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預測的“惡魔”粒子首次現身,可助揭示超導體工作原理
(資料圖)
理論預測67年后,美國和日本的科學家首次在釕酸鍶內部發現了名為“惡魔”的粒子。這一發現或可解釋為什么某些材料是超導體,并有助科學家尋找新的超導材料。相關論文發表于9日出版的《自然》雜志。科學家們目前尚不清楚超導體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圖片來源:《新科學家》網站
該粒子是一種等離子體激元,產生于名為等離子體的帶電粒子。當電子從原子中自由“漂浮”出來時,就會形成等離子體。等離子體激元是等離子體內的集體振動,其行為就像一個粒子,這種“準粒子”在金屬反射和吸收光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1956年,美國物理學家大衛·派因斯首次提出了一種由兩種不同能量的等離子體以不同頻率振蕩產生的等離子體激元,稱其為“獨特的電子運動”或“惡魔”,并預測它將具有多種特性:對光不可見、電中性、行為表現類似聲音等。這些特征有助揭示超導性,以及金屬納米顆粒與如何光相互作用。
在最新研究中,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彼得·阿巴蒙特領導的團隊,首次在釕酸鍶這一超導晶體內發現了“惡魔”。為做到這一點,他們將電子從晶體上彈開,并以極高精度測量其獲得或損失的能量,然后利用這一微小的能量變化計算晶體內“惡魔”的動量,結果與派因斯的預測非常吻合。
釕酸鍶的高能光譜。
圖片來源:《自然》網站
阿巴蒙特表示,“惡魔”也應該存在于其他許多金屬材料中,只需要這種金屬擁有兩組以不同頻率振動的不同能量的電子,而包括高溫超導體氫化鑭在內的很多材料都擁有這些特征。
這種“惡魔”粒子或許也能解釋超導性是如何產生的。獲得諾貝爾獎的BCS理論(以三位發現者名字的首字母命名)是解釋常規超導體超導性的微觀理論,其認為電子可配對并在零電阻情況下四處移動,這些成對電子可通過聲音準粒子“聲子”相互作用。但也有人認為,它們能通過“惡魔”粒子相互作用。阿巴蒙特表示,最新研究可能暗示了情況確實如此。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棗陽:點亮夜經濟 激發消費新活力
北京市體育局:解除防汛預警響應區域,可恢復舉辦各項賽事活動
不滿世界杯0出場?女足國腳引名句感嘆!她曾是亞洲杯絕殺功臣
排行
最近更新
- 理論預測的“惡魔”粒子首次現身,可助揭示超導體工作原理
- 山東省首家國有網絡貨運數字產業園在臨沂高新區開園
- 火星擁有適于生命出現的環境條件
- TUV南德正式獲得歐盟RED網絡安全發證資質授權
- 中國最強陸軍部隊排名 中國最厲害的一支農民部隊
- 浙一網上預約掛號怎么繳費(浙一網上預約掛號)
- 教育部下發防汛救災通知保障秋季學期正常開學
- 平陸運河完成形象投資146.83億元
- 2023中國航空科普教育大會在重慶開幕
- 新一代AMG GLE售價公布:110.28萬元起
- 三種動力/外形時尚 風神皓瀚將于8月12日上市
- 任天堂新總部將建13層:2028年完工
- 極氪汽車:即日起至年底,極氪001限時售價最高降3.7萬元
- 股票000793今日行情-000932股票行情今日
- 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免稅約3億元
- geil內存條是什么品牌 gei
- 德國朗樂福逐夢141載,在時間里看見匠心與初心
- 加拿大就登記吡氟草胺及含該成分的除草劑征求意見
- 讓“家門口就醫”的夢想照進現實
- 以康復學科前沿為牽引 推動康復專業水平提升
- 智利修訂只需要出具衛生證書即可進口的動物源性食品
- 緊盯關鍵環節,守護個人信息安全
- 孩子游戲成癮,“解藥”在哪里(呵護幼苗成長)
- 摩爾多瓦擬修訂酒精和酒精飲料規范性法案
- 炎炎夏日,提防“瘋狂的結石”(醫說新語)
- 歐盟擬修訂部分食品中1,4-二甲基萘的最大殘留限量
- 印度制訂素食產品標簽申請指南
- 城市歷史的文化基因——哈爾濱近代銀行建筑:萬國儲蓄會舊址
- 森泰股份(301429)
- 我市開展燃氣領域突出問題隱患專項排查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