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產業迎來新機遇
在美麗中國加快建設的進程中,中國環保產業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創新引領環保產業持續快速發展
在2021年11月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生態環境領域共有11個項目獲獎,其中清華大學團隊“工業煙氣多污染物協同深度治理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進步獎一等獎,充分證明中國生態環境科技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2011年到2020年,中國環境技術發明專利申請總量接近全球申請總量的60%,是全球積極布局環境技術創新的國家之一。
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司長鄒首民告訴記者:“通過持續引進、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中國環境科技領域突破了一批重大前沿與核心關鍵技術,涌現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實用新技術,在相關工程中得到應用并逐步形成了各領域的產業體系。電除塵和袋除塵已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水處理設備集成化水平不斷提高,大規模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土壤修復行業裝備基本能夠滿足工業污染場地修復治理需求。”
中國環保產業的市場巨大。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調查統計顯示,“十三五”期間,中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4.1%,其中,2020年中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1.95萬億元,較2019年增長約7.3%,從業人員超過320萬人;同年,環保產業營業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9%,對國民經濟直接貢獻率為4.5%。
隨著中國污染減排和環境管理目標的深化,環保產業的重心從工程建設逐步轉向污染防治設施的建設和運行,并由此帶動了環境服務業的快速發展,環境服務業的營業收入不斷增加。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環境服務業營業收入1.2萬億元,較2015年的4900億元增長145%,環境服務業營業收入占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由2015年的51%提升至2020年的61.4%,增長10個百分點。
記者從生態環境部了解到,近年來,中國的生態環境治理模式、服務模式不斷創新,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試點工作啟動,探索將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資源、產業開發項目有效融合,解決生態環境治理缺乏資金來源渠道、總體投入不足、環境效益難以轉化為經濟收益等瓶頸問題,環保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提升,發展前景持續被看好。
產業綜合服務能力更強,分工更精更專業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的環保產業建立起了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廢處理、危廢處理處置、噪聲振動與控制、環境監測、生態治理等專業領域,涵蓋技術研發、規劃咨詢、裝備制造、設計施工、運行維護、投資運營、綜合咨詢等全流程的完整產業體系,有力推動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
“十三五”期間,中國環保產業累計完成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9.5億千瓦、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產能6.2億噸,完成2800余條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新增城市排水管網39萬多公里,新建城市垃圾焚燒廠240座,基于現代感知技術的環境監測設備系統廣泛應用于環境監督管理,為支撐打贏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凈土保衛戰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環保產業的污染防治攻堅戰主力軍作用更加明顯。
環保產業不僅是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抓手,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今天,中國環保產業已經不僅僅只聚焦于末端治理,而是融入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中,與清潔能源、清潔生產等產業加速融合發展,在加快自身低碳轉型的同時,努力將服務范圍拓展到清潔能源、碳減排等領域。
2021年,三峽集團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超過34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5%,居世界第一。2021年底,由三峽集團投資建設的中國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場——三峽陽江沙扒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截至目前,三峽集團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突破了1億千瓦,占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約1/10,水電裝機容量占比近七成。此外,三峽集團還形成了以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區域為重點的陸上“風光”布局,以及北起遼寧、南至廣東的海上風電集中連片規模化開發布局。
