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韜股份戰略搖擺8億凈利預期落空 張華農套現3.5億拋百億再賭鋰電
鋰電、氫能,再到鋰電儲能,張華農的戰略搖擺不定,雄韜股份(002733.SZ)很受傷。
近期,雄韜股份披露,公司擬通過定增募資不超過12.24億元,用于鋰電池、通信儲能項目建設及補充流動資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雄韜股份是老牌鉛酸電池企業,早在2016年,公司就敏銳地意識到鋰電池市場需求,通過募資布局鋰電池產能。2020年,公司重點布局氫燃料電池,稱行業有望出現爆發式增長。如今,公司又回頭布局鋰電池。
三次重點布局,雄韜股份三次籌劃股權融資。如此反復的結果是,募投項目成為半拉子工程,曾經向市場描繪的58億元收入、8億元凈利潤的預期,全部落空。
2014年上市以來,雄韜股份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累計數僅為5.70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截至目前,張華農及其一致行動人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已累計套現約3.5億元。
張華農籌劃了高達105億元的鋰電池、鈉電池項目。這一次,靠譜嗎?
兩次產業轉型均告敗
張華農主導下的雄韜股份的產業轉型基本上宣告失敗。
近期,雄韜股份的再融資方案遭到市場質疑,也被交易所問詢。
根據定增預案,雄韜股份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票,發行數量不超過1.15億股,募資總額不超過12.24億元。這次募資的安排是,5.24億元用于湖北雄韜新能源鋰電池(5GWh)生產基地項目建設、4億元投向通信基站儲能項目(一期),剩下的3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根據規劃,湖北雄韜新能源鋰電池(5GWh)生產基地項目建設期為36個月,計劃總投資10.02億元。項目建成后,雄韜股份將形成年產“580Ah儲能鋰電池5GWh”的生產制造能力。
這一定增預案一經披露就受到廣泛質疑。而在此前,深交所就向雄韜股份下發關注函,追問公司部分募投項目進展緩慢、資金閑置的原因。
募投項目進展緩慢,反映了雄韜股份產業轉型失敗。
雄韜股份以鉛酸蓄電池起家,并成長為鉛酸電池龍頭企業。2016年,上市第三年,實際控制人張華農意識到,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升溫帶動鋰電池需求增加,未來,鋰電池的需求將會強勁。于是,雄韜股份決定向鋰電池賽道轉型。當年,公司通過定增募資9.35億元,全力挺進鋰電池領域,宣布所募資金中的8億元用于10億瓦時動力鋰電池新能源項目建設。
可以說,雄韜股份起了個大早。然而,隨著鋰電池賽道熱鬧起來,行業競爭日趨激烈,雄韜股份卻打了退堂鼓,放緩對動力鋰電池項目的投入。公司稱,“十億規模左右的投資已不足以支撐企業去開拓市場”、“仍按原計劃投入動力鋰電池將無法如預期實現效益”。
遇到了挑戰,雄韜股份選擇了退卻,改而進軍氫燃料電池領域。2019年4月,公司宣布,將原本用于動力鋰電池項目的募集資金的一半4億元,投向深圳雄韜氫燃料電池產業園項目。此時,10億瓦時動力電池項目投資進度僅為10%。
為了布局氫燃料電池項目,2020年,公司又實施定增,募資6.52億元,其中,3.36億元投向武漢雄韜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1.29億元投向深圳雄韜氫燃料電池產業園項目。
當時,雄韜股份向市場傳遞出強大信心,公司稱,隨著氫燃料汽車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市場需求有望實現爆發式增長,募投項目的實施有助于公司把握新能源機遇、搶占燃料電池和燃料電池汽車市場先機。
結果呢?根據雄韜股份最新披露的募集資金存放與使用情況的專項報告,截至今年6月底,兩個項目分文未投入。
雄韜股份稱,公司將氫燃料電池列為重要的戰略發展目標,但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受限于關鍵材料、燃料電池成本較高及氫能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了行業的發展進程,市場開拓與推廣不及預期。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雄韜股份在披露募投項目時曾樂觀預計,10億瓦時動力電池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收入19.4億元、年凈利潤2.5億元,深圳氫項目和武漢氫項目達產后分別增加年收入19.92億元、18.32億元,增加年凈利潤3.33億元、2.76億元。以此算來,每年將新增約58億元收入、超8億元的凈利潤。然而,時過7年,募投項目的效益均為0元。
百億再戰鋰電池仍臨挑戰
時隔七年,回過頭去,雄韜股份再戰鋰電池。從曾經的率先淪落至如今的追趕,張華農有多大勝算?
