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鄉村富民產業 安徽代表委員支招“土特產”變身
如何讓“土特產”變成“金疙瘩”,發展壯大鄉村富民產業,推進鄉村全面振興?22日,正在此間參加安徽省兩會的代表委員積極支招,同心共奏鄉村振興曲。
張仲君接受媒體采訪。記者 吳蘭 攝
“宿州市擁有優越的農業基礎,是全國著名的糧食產區以及最大的連片水果產區,孕育出如蕭縣葡萄、碭山酥梨等名優特產,‘果海糧倉’名副其實。”安徽省人大代表張仲君建議,為進一步推動宿州市建設成為長三角區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綠色食品產業集群,提出從省級層面擴大皖北綠色食品產業集群發展基金,并設立相關專項產業基金,為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與此同時,強化產學研合作,借助科研力量提升當地綠色食品產業的創新能力和科技水平。
“霍邱已發展全國最大的鵝肝生產基地,擁有180多家鵝肥肝生產企業,全縣年生產鵝肥肝5000噸以上、鵝肉等農副產品22500噸以上,年綜合產值達20億元。”安徽省人大代表胡建遠表示,將瞄準長三角綠色農產品消費需求,積極搶抓機遇,圍繞打造朗德鵝全產業鏈提升產業層次,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引領作用,在“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中展現新作為。
安徽省政協委員杜春花建議壯大特色產業,聚焦“產品”變“商品”,加快推進縣域特色產業鏈建設,做好“土特產”增值文章,推廣區域公用品牌打造模式,推動農業由“賣原料”向“賣加工品”“賣服務”轉變。
2024年11月20日,冬日時節,安徽省績溪縣各地風景如畫,吸引游客參觀游覽。圖為航拍安徽省績溪龍川景區,依山傍水的古村落勾勒出皖南人生動的生活畫卷。(無人機照片) 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在聚焦“顏值”變“產值”、“存量”變“增量”方面,杜春花建議,用好田野、河流、森林、古樹名木等自然風光資源,深化徽文化、淮河文化、大運河文化研究,鼓勵建設村史館、農耕文化主題類博物館,辦好民俗活動,打造文旅網紅打卡點。盤活鎮村舊供銷社、糧站、廠房、校舍等存量資產,推廣“EPC+O”運營模式,開發露營、研學、夜游等新業態,打造一批農業大地景觀、平原田園風情、果園林海等特色旅游品牌。
近年來,安徽省探索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從“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先后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助推農業科技創新取得成效。九三學社安徽省委會建議,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助力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例如,建立穩定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加大新農科人才培養,推廣農業院所和地方農業職業院校基層農技推廣人才定向培養機制,提高農技人員專業素質和服務能力。(完)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發展鄉村富民產業 安徽代表委員支招“土特產”變身
- 高鐵站內羌族民俗鬧小年:讓旅客沉浸式領略羌族文化魅力
- “愛不封頂、滿載長安”,長安啟源E07開啟新春送福活動,相伴...
- 困境催生新機遇 票據賦予新使命:深度數科集團塑造票據新生...
- 廣西特級女技師檢修鐵路貨車“心臟” 保障春運安全
- 王杰:春節申遺成功有何重要意義?
- 廣西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 護航春運平安路
- 小年來了!奏響春節的序曲
- 助力社會創業就業,中國創業天使孵化工程3.0在京啟動
- 傾力打造“適老”示范網點, 民生銀行情暖銀發客群桑榆歲月
- 老鷹基金與 Pitch. 創業工作室聯合戰略投資素小禾餐飲品牌...
- 一嗨租車全國最大旗艦店落戶美蘭機場 積極響應首發經濟助力...
- “天津之夜”亮相達沃斯
- 江蘇豐縣:新春活動豐富多彩 歡慶佳節傳遞溫情
- 兩家外資金融機構繼續深耕中國內地市場
- 跨年文旅項目“上新”:內蒙古解鎖“草原雪鄉”超大場景
- “唐風晉韻 錦繡太原”號高鐵專列首發:太原故事與文化駛向全國
- 扎根在泥土里的六旬攝影師:近9萬張照片見證“桃花朵朵開”
- 西安漢服館老板的“靈蛇小財神”
- 巴拿馬教師:無論我身在何方,始終會關注春節
- 民間春晚演出變老年大學“期末考” “90后”老師分享“銀發...
- 北京開展“你點我檢”活動護航首都春節“菜籃子”
- 成都:非遺技藝煥新彩 金銀燒藍工藝點亮春節禮韻
- 集體經濟“各美其美” 浙江遂昌繪就鄉村“美美與共”畫卷
- 2025廣州水上花市正式開市
- 趕大集、歲末添金、買年宵花……你的年貨置辦好了嗎?
- “兩新”擴圍落地實施 帶動產銷兩旺
- 四川:千余人參加第二十四屆綿竹年畫節民俗巡游表演
- 山西出土蛇文物展在山西考古博物館開展
- 2025廣州水上花市啟動 重現昔日水上花墟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