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局限獲得紓解空間 世紀工程開啟融合新局
資料圖片 新華社記者梁旭攝
跨越伶仃洋、連通廣東、香港、澳門的港珠澳大橋24日9時通車運營。24日出版的香港主流報紙,紛紛在頭版位置盛贊這座“一國兩制”下三地首次合作打造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認為粵港澳將由此進入融合新時代,香港將由此紓解局限、拓展發展空間。
三地合作鑄就國之重器
香港《大公報》發表社評認為,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大橋,以舉世矚目的亮麗成績向全世界交出了一張新名片。對港珠澳大橋工程質量、工藝技術水平以至全體大橋建設者來說,“國之重器”四字可說是最貼切、最恰當的形容。
香港《文匯報》在社評中表示,港珠澳大橋樹立起中國由基建大國向基建強國邁進的技術自信。
《明報》在社評中表示,大橋興建期間創下多個“中國第一”乃至“世界第一”。一系列新材料、新技術應運而生,在多個領域填補了中國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空白。大橋建成說明中國有能力自我提升,達到世界高端水平。
《星島日報》的社論認為,大橋的建設規模和技術,讓中國由“橋梁大國”躋身全球“橋梁強國”之列。粵港澳共同鑄就的港珠澳大橋,證明了中國自主研發世界級技術的能力。
世紀工程開啟融合新局
《大公報》表示,大橋要解決的不僅是三地人員、車輛和貨物的流動需要,更是推動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一道“金橋”。
《香港商報》認為,港珠澳大橋促成的“一小時生活圈”,就如同貫通了三地脈絡,血氣可暢順、迅猛地流遍全區。
香港《經濟日報》認為,港珠澳大橋通車,大灣區內形形色色的新商機勢將涌現。未來會有更多三地旅游業合作,且伴隨市民增加互訪交往、求學、居住等活動,也會衍生各方面的商業服務、公共服務及生活配套等市場需求。
“港珠澳大橋作為完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基建支撐,推動區域經濟合作一體化和均衡發展,最終目的就是要讓三地民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對未來期待多多、信心滿滿,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共同家園’。”《文匯報》在社評中如是說。
香港局限獲得紓解空間
《明報》在社評中表示,香港需要打破瓶頸謀劃未來,大橋開通可以成為內地與香港升級轉型的引擎,大灣區融合將令香港身處的區域環境顯著變化。
《星島日報》認為,融合發展有助于紓緩香港多方局限,例如,香港近年受到用地壓力的倉儲業,部分正考慮移師珠海。融合發展還可以在居住、就業、社會設施等領域提供解決問題的新可能性,例如,更多人會選擇移居,安享晚年。
《大公報》表示,在高鐵通行、大橋開通,以及另一深圳新口岸蓮塘/香園圍不久建成啟用之后,香港特區在金融、貿易及法律、會計等專業服務上的優勢將進一步彰顯,港人的創業天地也將從此跳出鯉魚門。
《文匯報》表示,港珠澳大橋開通,為香港發展帶來新動力,拓寬發展新空間。國家發展需要香港,也必將不斷成就香港。香港各界應始終聚焦發展,把握大橋開通的新機遇,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倡議的進程中,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完)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德商銀行:美聯儲明天將確認3月加息的計劃
- 佛羅里達州金融監管辦公室就 DeFi 發出警告
- Google Nexus7 完全拆解
- 實時融合計費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 金星JXD3000拆解
- 基于超聲導波的結構健康狀態無損檢測及在線監測
- 蒲地藍消炎片等轉換為非處方藥,涉及4家企業
- 解禁后就套現?蘇泊爾股權激勵引廣泛討論
- 比特富富將通過與SPAC合并上市,估值為15億美元
- 國際清算銀行創新中心將于2022年開發DeFi產品
- 美國運通CEO:可能考慮讓積分兌換成加密貨幣
- YouTube將為視頻創作者探索NFT功能
- 一車多用買它沒毛??!傳祺M6 PRO“大有可為”
- 2021年杭州亞運會概念股票龍頭股有哪些?
- LVDT位移傳感器的構成原理及特點
- RGB傳感器的典型應用
- 隔膜計量泵工作原理
- 東芝M800內部拆解
- 單片機最小系統介紹
- 實達黑軸方臉機械鍵盤拆解測試
- 宏英2022年年會慶典-- 文章
- 匿名巨鯨在市場下跌期間購入488枚BTC后,持幣量超越MicroStrategy
- 國內市場需求持續回暖 支持出口轉內銷需注重長短相濟
- 佳兆業否認深圳國資接盤文體業務 稱目前未與任何單位簽訂文件
- 成都警方通報“360員工被打傷”:傷者目前傷情平穩
- 格力百億分紅到底要給誰?高瓴入股三年仍浮虧18億
- “長租公寓第一股”破產:擬從美國退市,上市3年市值蒸發97%
- 失去獨家版權的騰訊音樂:股價暴跌8成,單季營收或首次下降
- 盛新鋰能:2021年凈利同比預增2954%-3286%
- 未來三年格力每年分紅兩次,董明珠:分紅比股價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