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擲》,誰是贏家?
雷達財經出品 文|孟帥 編|深海
“多一人觀看,少一人受騙!”靠著緊抓社會熱點的反詐題材,《孤注一擲》成為了今夏最受歡迎的爆款電影之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自開啟宣傳以來,《孤注一擲》的相關物料便在微博等社交平臺頻頻霸榜,攬下海量熱搜和關注。網絡上獲得的超高關注度,也為《孤注一擲》換來了真金白銀的票房。截至發稿,《孤注一擲》的實時票房已經超過18億元。
《孤注一擲》在電影市場大殺四方的同時,該片監制寧浩和導演申奧關聯的公司,以及包括淘票票、中國電影在內的諸多出品方成為了幕后的大贏家。其中,寧浩掌舵的壞猴子影業可以算得上是申奧的伯樂,此前壞猴子影業還曾打造過現象級電影《我不是藥神》。
不過,《孤注一擲》賺得盆滿缽滿之際,其遠超其他影片的點映規模也為其引來了不小的爭議。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由于電影行業內部目前并未對電影點映的時間、場次等作出必要的限制,因此《孤注一擲》的超大體量點映嚴格來說并沒有違反游戲規則,但在面對新的市場局面之時,行業各方或需重新制定針對點映模式的游戲規則。
《孤注一擲》成“票房收割機”
沉寂許久的電影市場,在這個暑期檔被徹底點燃。截至發稿,今年暑期檔已經創下超過170億元的總票房,遠超2020年、2021年、2022年暑期檔36.16億元、73.81億元、91.35億元的成績。目前距離暑期檔結束還有半個月左右的時間,但今年暑期檔的票房與疫情前2019年暑期檔177.78億元的票房紀錄差距已越來越小,有望再創新高。
悉數暑期檔上映的這些影片,陳思誠監制的電影《消失的她》在院線狂卷35億+票房,為暑期檔開了個好頭;《八角籠中》幫助王寶強成功扭轉《大腦天竺》的負面口碑,斬獲近22億元的票房;追光動畫出品的《長安三萬里》打敗《姜子牙》,憑借17億元的票房拿下內地影史動畫片票房亞軍的榮譽;《封神第一部》則在經歷低迷的開局后,在不少主創和自來水的助力下成功走出ICU,向著25億、甚至30億的票房目標邁進。
進入8月以后,暑期檔電影市場的熱度絲毫未減,一部名為《孤注一擲》的影片從前面這些電影手中接過接力棒,憑借極為驚艷的票房成績再度攪熱大盤。據貓眼專業版顯示,截至發稿,《孤注一擲》的票房成績已突破18億元,而《孤注一擲》突破17億票房僅僅花費了5天9時39分的時間。
那么《孤注一擲》僅用5天多時間便實現17億+票房的這個速度到底有多快?可以作為參照的是,打破17億元票房,《長安三萬里》用了35天15時,《封神第一部》用了18天2時19分,《八角籠中》用了14天10時39分。即便是目前暫列今年暑期檔票房冠軍的《消失的她》,達成17億的票房目標也花費了8天15時的時間。
憑借極為漂亮的開場,貓眼給《孤注一擲》的票房預期達到了37.52億元,而《消失的她》目前的實時票房為35億多。換言之,《孤注一擲》有望撼動《消失的她》暑期檔票房冠軍的地位。若按照41.01%、55.12%的分賬比例粗略計算(暫不考慮服務費),該片片方和影院預計可以分別把15.39億元、20.68億元的票房收入囊中。
《孤注一擲》為何可以在市場上掀起如此大的觀影熱潮?有電影行業的從業者向雷達財經指出,盡管《孤注一擲》影片由張藝興、金晨、王傳君等多位知名明星出演,但流量演員對于影片票房的加成始終有一定的天花板,影片如果真正想在市場上大賣、實現現象級別的破圈效應,僅靠部分明星的流量很難實現。
因此前述人士認為,《孤注一擲》能夠爆火更多是因為吃到了題材的紅利和采用了出眾的宣發策略。當下境外詐騙、反詐等都是全民頗為關注的熱點話題,《孤注一擲》的預告片在網絡上發布后,便通過極具噱頭的劇情在互聯網上吸引了海量的路人關注。
雷達財經注意到,在影片上映前,《孤注一擲》在貓眼的想看指數便超過了百萬,將另外一部有著超高話題度的電影《前任4:英年早婚》壓在身后,并連續多日霸榜想看榜。
截至發稿,《孤注一擲》在微博累計上榜熱搜話題超過800個,其中位列榜首的多達57次。
等到《孤注一擲》真正與觀眾見面時,影片在豆瓣取得的了7分以上的評分,還算過硬的質量幫助影片將熱度延續了下來,使其沒能成為下一個《超能一家人》、上演票房滑鐵盧的戲碼。
