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小年為何“打開方式”不同?
1月22日是農歷臘月二十三日,也是中國北方傳統小年,而南方多在臘月二十四日過小年。獨特的小年習俗,反映了歷史的演變與文化的交融。
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齊魯師范學院教授劉德增說,小年是大年的序幕,從小年起,家家戶戶正式準備過年。祭祀灶神是小年的中心內容,人們稱其為“祀灶”“送灶”或“辭灶”。
俗信認為,灶神是玉皇大帝安排到凡間管理各家灶火的神官,每到臘月二十三日上天匯報這家人一年的善惡,再根據旨意實行賞罰。祭灶時,人們在灶神像前供上糖瓜等貢品,希望灶王吃后多說好話。
1月18日,北京一家本地超市售賣糖瓜等小年節令食品。 中新社記者 國璇 攝
“過年是個人、家庭、社會的互動,在互動中調節人際關系、人神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劉德增說,百姓祭灶是為了辭謝灶神舊年對家庭的照護,并祈求新歲闔家美滿。
南方小年多為臘月二十四日,這與古時“北三南四”“軍三民四”“官三民四”等說法有關。宋代,祀灶時間固定為臘月二十四日。明代出現了臘月二十三日祀灶的現象,以北方地區為多,祀灶時間逐漸形成“北三南四”之別。還有“軍三民四”“官三民四”等說法,軍戶、官宦人家臘月二十三日祀灶,民戶臘月二十四日祀灶。
自清代雍正時期,宮廷也于臘月二十三日祀灶,達官貴人紛紛效仿,北方民間也逐漸流行開來。南方沿襲古制,以臘月二十四日作為小年。
南北過小年的習俗也有所不同。劉德增說,南方很多地區祭灶的貢品非常豐富。以潮汕人為例,祭品一般有餳糖、紙馬紙鶴、燈芯草、紙鏹、壽桃和灶疏,其中灶疏是禱祝文,文后要署上全家人的名字。“潮汕人不只祭灶神,而是諸神并祀,也俗稱此節為‘神上天’,這些習俗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節日的地域性差異反映了各地歷史文化的不同,但人們辭舊迎新的祈求是一致的。”劉德增說。
隨著時代發展,大多數家庭用上了新型灶具,傳統祭灶儀式式微。人們依然重視作為春節序曲的小年。隨著小年臨近,糖瓜等節令食品在線上登入各大電商平臺暢銷榜,在線下吸引食客品嘗。
祭灶過后,人們開啟“忙年模式”。劉德增說,各地的日程不盡相同,但普遍有大掃除、購年貨、理發和買春聯等習俗,在外漂泊的游子也踏上返鄉的旅程。
到了除夕,家家戶戶祭天地、祀先祖、吃年夜飯、守歲。“辭別舊歲的同時,人們團聚在一起,期盼來年吉祥如意。”劉德增說,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人們走親訪友,家庭的熱鬧擴大為社會大聯歡。
“靈蛇獻瑞——央美乙巳蛇年賀年小版畫展”1月1日起在北京展出。 中新社記者 國璇 攝
近年來,一些新年俗悄然興起。農歷乙巳蛇年將至,以蛇為主題的展覽在各地開幕,觀展覽、賞文物成為新風尚;蛇元素文創產品在市場上熱銷;旅游迎春成為新選擇,“冰雪游”“避寒游”“古都游”受青睞。
“民俗是活態的,隨著社會發展,內容與形式都會發生變化。”劉德增說,無論形式如何變革,迎新、祈福、團圓等主題內容基本沒變,它們已成為鐫刻在中華兒女血脈中的文化基因,會繼續傳承下去。(完)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南北小年為何“打開方式”不同?
- 小年看日出:廬山五老峰呈現“日照金山”景觀
- 兩院院士評選2024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揭曉 新量子芯片、宇宙地...
- 內陸省份甘肅,職教如何揚帆出海?
- 民盟四川省委會建言修復大蜀道人文環境
- “活化”歷史文化資源 長春冰雪韻味十足
- 探訪湖北云夢縣博物館:讓歷史文化“觸手可及”
- 「歡」察趨勢 | 2025如何抓住“行業密碼”,釋放投資勢能?
- 平安御享金越25上市受關注,財富穩健增長成財富管理新共識
- 約克九恒:科技引領室內空氣解決方案新體驗
- 冬季吃羊肉推薦!十大羊肉知名度大揭秘,阿爾巴斯山羊肉、烏...
- “最長情伙伴”獻上最真摯的祝福,周杰倫生日當天愛瑪十城“...
- 秋冬季節疾病頻發,平安福客戶尊享一站式健康服務
- 光影中的“中國第一龍鄉”嘉蔭:盡展多元化冰雪人文韻味
- 福建泉州打造“簪花宴”助力創建“世界美食之都”
- 貴州省人大代表楊凱:打造吸引世界游客的“貴州村馬”
- 春運中那些鮮為人知的班組
- 蘭州:車站里的“老外”志愿者感受“流動的中國”
- 貴州黔西“童伴媽媽”伴童成長
- 年貨生意背后的消費密碼
- “紫領”如何緩解智能制造企業人才之“渴”?
- 網絡購藥挺便民,但開方“別隨意”
- 重慶動物園引進美洲豹、金錢豹等動物 上演猛獸“搬家記”
- 高質量發展親歷者說|非夕科技胡曉平:未來可以讓機器人刮胡子
- “鐵路女孩”用畫筆描繪春運旅途
- 走心了!給TA們私人定制的新年禮物 騰訊基金會發起數字關愛金活動
- 廣西與越南攜手開展智慧農業合作
- 新春走基層丨懸崖邊的上班路
- 定了!春節假期小客車上高速繼續免收通行費
- 春運客流量增長明顯 交通部門加大運力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