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科學城建設全面啟動一周年:奏響大灣區科創強音
巍峨山下,松山湖畔,一座國際一流科學城正在加速崛起。
4月22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松山湖科學城)迎來建設全面啟動一周年。
因創新而生、依創新而興、靠創新而強。20多年來,松山湖從“再造一個東莞”的“先手棋”,到引領“雙萬”東莞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再到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國家隊”,實現了數次飛越。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提速的重要時刻,松山湖又承擔起新的使命。
松山湖科學城建設效果圖(局部)。松山湖融媒體中心供圖
一年來,東莞舉全市之力加快松山湖科學城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捷報頻傳、一流創新資源加速匯聚、重大項目紛紛落地……立足目標定位,圍繞“四梁八柱”實施框架,“未來之城”高光閃耀。全鏈條、全過程、全要素創新生態,正奏響大灣區科創時代強音。
以更高定位服務國家發展需求
大發展需要大戰略,大戰略需要大手筆。
2020年7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批復同意東莞松山湖科學城與深圳光明科學城共同建設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這也是全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2020年10月,東莞推出《關于加快推進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松山湖科學城)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松山湖科學城將圍繞打造重大原始創新策源地、中試驗證和成果轉化基地、粵港澳合作創新共同體、體制機制創新綜合試驗區四大定位,建設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始創新高地。
廣東省委省政府對松山湖科學城建設寄予厚望,明確將把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作為強化戰略科技力量重要環節來抓,在政策制定、項目安排、資金支持、人才激勵等方面優先傾斜,助力先行啟動區優先發展。
東莞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中,對加快推進一流科學城建設作出明確部署,提出實施基礎研究應用生態構建工程,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從“以建為主”向“建用并舉”轉變,服務東莞產業升級換擋。
如今,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一期工程、南方光源研究測試平臺基本完工,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大灣區大學(松山湖校區)等高水平院校建設有序推進,核心創新區6310畝土地整備加快推進……俯瞰整個科學城,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四梁八柱”框架初顯。
邁向重大原始創新策源地
藍圖徐徐鋪開,建設起步成勢。過去一年,松山湖科學城建設逐步由謀篇布局的“大寫意”走向精耕細作的“工筆畫”,全鏈條全過程全要素的科技創新生態體系加速形成,創新能級持續提升。
基礎研究是創新大廈的地基。過去一年,松山湖科學城勇闖科技創新“無人區”,緊抓科技創新“牛鼻子”,堅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努力實現多個從“0”到“1”再到“N”的突破,有力彰顯“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的城市特色,更填補了我國在相關領域的空白。
4月15日,廣東省科技創新大會上,被譽為“國之重器”的中國散裂中子源摘得2021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這也是東莞時隔六年再次獲此殊榮。
事實上,創新成果萌發在松山湖科學城已呈星火燎原之勢。作為廣東省首批四家省實驗室之一,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加快探索形成全鏈條創新模式,實驗室前沿科學研究板塊已經匯聚20個課題組,研究成果“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研制出高溫塊體金屬”曾入選2019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劉開輝教授、王恩哥院士研究團隊與合作者的成果——“實現尺寸最大、晶面指數最全單晶銅箔庫的可控制備”,成功入選2020年中國重大技術進展。
“布局前沿科學研究,是為了讓實驗室一直走在源頭創新的前沿陣地。”中科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理事長王恩哥說道。
實驗室研究團隊還圍繞由嫦娥五號帶回的0.85克月壤樣本,開展系列月壤物性及綜合利用的研究,將為我國下一步深空探測乃至載人登月及月球科研站建設提供技術驗證。
隨著大裝置、大平臺和高水平大學的落地建設,科學城原始創新動能不斷增強,集中度和顯示度加速顯現。