5家出品方+19家聯合出品方成大贏家
正如《長津湖》背后的博納影業,《唐人街探案》系列的操刀方萬達電影,以及先后推出《流浪地球》、《你好,李煥英》、《封神第一部》等多部爆款電影的北京文化一樣,大熱電影幕后的資本向來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孤注一擲》此番爆火出圈后,誰將成為其背后的大贏家也不可避免地成為了不少影迷和網友關注的熱門話題。據貓眼專業版顯示,《孤注一擲》身后共有5家出品方,它們分別為壞猴子(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淘票票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上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及裕野(上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壞猴子(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壞猴子(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注冊資本達300萬元,由天津壞猴子影業有限公司100%全資持股。
股權穿透后可知,壞猴子影業幕后的大佬正是知名導演寧浩,而寧浩同時還以監制的身份加盟《孤注一擲》。天眼查顯示,寧浩為壞猴子(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其通過天津壞猴子影業有限公司、拉薩清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合計持有該公司75.87%的受益股份。
與此同時,排在出品方第四位的北京上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背后,也能看到寧浩的身影。天眼查顯示,寧浩不僅在該公司擔任董事職務,還持有該公司21.75%的股份。
翻看寧浩的個人履歷可以發現,其不僅執導過《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等口碑之作,還曾推出在市場上獲得不俗票房成績的《心花路放》、《瘋狂的外星人》等賣座影片。
在2006年之前,熱愛電影藝術的寧浩曾提名和獲得不少榮譽,但那時的寧浩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導演。直到2006年,寧浩被伯樂劉德華相中,在劉德華“亞洲新星導”計劃的扶植下,寧浩執導了喜劇電影《瘋狂的石頭》,自此寧浩才正式進入大眾的視野之中。
2009年,寧浩執導的電影《瘋狂的賽車》以1000萬的投資成本取得了過億的票房成績,寧浩也借此成為了繼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之后第四位邁入億元票房俱樂部的內地導演。與此同時,該片還入圍第4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獎。2010年,寧浩甚至直接坐上了第47屆金馬獎的評審席。
從岌岌無名到成為電影行業的大佬,寧浩在電影圈影響力不斷提升的同時,還不忘扶持新人。2012年,壞猴子影業正式成立。2016年,寧浩提出了一項名為“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的青年電影人未來計劃,該計劃旨在集結有志青年電影人、發掘電影新生力量。
