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共治”才有“共享”(新媒視點)
筆者曾在北京市一條淺水河邊看到許多共享單車被堆成一垛,本以為是報廢車輛,走近一看,多數完好無損。一旁的清潔工早已見怪不怪:“因為很多人隨意停車,擋了地鐵乘客的道,被隨手堆在一起,等會兒就有人來處理了。”話音剛落,一輛小卡車駛來,司機下車,麻利地將單車搬上車斗,汗涔涔地奔向下一個作業點。
不久后,這里劃出一塊10來米長的自行車停放區。亂停放情況漸漸少了,偶有停在劃定區域外的,也會有路人順手拉進停放區內。簡單一道白框,成了人們文明停放共享單車的“催化劑”。
如今,越來越多城市通過精細化管理來投放更多這樣的“催化劑”:北京市出臺了《北京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服務監督管理辦法》,制定了車輛投放、車輛維護、電子圍欄、秩序管理、投訴處理等一系列具體規定。上海市在共享單車停放點附近設置許多設備,用來發射可停或禁停信號。還有不少城市定期開展專項治理,向違規投放、廢棄車輛等亂象開刀……各地探索雖有不同,但都指向一個共同目標:用規則和技術引導人們共同維護共享單車停放秩序,讓市民在“共治”中實現“共享”。
作為一種綠色、便捷的交通工具,共享單車解決了人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然而,一度出現的亂停亂放、占用人行道、隨意丟棄等無序現象,不僅擾亂了正常交通秩序,也對市容市貌產生了不良影響。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從表面看是管理不規范、運維能力跟不上等,但從更深層次看,則在于城市文明需要與技術進步帶來的新事物一起成長——共享單車是城市中的新生事物,也要有相應的文明使用規范。人們在共享便利的同時,只有共同呵護好大眾交通工具,才能讓它們更好地服務大眾。
從這個角度來看,共享單車既在幫助人們解決出行“最后一公里”,也在測試人們是否走好了城市文明的“最后一公里”,后者是共享單車良性發展的基石。而普及共治共享的理念,是樹立城市文明的關鍵。
為了培養“共治”意識,涵育城市文明,社會各界均作了不少探索。比如,有學校發起共享單車共治行動。校方將參與共享單車治理納入大學生綜合素質拓展學分的自選項目,學生志愿者可通過參加合理使用共享單車宣傳活動、維護共享單車停放秩序等來積累學分。一些企業也設立了勤工儉學崗,學生可利用課余時間參與學校周邊共享單車文明騎行宣傳引導、單車停放秩序維護、車輛異常上報等工作,并獲得單車公司提供的學業補助……這些措施,不斷推動文明停放共享單車、合力維護市容市貌成為社會共識。
這種共識,是可知的,更是可感的。在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共享單車“亂停放”現象大幅減少,一輛輛共享單車井然有序地停放在中國城市的大街小巷,方便了生活,也舒暢了心情。筆者不止一次看到外國游客帶著相機,拍攝街頭齊整筆直的“單車長隊”,他們將這些照片和視頻發到社交網絡上并點贊:“這是中國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關鍵詞: 共治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有“共治”才有“共享”(新媒視點)
- 破解“亂停放”,各方出真招(“融”觀中國)
- 古方現代化三大團隊護航,匯仁腎寶片獲“西普金獎”
- 撐起夏季“安全傘” 當好平安“守夜人”
- 廣西南寧:新興青年露營交友 共度浪漫“七夕”
- 北京圍繞優化居民衣食住行 全面提升城市品質
- 南通公安“啄木鳥”執法監督戰隊在行動
- 弘揚節日文化 推進移風易俗
- 北京警方開展“夏季行動” 風雨中當好平安“守夜人”
- 新疆博湖:碧湖蕩漾 荇菜花開
- 湖北秭歸:特色旅游“火”鄉村
- 蘭州鐵路運輸法院:打造涉鐵糾紛多元化解新機制
- 老樓裝新梯,怎樣“加梯”好
- 以行政檢察“解心結”“釋法結”
- “太湖之星”守太湖(在現場·從重大裝備看新質生產力)
- 黃河壺口瀑布迎來今年入汛以來最大洪水
- 公安部交管局:嚴防高速公路出入口交通事故
- 安全不“放假” 這份暑期出游避險指南請收好
- 公安部交管局提示:臨近或錯過高速公路出口不要緊急變道停車倒車
- 山鄉開啟暑期紅色課堂
- 山東日照:海濱消夏“熱”起來
- 反詐宣傳進校園
- 巧用“執行思維”調解賠償案
- 孩子笑了,我們的努力值了
- 幕天席地黃河源
- 尚海整裝口碑:創始人下沉一線,品質把關更放心!
- 完美收官!百利好祝賀國乒巴黎征程圓滿結束
- 聚焦寄賣行“云小當”,探索全品類回收寄賣新高度
- 北極星口腔李炎潞醫生:以患者為中心,讓醫療更具溫情!
- 一子落,滿盤活的“多贏”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