當前,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已獲批納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預計2022年內正式動工。隨著多項重大創新平臺持續取得快速進展,更多引智聚才的實招硬招持續醞釀推出,松山湖科學城全鏈條創新的引擎被全面點燃,這座“未來之城”的璀璨前景愈加清晰。
加速邁向世界一流科學城
不久前,物理學家馬修?馬斯格雷夫博士來到松山湖開啟了新的職業旅程。在這里,既能滿足他利用中國散裂中子源開展實驗研究的需求,也能滿足他親近大自然、享受美好生活的期待。“我非常喜歡這座城市,它為我的職業生涯提供了機會,我也非常喜歡這里的人才氛圍,希望能在這里安家。”
科技創新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自松山湖科學城建設全面啟動以來,松山湖積極完善干事創業平臺、優化人才培育環境、提升人才服務水平,并陸續出臺了系列人才政策,以更加積極、開放的姿態,加速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人才集聚地。
如今獨特的創新環境,已成為松山湖科學城引才留才的顯著優勢。大批一流裝置、一流平臺、一流企業等在這里蓬勃發展,形成百花齊放的引才主體格局,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海內外人才到此扎根成長。
截至今年4月,松山湖共擁有就業人口19.57萬人,本科以上學歷占比46%,45歲以下的青年人占比92%,凸顯出高學歷、年輕化的特征。此外,園區累計擁有各類國家級人才75名、省市創新創業領軍人才106名、省市創新科研團隊55個、市特色人才299名,基本形成由“頂尖科學家—科技研發人才—應用型人才”組成的人才梯隊。
一步一步把宏偉藍圖變為現實
從2021年4月建設全面啟動,到建設起步成勢,松山湖科學城以時不我待的勁頭一路疾行。今年,松山湖科學城建設迎來攻堅之年。
其中,以重大項目為抓手,著力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加快打造核心創新區,推動科學城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新成效,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梁八柱”項目建設方面,將全力推動散裂中子源二期以及先進阿秒激光項目動工,推進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一期)實現人員全面入駐,同時全力推進大灣區大學(松山湖校區)、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東莞理工學院國際創新合作區建設。
核心創新區打造方面,將加快功能與業態研究,構筑“一谷一廊一島”空間布局,全力推動“四梁八柱”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形成集中度、顯示度。
科學城綜合配套方面,將全面提升大科學裝置周邊環境品質,推進巍峨山科學家森林公園、科學公園等項目建設,同時推動建設悅榕莊酒店、未來學校、濱湖商業廣場、科技交流平臺等一批配套設施,加快打造國際科技交流中心。
站上“雙萬”新起點的東莞,要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離不開強大創新引擎的牽引。肩負這一新使命的松山湖科學城,搶抓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機遇,主動承接國家戰略科技任務,發揮高端創新要素集聚效應,加強核心技術攻關,積極搶占未來制高點。
使命在心、責任在肩、擔當在行。松山湖將充分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松山湖精神,為建設國際一流科學城努力奮斗,一步一步把宏偉藍圖變為現實。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個人養老金制度“靴子落地” 將進一步織密織牢養老保障網
五家上市險企一季度保費收入增長3.52% 車險保費有所恢復
珠海率先實現社保全業務掌上辦 構建15分鐘社保服務圈
排行
最近更新
- 涿鹿農商銀行聚焦“專精特新” 為企業發展蓄勢添能
- 松山湖科學城建設全面啟動一周年:奏響大灣區科創強音
- 涿鹿農商銀行守正創新 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暢通資金活水
- 我國自主研發智能航行船舶在青島首航
- 接近垂直!這樣的“天梯”你敢走嗎?它是這群民警的必經之路.....
- “智慧交通未來社區”亮相海南博鰲
- 柏鄉農商銀行召開2022年度審計工作會議
- 恐嚇“圍獵”學員 ,致多人精神失常甚至死亡!這個非法組織...
- 院士專家云端熱議“東數西算”
- 三河農商銀行強基固本鑄內控 打造“小而穩”的現代商業銀行
- A股掀起回購熱潮,多家公司回購金額超10億
- 南開大學與西湖大學簽約 加強校際交流合作
- 旗山路社區:閱讀伴成長 心智啟未來
- 直擊|合肥部分區域大規模核酸檢測 現場有序又高效
- 合肥為運輸生產物資駕駛員發補貼
- 老婆婆抹著眼淚補辦身份證 民警主動關懷為婆婆解決難題
- 合肥開啟今年第二次城市補水
- 唐山農商銀行豐南支行“四種模式”力推小貸業務遍地開花
- 濟南稅務:多問、多想、多行,讓納稅人放心享受稅收紅利
- 京津冀協同知識產權服務 完善創新生態圈
- 詐騙又有新花樣!看似購物平臺 實則賭博網站
- 破解企業融資難,湖南省科技廳與7家銀行簽約戰略合作
- 敦化農商行上演抗疫版“速度與激情”
- 合肥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法律服務熱線開通
- 合肥推動招投標市場“精準幫扶”
- 憑殘疾證可申請10萬元補助?沙區警方破獲一起針對殘疾群體的...
- 舒蘭農商行領導班子深入基層調研督導防疫及復工工作
- 合肥蔬菜基地產能充足
- 雨天不要蹚水走,謹防觸電!
- 一季度合肥外貿保持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