“中國的環保產業布局日益完善,東部沿海地區環保產業不斷深化發展,中部地區多個省市環保產業迅速崛起,西南、西北等地區環保產業呈快速追趕態勢。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與國家區域發展戰略高度相關地區的環保產業發展呈現區域加速整合、融合增效的趨勢。”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會長郭承站告訴記者:“目前,中國的環保產業分工更加專業化和精細化,綜合業務能力強、資金雄厚的大型企業紛紛向平臺型企業發展,大量承接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污水、垃圾等環境基礎設施項目;民營中小型企業更多在細分領域深耕細作,走‘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為大型企業和項目提供工藝、裝備、施工、材料、運維等配套服務。”
環保產業價值屬性不斷顯現
“十四五”時期,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環境容量、生態空間已逐步發展成為與土地、資本、勞動力、技術等同樣重要的生產要素。環保產業承擔著配置環境容量、優化生態空間布局的功能,價值屬性不斷顯現,成為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環保產業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鄒首民表示。
2021年4月,《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首次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進行了系統化、制度化闡述,為構建“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政策制度體系指明了方向。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王金南院士告訴記者:“隨著生態補償,碳排放權、用能權、排污權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不斷完善,環保產業將不斷提升生態產品價值創造能力,也將向以生態產品供給和價值實現為核心的生態產品第四產業轉型升級,成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增長點、支撐點、發力點。”
在發展機遇面前,我們也要清晰地看到,中國環保產業“小散亂弱”結構未根本改變,綜合實力仍不強。據統計,中國環保企業約90%以上為小微企業,與當前國際環保產業先進發展水平相比,中國環保產業領域企業多而不強,產業集中度較低,規模化、實力強的龍頭企業較少,尚未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品牌,缺少可以與國際巨頭競爭的跨國企業。中國環保產業仍處于政策驅動和資本驅動階段,技術創新驅動力仍有不足。
對此,郭承站認為,要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持續開展前沿引領技術和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產學研用一體化協同創新,進一步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高科技技術與環保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環保產業的智慧化水平。
據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測算,實現中國“十四五”環境治理目標,生態環境投資需求約為6.8萬億元至8萬億元,年均投資需求約1.4萬億元到1.6萬億元;要實現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目標,年資金投入需求約為2.1萬億元。隨著美麗中國建設的推進,生態產品的價值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認可,環保產業的市場空間將被進一步釋放,我們期待中國環保產業能夠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延伸服務內容,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綠色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銀保監會要求保險機構提升農業保險保障水平 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險
湖北省棉花“保險+期貨”項目落地三縣市 5萬棉農將成為受益者
新華保險去年投資收益增長23.5% 資產規模突破萬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中國環保產業迎來新機遇
- 國元證券:增加的只是短貸
- 硅價大漲助推多晶硅企業去年業績齊飄紅
- 沙坪壩:多維聚焦,精準服務,“一企一專班”開啟惠企紓困定...
- 旭輝控股集團:擬額外發行5.88億港元有擔保可換股債券
- 《二〇二一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發布—— 突破九萬億元!...
- 惠譽確認中國金茂“BBB-”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展望“穩定”
- “政策底”再次加碼 利好提振能否抵消利率倒掛擔憂?
- “騎遇千島湖”48小時城市探訪活動正式啟動
- 沈陽“紅星貸”已提供金融資金支持1.13億元 助力非公企業發展
- 7.6萬亞運志愿者準備就緒
- 淳安打造“千島農品”品牌,助力鄉村振興
- 傳承母嶺故事,品味桂花韻味
- 杭州發布國內首個民族鄉村共同富裕團體標準
- 美銀:全球釋放油儲短期將發揮作用 油價今夏難破120美元
- Meta元宇宙構建更進一步:測試VR平臺商業化工具
- 從“單一快遞”向“綜合物流”邁進
- 鞍鋼礦業發行首單綠色債券 募資將用于環保設施及技術提質改造
- 深圳發布“十四五”電網發展規劃 全面提升電力供應保障
- 深圳財政將在科技創新等方面發力 瞄準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
- “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民生底色
- 深圳打造5G產業生態體系 搶占全球數字經濟高地
- 杭州市開展文明好習慣養成專項行動
- 年輕人加入慢性病患者大軍 過度勞累不妨試試艾灸
- 春季盜汗較為常見 食療上應多吃些滋陰補益食物
- 地利農產品物流園全力馳援長春抗疫
- 同心抗疫 保衛家園——中華財險遼寧分公司抗疫紀實
- 山東銀保監局: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實現“五個破題”
- 一季度發行放緩 集合信托發力基建領域
- 產后大腿根部疼痛不止 小心恥骨聯合分離和腹直肌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