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宜興到荷蘭:家鄉手工藝的出海之旅
在荷蘭世界博物館內,一場以“中國制造”為主題的展覽正面向公眾開放。胡萱作為展覽的(中國)文化顧問將家鄉宜興的竹藝品和紫砂壺帶到了展覽上。胡萱與中新社記者連線分享了她助力家鄉傳統手工藝出海的故事。
胡萱在荷蘭伊拉斯姆斯大學修讀第二個碩士學位文化經濟學,學余時間策劃舉辦了多場中國非遺相關展覽。2023年,荷蘭世界博物館的策展團隊找到胡萱,詢問中國的竹藝。胡萱的家鄉宜興恰巧有“竹的海洋”之稱,許多村民制作竹椅、竹凳、竹扇等謀生。她邀請策展團隊前往宜興,探訪當地手工藝人。
胡萱說,宜興起初并不在策展團隊的展覽計劃里。在聽完她的介紹后,策展團隊決定去實地一探究竟。荷蘭策展團隊先后拜訪了竹扇制作技藝傳承人湯忠財、紫砂工藝美術師蔣麗雯等,并拍攝他們制作工藝品的過程。制成一把玉竹扇需80多道工序、制作紫砂壺需嚴格控制泥坯的干濕度,這是對手藝人技藝和耐心的雙重考驗。展覽將工藝品、制作工具和過程視頻呈現給觀眾,直觀展現中國傳統工藝的紛繁復雜。
湯忠財與上海長三角畫院副院長支欽共同創作的《拱棱古方玉竹扇》被荷蘭世界博物館永久收藏。“接到荷蘭世界博物館的收藏證書時,湯忠財擦了擦手,還去換了件衣服。他從未想過自己的作品能登上國際舞臺。”胡萱還記得初見湯忠財時的情景。
荷蘭世界博物館內展出的紫砂壺和制作工具。(受訪者供圖)
此前,胡萱也在荷蘭為宜興紫砂壺單獨舉辦了一場展覽。她選取了12只當代宜興紫砂壺,以及3只由17世紀荷蘭陶藝家仿制的宜興茶壺,讓觀眾了解紫砂壺制作工藝和中外工藝交流歷史。
談及為何要助力家鄉手工藝出海,胡萱表示這一想法源于上學時教授的“刨根問底”。她常被教授追問:你想要做什么?你想做的策展內容與你之間有何聯系?
這些問題讓胡萱重新審視她與故鄉間的聯系。宜興因陶而興。小學春游時,學校常組織學生游覽紫砂博物館。“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手藝人們從丁蜀鎮附近山上采集礦石,將其研磨成粉末、制成泥塊后封存,再用工具雕刻并浴火上色制成紫砂壺。紫砂壺泡出的茶湯醇郁芳馨,受世人喜愛。17世紀歐洲人對茶葉的熱愛帶動了陶瓷貿易,紫砂壺隨之流行于歐洲。如今仍有不少荷蘭學者關注宜興紫砂壺制作工藝。“沒想到家鄉常見的紫砂壺在海外受到如此關注。我何不以我最熟悉的紫砂壺為起點,將家鄉的文化帶向世界呢?”胡萱說。
一路上,胡萱也遇到了良師益友。她剛到荷蘭時結識了一位華人阿姨。阿姨同樣姓胡,7歲時隨家人移居荷蘭。胡阿姨開設了多個工作坊,教授毛筆字等中國傳統文化。胡阿姨的經歷帶給胡萱很多靈感。一次交談中,二人一拍即合促成了紫砂壺在荷蘭的展覽。
胡萱說,她常反問自己當前的展出方式能為家鄉的手工藝人們帶來什么?如果將他們的故事記錄下來并展映給海外觀眾,是否能為手工藝人們帶來更多回饋?在這些問題上,胡萱還未得出答案,她希望通過一步步實踐,讓家鄉的手工藝真正出海。(完)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從宜興到荷蘭:家鄉手工藝的出海之旅
- 哈爾濱迎降雪天氣
- 西藏:初冬哲蚌寺 盡顯別樣韻味
- 世界“最佳旅游鄉村”四川桃坪:讓源遠流長的羌族文化與世界接軌
- 丹頂鶴闖入村民家中“討魚吃”,黑龍江扎龍管理局:不建議接...
- 突破1000顆!中國天眼發現脈沖星數量國際領先
- 70年氣象數據告訴你,秋天真的變短了?
- 航拍雪中小秦嶺 宛若水墨畫卷
- 遼寧迎來今冬首場大范圍降雪
- 河北承德:技術指導為果樹越冬管理保駕護航
- 廣東四會:古法造紙融入旅游新業態 煥發新活力
- 兩岸學者泉州共話閩南文化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
- 最是書香能致遠 高原古城青海西寧“書香夏都”見聞
- 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原市專場招聘會啟幕
- 廣西南寧香蔥種植產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 大健康產業前景廣闊,糧油產業向營養健康轉型升級
- 《五星出東方》:從文物到舞劇
- 湖北推動停車設施建設 緩解城市“停車難”
- 冬日“春城”昆明人鷗同樂
- 從“不合作”到“求鏈接”:HTX的底氣與雄心
- 內蒙古電網首座數字孿生智能化變電站投產
- 解讀技術價值,傳遞品牌溫度,陽光電源品牌故事片全球首映
- 呼和浩特:民眾享受滑雪運動
- 這屆運動會,大不一樣了
- 湖南祁陽農文旅融合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 2024洋網紅“Talk and Show江西”之贛南行活動啟幕
- 莫讓漲價涼了博物館熱!清華藝博門票漲價惹爭議
- 中新真探:骨質疏松是老年人的事,和年輕人沒關系?
- 穆蒂意大利歌劇學院開啟首次中國行
- 崔如琢八十藝術回顧展在溫州博物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