雄韜股份1994年成立,2014年12月上市,公司鉛酸蓄電池連續多年位列中國密封鉛酸蓄電池出口量第一。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24.51億元,其中,鉛酸電池產貢獻了96%,是收入的絕對主力。
2022年,時過6年,雖然雄韜股份仍然位居鉛酸電池龍頭地位,但鉛酸電池的市場逐漸由鋰電池取代。當年,公司鉛酸電池及材料收入21.48億元,已經明顯低于2016年,營業收入占比為52.67%。
近幾年,雄韜股份的鋰電池收入也在增長。2020年至2022年,其鋰電池產品收入占比分別為18.77%、32.58%、44.08%,但由于基數較低,2022年鋰電池收入為17.98億元。公司鋰電池業務部分客戶為原有鉛酸電池業務客戶轉化而來。
近幾年,無論是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亦或是億緯鋰能,發力鋰電池賽道的企業,大多賺得盆滿缽滿。而雄韜股份遠低于市場預期。
2014年上市以來,雄韜股份實現的凈利潤累計數僅為5.70億元。早在2015年,公司凈利潤就已經達到1.32億元,到2022年僅為1.57億元,而在2021年,受資產減值、信用減值損失合計2.89億元的影響,公司虧損4.22億元,這也是其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今年上半年,雄韜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1.11億元,同比增長24.07%,凈利潤為1.06億元,同比增長40.96%。與億緯鋰能單季度凈利潤超過10億元相比,雄韜股份的差距還有很大。
雄韜股份似乎有些急了。
今年2月13日午間,雄韜股份發布公告稱,計劃投資105億元,在湖北京山投資105億元,建設新能源電池產業園,涉及鋰電池、鈉電池項目,生產15GWH鋰電池和10GWH鈉電池,產品主要應用在新能源儲能市場及5G通訊、IDC數據中心市場。今年啟動一期5GWH鋰電池生產項目,到2025年內完成項目整體建設。
如今,公司籌劃定增募資不超過12.24億元,進行新能源鋰電池項目建設,可以視作上述百億投資的落地之一。
然而,資本早已涌入鋰電池賽道,暫且不談寧德時代、LG新能源、三星、比亞迪、中航鋰電等龍頭紛紛擴產,即便是億緯鋰能、欣旺達等也針對性進行了擴產布局。在行業競爭更為激烈的情況下,雄韜股份此時大舉進軍,是否“為時已晚”?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今年上半年,已有七成左右的鋰電池上市公司出現業績下滑。
當然,從雄韜股份披露的信息看,公司主攻的并不是競爭最為激烈的動力電池領域,而是儲能電池領域。即便如此,未來,這一領域的激烈競爭也不會缺位。
不容忽視的是,雄韜股份并未涉足鈉離子電池領域,而公司宣布投入巨資建設鈉離子項目,存在忽悠之嫌。今年4月,雄韜股份及張華農被監管部門出具警示函。
備受關注的是,一方面,張華農在積極推進雄韜股份產業布局,另一方面,張華農在積極減持套現。
今年3月27日晚間,雄韜股份披露,張華農及其一致行動人通過二級市場減持了1019.53萬股,套現約1.87億元。
據長江商報記者粗略估算,上市以來,張華農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套現3.50億元左右。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內蒙古華北東北等地將有一次降水過程 江南華南等地局地有大到暴雨
原神楓丹聲望開啟方式
南山鋁業:8月16日融券賣出109.58萬股,融資融券余額9.81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雄韜股份戰略搖擺8億凈利預期落空 張華農套現3.5億拋百...
- 豆瓣9.0,真實的性暴力案例太恐怖了
- 翼夢舞城注冊原因怎么寫 翼夢舞城
- 思創醫惠(300078)8月16日主力資金凈買入1450.46萬元
- 3d未將對象引用設置到對象的實例怎么辦 未將對象引用設置到...
- 商務部:中方要求美方立即取消違反世貿規則的鋼鋁232措施
- 海南三亞:暑期親水戲水消暑成為游客首選
- 低估值是什么意思 低估值
- 支付寶怎么辦理銀行卡?(如何辦理支付寶卡)
- 儒家思想的主要觀點英語版 儒家思想的主要觀點
- 中國最古老排水系統:非中央集權情況下也能完成復雜工程
- 通脹黏性困擾德國經濟
- 省運會廣播體操比賽落幕
- 疣鼻天鵝在芳草湖“安居樂業”
- 中信證券:預計數據要素政策進入密集落地期
- 深圳發布《若干措施》做大做優做強民營經濟
- 嘉必優(688089.SH):前期購買的相關理財已全部贖回且未繼續購...
- 金觀平:提升資本市場服務科創企業能力
- 三大指標居全球第一 中國造船業持續領跑
- “尋味”淮揚菜博物館
- 民呼我應丨“一到晚上公園里的路就看不清” 大浪街道辦事處...
- 俄烏局勢進展:北約稱烏或可“割地入約”引爭端 俄方稱俄結...
- 發改委等部門:加強對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項目的支持
- 紐約股市三大股指16日下跌
- 上海市青年醫學科普能力大賽收官,參賽規模和作品數創十年新高
- 有甜有咸品種多!長寧這些酒店已開啟月餅預訂模式
- 我國啟動新一輪巫山龍骨坡遺址考古發掘
- 海邊歡唱!湛江灣音樂沙龍精彩開麥
- 廣西北海一浴場突發不明魚類傷人事件,官方:暫停涉水活動
- 晚上只吃水果蔬菜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