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來了!奏響春節的序曲
小年來臨,除夕似乎已近在眼前。
小年有“交年節”之稱,一般被視為“忙年”的開始,亦承載著人們美好的回憶。祭灶、置辦年貨……從小年到除夕的這段日子里,大家忙著做好各種準備,迎接美好的節日。
在民間習俗中,小年是祭灶的日子。飲食方面更是儀式感拉滿,餃子、年糕、湯圓……都是此時的美食。
所以,你打算如何度過小年?
資料圖:北京東四街道“旭日東升照瑞彩 龍騰四海慶吉祥”小年廟會拉開序幕。圖為民俗巡游吸引市民觀看。中新社記者 趙雋 攝
奏響春節的序曲
小年到了,往往意味著春節的序曲已經奏響。
關于小年的日期,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娟曾解釋,在中國,總體來說,北方一般都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則是臘月二十四,但這并不絕對。過小年日期的不同,可能與古代不同朝代實行的歷法、習俗的地區性差異,乃至人口流動等很多因素有關
不過,許多人與“小年”有關的兒時記憶,是從“忙年”開始的。
王娟記得很清楚,小時候每逢小年,也就是從臘月二十三到除夕這段時間里,半夜醒來,經常能看到父母忙碌的身影,準備各種食物,提前蒸好饅頭、包好餃子,以供正月里享用。
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聯盟秘書長唐志強提到,人們從小年起,就正式開始大掃除,掃塵土、倒垃圾,粉刷墻壁、糊裱窗紙等,辭舊迎新,每天都忙碌得很。
民間俗諺有“二十四,掃房子”的說法,掃塵又稱“掃年”,“塵”與“陳”諧音,“陳”有陳舊之意,掃塵便有了“除陳布新”意味,可以把過去的“晦氣”統統掃地出門。
如果說掃房子掃掉的是過去這一年的不順心,那么,糊窗戶就代表著來年的好盼頭。同時,小年以后,大人、小孩也都有洗浴、理發的習俗,清清爽爽迎接農歷新年。
舊時,糊窗戶非常講究,先揭掉舊的窗戶紙,再仔細糊好新的窗戶紙,然后貼上各種各樣的窗花,有時還要裱頂棚,一套流程下來,屋子煥然一新,年味兒滿滿。
資料圖:農歷臘月廿三小年來臨,北京東岳廟舉辦迎新春送春聯活動,參與者甚眾。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總之,從小年開始,人們祭灶神、打掃衛生、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貼福字、剪窗花,煎炒烹炸,制作各種年肴,滿心歡喜準備迎接新年到來。
儀式感十足
當然,能體現出小年儀式感的習俗之一,就是祭灶。
民間傳說中的“灶神”,負責執掌灶火、管理飲食,順便監督這一家人一年來的言行舉止,等到小年來臨,回到天上向“玉帝”稟報,以定賞罰。
古人的想象力相當豐富,他們擔心“灶神”會打小報告,便舉行祭灶儀式,把供奉的關東糖“化開”,涂在灶王爺嘴上,希望他上天后能多說好話,“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王娟解釋,一般來說,關東糖就是一種麥芽糖,質地很粘,也挺好吃。過年謠里說,“二十三,糖瓜粘”,過小年時吃一點甜甜的糖瓜,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小年來臨,中國人在“吃”這件事上照舊儀式感拉滿。
王娟說,比如北方很多人家過小年要吃一頓餃子。某種意義上,對很多北方人來說,餃子是節日的象征,寓意幸福美滿,小年從稱謂上講也是“年”,吃餃子也比較合理。
資料圖:“柿柿如意”湯圓。張浪 攝
南方很多地方過小年,飲食那是相當豐富。她舉例道,可以吃一點年糕,取“年年高”的好彩頭;或者吃一些湯圓,代表團圓美滿。此外,也有的地方吃湯面,取“長壽”的美好寓意。
總之,小年的很多習俗都頗具參與感,烘托了春節的節日氛圍。當街頭巷尾掛好了紅燈籠,游子踏上歸途,人們就知道,期盼已久的春節,很快就要來了。(完)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小年來了!奏響春節的序曲
- 助力社會創業就業,中國創業天使孵化工程3.0在京啟動
- 傾力打造“適老”示范網點, 民生銀行情暖銀發客群桑榆歲月
- 老鷹基金與 Pitch. 創業工作室聯合戰略投資素小禾餐飲品牌...
- 一嗨租車全國最大旗艦店落戶美蘭機場 積極響應首發經濟助力...
- “天津之夜”亮相達沃斯
- 江蘇豐縣:新春活動豐富多彩 歡慶佳節傳遞溫情
- 兩家外資金融機構繼續深耕中國內地市場
- 跨年文旅項目“上新”:內蒙古解鎖“草原雪鄉”超大場景
- “唐風晉韻 錦繡太原”號高鐵專列首發:太原故事與文化駛向全國
- 扎根在泥土里的六旬攝影師:近9萬張照片見證“桃花朵朵開”
- 西安漢服館老板的“靈蛇小財神”
- 巴拿馬教師:無論我身在何方,始終會關注春節
- 民間春晚演出變老年大學“期末考” “90后”老師分享“銀發...
- 北京開展“你點我檢”活動護航首都春節“菜籃子”
- 成都:非遺技藝煥新彩 金銀燒藍工藝點亮春節禮韻
- 集體經濟“各美其美” 浙江遂昌繪就鄉村“美美與共”畫卷
- 2025廣州水上花市正式開市
- 趕大集、歲末添金、買年宵花……你的年貨置辦好了嗎?
- “兩新”擴圍落地實施 帶動產銷兩旺
- 四川:千余人參加第二十四屆綿竹年畫節民俗巡游表演
- 山西出土蛇文物展在山西考古博物館開展
- 2025廣州水上花市啟動 重現昔日水上花墟盛景
- 粵港澳大灣區民眾廣西賀州泡溫泉享暖冬
- 浙江李漁戲劇研究院出海演出 共迎新春佳節
- 春節將至 浙江文成山村“曬”出甜蜜產業
- 雄安新區:多彩非遺迎新年
- 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金蛇秘境”煥新迎客
- 請查收!古人給你發來了新春祝福
- 1月22日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340萬人次 多措并舉增加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