如今在電影市場大放異彩的文牧野(《我不是藥神》導演)、路陽(《繡春刀》、《刺殺小說家》導演)等導演,皆是“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孵化的電影人。而近期大爆的《孤注一擲》的導演申奧,也是該計劃發掘到的青年導演之一,此前壞猴子影業就曾聯合申奧導演推出過一部由大鵬、柳巖主演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受益人》。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申奧不僅僅擔任了《孤注一擲》的導演,其持股的裕野(上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也是該片的幕后出品方之一。天眼查顯示,裕野(上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4月,注冊資本達300萬元,申奧持有該公司55%的股份,是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而靠互聯網票務服務起家的淘票票,也是《孤注一擲》的出品方之一。此外,同在出品方名單之列的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則是國內知名的老牌電影公司。7月13日,這家電影公司剛剛公布了2023 年半年度業績預告。
據中國電影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電影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2.8億元至3.8億元,與上年同期2018.57萬元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相比,將增加1287.12%到1782.52%。
中國電影上半年的亮眼業績,離不開多部賣座電影的助力。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電影主導或參與出品并投放市場的影片共20部,累計實現票房146.71億元,占同期國產影片票房總額的比重超過七成。而上半年票房破10億的5部影片中,有4部為中國電影出品,比如《流浪地球 2》、《滿江紅》、《熊出沒·伴我“熊芯”》取得春節檔票房前三,而《人生路不熟》則拿下五一檔票房第一的桂冠。
除了前述提到的5家出品公司外,還有另外19家公司出現在了《孤注一擲》聯合出品的名單之中,其中不乏上海華人影業、萬達電影、大地影院、博納電影、微夢(微博)等外界熟悉的名字。
被質疑“以點映之名,行公映之實”
毫不夸張地說,《孤注一擲》的加入,讓今年本就十分擁擠的暑期檔變得更加熱鬧,但在電影市場上狂攬十多億票房的《孤注一擲》也引來了一些爭議之聲,其中最大的爭議莫過于《孤注一擲》的大規模點映。
實際上,點映是當前電影行業較為常見的造勢手段之一。通俗點講,點映是相對影片正式公映而產生的一個概念,它指的是影片只在個別城市、個別影院舉行的預先放映行為,一般是為了宣傳預熱和引導影片口碑,進而為影片正式公映爭取更多的排片。此次被部分網友調侃“不講武德”,主要是因為《孤注一擲》的點映規模甚至超過了同期絕大部分在影院正式公映的影片。
雷達財經了解到,《孤注一擲》原定于今年的8月11日在院線公映。不過,在影片正式上映前,《孤注一擲》于8月5日正式開啟點映,最終《孤注一擲》憑借15.4%的排片拿下1.72億元的單日點映票房,而同日已正式登陸院線的《巨齒鯊2:深淵》、《封神第一部》分別拿下1.28億元、1.05億元的票房,但后兩者32.9%、19.6%的排片占比卻要高于《孤注一擲》。
以小博大的驚艷開場過后,《孤注一擲》第二日的點映規模拿到了21.2%的排片,超過了《封神第一部》同期20.2%的排片占比,并進一步縮小了與《巨齒鯊2:深淵》(排片占比為26.3%)的排片差距。票房數據上,《孤注一擲》2.18億元的單日電影票房約為《巨齒鯊2:深淵》的2倍。
點映第三日,《孤注一擲》的排片占比達到了24.4%,在當天上映的影片中高居首位,《巨齒鯊2:深淵》同日的排片占比降至23.3%,退居到了第二的名次,但此刻《孤注一擲》仍未正式公映。
8月7日,《孤注一擲》憑借5.6億的點映+預售票房成績,打破中國影史點映票房紀錄。極為亮眼的票房成績背后,有影迷為《孤注一擲》拍手叫好,也有不少網友對此提出質疑。部分網友認為,點映的影片排片占比比公映影片還高,對于“遵守規則”的公映影片來說并不公平。
此外,通常電影公映后,部分電影評分網站會在滿足一定條件后開分,但處于點映階段的電影正式公映前多數并不會出分,因此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部分未觀影觀眾的觀影選擇。有網友對此便犀利評論道,“大面積點映不開分,我要沒來看評分我都不知道正式上映是下周,這何嘗不是一種電信詐騙,緊扣主題”。
