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中國金茂的“煩惱”:毛利率下滑、“明股實債”、短債規模大
近期,多家房企扎堆延遲發布2021年年報,引發市場熱議。
當然,也有優質房企如期發布年報,比如中國金茂。
從業績數據來看,中國金茂的這份年報頗為亮眼。但是,其毛利率下滑、“明股實債”、短債壓力等問題,仍值得持續關注。
毛利率繼續下滑
3月29日,中國金茂發布2021年業績報告。
在銷售規模上,2021年中國金茂實現合同銷售金額2356億元,同比增長2%,完成其年度銷售目標的94.24%,銷售回款率96.32%。
這一銷售表現,在一眾房企中,完全稱得上是出類拔萃。
另外,2021年中國金茂實現營業收入900.6億元,同比上升50%;毛利167.58億元,同比上升38.33%;凈利潤77.05億元,同比增長24.37%。
年報雖然亮眼,但中國金茂“增收不增利”的現象也非常明顯,根本原因在于,近年來,中國金茂的毛利率下滑趨勢明顯。
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中國金茂的毛利率分別為37.4%、32.3%、37.5%。2019年其毛利率下滑到29.4%,2020年進一步下滑至20.2%。到了2021年,更是下滑至19%。
毛利率不斷下滑的原因,歸為一句話就是:拿地價格高了,項目又賣不上價了。
前些年,中國金茂為了實現規模增長,不斷加大拿地力度,甚至屢屢高溢價拿下不少“地王”項目。
按照當年中國金茂的設想,這些高價地,日后將為其帶來豐厚的利潤回報。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隨著國家宏觀調控的不斷加碼,各地紛紛出臺限價政策,別說是賺錢了,項目去化都成了老大難。
中國金茂也“難逃此劫”,為了加快銷售、回籠資金,不得不做出降價換量的決定。
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中國金茂的平均銷售價格分別為2.55萬元/平方米、2.15萬元/平方米及2.05萬元/平方米,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這正是中國金茂“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
而在今日,花旗發布研究報告,維持中國金茂“買入”評級,但是將其目標價由3.66港元下調至2.9港元。
花旗表示,中國金茂需要更多的業績記錄來重建投資者重新評級的信心。
顯然,這樣的業績,無法令市場滿意。
“明股實債”質疑
從“三道紅線”來看,中國金茂繼續保持綠檔。
不過,中國金茂的綠檔達標,逃不開“明股實債”的質疑。
近年來,為了迅速做大規模,中國金茂不斷加大杠桿,使得其負債總額不斷增加。
數據顯示,2021年年底,中國金茂的負債總額已經突破3000億元,達3052億元。
負債總額不斷升高,為了避免各項負債指標的上升,中國金茂必須做大資產總額,也就是所有者權益。而少數股東的權益,就成了最重要的推手。
數據顯示,2016年-2020年,中國金茂的少數股東權益分別為241.18億元、335.92億元、424.69億元、464.86億元和550.65億元,五年內漲了一倍多,其占所有者權益比例,也逐漸擴大至50%以上。
到了2021年,中國金茂的少數股東權益微增3.21%,至568.3億元。但是,其占所有者權益的比例,仍在50%以上。
然而,相較于少數股東權益的大幅增加,中國金茂的少數股東損益卻增長緩慢。
數據顯示,2016年-2020年,其少數股東損益分別為20.38億元、11.72億元、21.66億元、21.77億元和23.14億元。
到了2021年,中國金茂的少數股東損益終于突破至30.15億元。
不過,就少數股東損益所占凈利潤比例而言,2021年也不到40%。
也就是說,中國金茂占所有者權益比例高達53%的少數股東權益,分配而得的少數股東損益,占凈利潤比例不足四成。
這就是典型的“明股實債”。
由此可見,中國金茂的綠檔達標,仍然藏著“貓膩”。
短債規模大、存在一定風險
不過,相較于毛利率下滑、“明股實債”等問題,市場更為關注的,是房企的短債問題。
