徑
- 世界上最早的方形西瓜是在哪里培育的?
- 作為知名的“碳水之都”,陜西人在全國到底胖不胖?
- 海口龍塘鎮馬路信訪室“零距離”解決百姓煩心事
- 孫曉東(關于孫曉東簡述)
- 賚卡睦2023年上半年凈利111.94萬扭虧為盈
- 千里尋根,此心安處是吾鄉
- 精心部署顯溫暖 仁愛校園心啟航——大學路小學一年級新生報名
- 中國印鈔造幣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陳義清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蔥昽(關于蔥昽簡述)
- 蔥油白蘿卜(關于蔥油白蘿卜簡述)
- 蔥姜蒜100問(關于蔥姜蒜100問簡述)
- 蔥油五香豆腐絲(關于蔥油五香豆腐絲簡述)
- 從“觀眾”到“故宮人” 粵港澳青年學子在故宮開展實習
- 8月21日復盤:環保行業爆發,次新板塊搶眼,算力、信創異動活躍
- 國外玩家稱《黑神話》是明年最佳:如果沒有GTA6
- 大涼山彝族童聲合唱團:用歌聲連接世界
- 安慕希回應“主播在直播間不當言論”:直播方非官方渠道賬號
- 7月運輸生產總體保持恢復發展態勢 暑期出游帶動客運量大幅增長
- 新華財經晚報:8月21日
- 屹通新材: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杭州屹通新材料股份有限...
- 華寶新能跌9.52%創新低
- 今年前七月美企破產數量已超去年全年!分析師卻喂下“三顆定...
- 阿維塔11“軟實力”提升 鴻蒙座艙正式加入
- 魚市交易忙
- 重慶首批靈活就業人員公積金貸款發放
- 最新!溢價率1.9%的中海捷能北地塊規劃方案公示,13棟28-33F住宅
- 2023年中央財政下達就業補助資金同比增長8%
- 時隔十余年 巫山龍骨坡遺址再啟發掘
- 上海外灘景區持續高客流 警方采取多種措施保障游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