或是受到“打著點映名號,實則規模等同公映”的輿論影響,原本定于8月11日上映的《孤注一擲》宣布提檔8月8日。最終,在連續幾日點映的票房基礎之上,《孤注一擲》的首日票房達到了7.22億元。
其實,《孤注一擲》并不是今年暑期檔唯一一部因點映引發爭議的影片,早于其上映的《八角籠中》也曾受到類似的質疑。彼時,《八角籠中》點映的排片超過多部已經正式公映的影片,排片占比一度僅次于《消失的她》。與此同時,《八角籠中》從6月中旬便拉開序幕的超長點映周期,也招來許多質疑。
據新黃河報道,《孤注一擲》的累計點映場次達到24萬場。相比之下,同樣瞄準暑期檔的《消失的她》,僅在上映前一天集中進行了4.9萬場次的大規模點映,其余單日點映場次不超過20場;而《長安三萬里》則只在7月2日一天進行全國點映;《封神第一部》雖然進行了連續5天的全國點映,但由于限定在特效廳放映,因此單日排片場次均未超過2000場。
有電影行業人士指出,盡管《孤注一擲》的點映模式飽守爭議,但嚴格來說并其沒有違規,因為目前的確還沒有明確的規定對點映的規模做出限制,且大多數時候電影的排片更多由院線和電影院自己根據市場反饋進行調整,因此片方并不具備足夠的話語權。
《孤注一擲》能拿到如此多的排片,更多是基于其在短視頻平臺的超高討論度,以及點映期間居高不下的上座率和票房表現。如果《孤注一擲》的質量不過硬,其大規模點映反而容易提早暴露爛片本質。換言之,如果《孤注一擲》此前的排片、票房數據有所“收斂”,其引起的爭議并不會像現在這么大。
不過,前述人士也指出,部分持有質疑態度的網友們的擔憂也并非是毫無根據。如果越來越多的片方都采用類似的點映策略,公映檔期就形同虛設。為了電影行業日后能夠有序、健康、持續、公平的發展,《八角籠中》、《孤注一擲》超大規模的點映先例開始后,相關部門、院線、評分網站等主體應順應市場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調整來彌補和完善此前存在的漏洞以及不足。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退役≠報廢!看一塊電池的新生命
蜜雪冰城首部動畫定檔,網友:你播,我坐你店里看
3種蔬菜已被世衛組織列入“致癌名單”,吃了會致癌?真相來了
排行
最近更新
- 《孤注一擲》,誰是贏家?
- 5p空調適用多大面積 5p空調使用面積
- 隼白頭像 隼白
- 春能控股(08430)發布中期業績,股東應占虧損約214萬新加坡元...
- 葵花劫(關于葵花劫簡述)
- 喜報!杭州市聚夢未來眾創空間獲得市級眾創空間評定
- 美股異動 | 股東和解協議獲批 AMC院線(AMC.US)暴跌超37%
- 薤山避暑山莊(關于薤山避暑山莊簡述)
- 河南焦作武陟:“甜蜜產業”讓群眾日子越過越甜
- 每天五千步,亦能活到九十九?
- 美國這地流浪漢激增:盜竊、吸毒泛濫,缺少法治
- 萊特斯奧奇幕電動幕 100英寸/白塑(關于萊特斯奧奇幕電動幕 ...
- 祁連縣:全面提升農牧區黨建整體水平
- aeo企業包括哪些_aeo在企業里面是什么意思
- 亞聯發展最新股東戶數下降6.53% 籌碼趨向集中
- 熱評丨“今年能吃到新鮮的五常大米嗎?”盡力把損失降到最低
- 國內單跨跨度最大飛機滑行道橋箱梁整體澆筑完成 南寧機場未...
- 想知道: 朝陽市 富斯頓酒店 在哪
- 湖北黃陂:全域生態治理 鄉村污水零直排
- 一加Ace 2 Pro要用索尼IMX890旗艦主攝!三大升級 號稱“極致榨干”版
- 降本增效半年答卷:接入高德企業用車,升級智慧差旅
- 退役≠報廢!看一塊電池的新生命
- 葉童回應白發顯老:不可能永遠做美女 展示真我
- 九部門:到2025年打造500個左右縣域商業“領跑縣”
- 每日期權追蹤 | AMC院線盤前跌超26%!法院批準股票轉換計劃...
- 單日游客超萬人 泰山石敢當文化園持續“圈粉”
- “0x6745”地址花費7.4枚ETH通過3個地址購買了139.5萬億枚BAD...
- 三人行2023年上半年凈利2.17億 同比增加0.55%
- 糖白玉雜質
- 紡織服飾行業周報:PUMA發布2023Q2財務數據 亞太區增長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