自去年以來,多家房企爆發流動性危機。現金,成了房企的“命門”。
就中國金茂而言,年報數據顯示,其貨幣資金近400億元,不過其中包含有近87億元的受限制存款和現金。也就是說,中國金茂賬面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有310.5億元。
而從短期負債方面來看,僅短期借款一項,中國金茂就有250.8億元。再從其289.5億元的應付賬款及票據來看,中國金茂的應付票據規模,也有百億規模左右。
這兩項相加,就已經超過中國金茂310.5億元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還別說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規模。
由此可見,中國金茂的短債壓力著實不小。
然而,中國金茂最大的仰仗,正是其作為央企獨步行業的融資便利。
去年以來,房地產行業融資渠道不斷收緊,使得不少房企面臨資金匱乏的境地。而作為央企一員,中國金茂的融資活動未受明顯影響。
根據年報顯示,2021年,中國金茂獲取多筆高質量低息融資,包括利率3.2%的5年期6億美元境外高級債、利率3.74%的3年期30億普通中票、利率3.65%的3年期20億普通中票等。
也就是說,中國金茂不僅發債融資未受影響,而且融資成本還具有極大優勢。
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中國金茂的平均借貸成本分別為4.94%、4.42%、3.98%,融資成本逐年下降,處于行業最低水平。
果然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啊。
誠然,中國金茂的短債壓力,在融資渠道暢通無阻的情況下,無非就是“借新還舊”。但是,作為央企,中國金茂背負著如此沉重的包袱,前行之路仍存在一定的風險。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去年凈利潤增長1.3% 保持規模價值“雙領先”
眾安保險去年保費增長21.9% 挖掘新型場景滿足多樣化保障需求
多款熱門隔離險下架 “買易賠難”問題面臨著較大爭議
排行
最近更新
- 央企中國金茂的“煩惱”:毛利率下滑、“明股實債”、短債規模大
- 廣東安排282.7億元資金作為48個重大項目的資本金
- 中信建投景和中短債暫停5萬元以上大額申購
- 柳州地產開發公司20億私募債狀態更新為“已反饋“
- 終于來了!全球國債收益率倒掛,意味著一個重磅轉折出現
- 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關于發行金融債券獲中國 銀保監會批...
- MoonDAO將于31日23時直播和藍色起源簽訂合同
- 歐洲央行官員:潛在的數字歐元小額支付不需要反洗錢檢查流程
- 脆棗是不是油炸冷凍做成的
- 從橄欖綠到警服藍,23載警營情,他用青春書寫榮光使命
- 八旬婆婆懷抱7萬元現金準備“撈”外孫 幸遇民警拉住了她……
- 探尋重慶城市科技學院圖書館的資源寶藏
- 河北魏縣警民聯手救助輕生女
- 重慶理工大學2021年“漢語橋”線上冬令營圓滿收官
- 重慶市籃球運動管理中心:改革創新促發展 全力助推體育強市建設
- 雕闌玉砌何在?吾輩自強——郭黛姮《重返圓明園》
- 深圳鉅盛華“21深鉅02”債券因重大事項停牌
- 地產債多數收漲 “20寶龍04”漲超21%、融創多筆債券漲幅較大
- 暢通科技創新直接融資渠道 上交所發力科創債盯準四類主體
- 這個警官管戶籍管成了“公益尋親達人”,已幫500多名離散人員...
- 央行:2月份滬深兩市日均交易量環比均減少近10%
- 衰退信號出現!美國經濟判“死緩”?警惕美債利率繼續上行 ...
- 金地集團擬4月7日對“21金地04”付息,利率4.3%
- 李鴻雁律師:數字藏品的法律風險探究
- 浴霸為什么不建議安裝
- 浴霸燈怎么接線安裝方法
- 貝貝小南瓜熱量高嗎?
- 貝貝小南瓜的種子能種嗎
- 貝貝瓜怎么蒸一般要蒸多久
- 太湖:高質量實施醫保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