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美妝消費市場快速增長 仍有進一步拓展空間
日前,2021年雙十一預售已經開啟,薇婭、李佳琦兩位頭部主播在10月20日晚的累計銷售額達到近189億元,顯示出消費者們高漲的“剁手”熱情。記者注意到,在這波預售中,美妝類產品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
除了女生熱愛美妝類產品,男性對于美妝的關注度也在迅速提升。天貓發布的雙11新消費趨勢預測顯示,去年天貓雙11,男性彩妝備貨量同比增長了30倍,今年這一數字還在增長。預售1小時男士彩妝同比增長近2倍,男士理容同比增長6倍。
越來越多男性愿意為“顏值”買單
有媒體統計,在預售中李佳琦共上架了439種商品,占比最高的是美容護膚彩妝類,一共有291種商品,累計銷售額達到82.6億元;薇婭上架的商品有499種,美妝護膚品類同樣以198種商品斬獲34.25億元,占據大頭。
相比女性美妝消費,男性美妝消費市場增長更為令人矚目。根據雙11新消費趨勢預測,今年預售1小時男士彩妝同比增長近2倍,男士理容同比增長6倍。此外,隨著不少男性開始對自己“精妝修”,男士素顏霜、除汗噴霧、發膠已經成為他們必備的“蹦迪三件套”。
這些都顯示出男性在“剁手”美妝類產品上,有著越來越濃厚的興趣。
“現在身邊男生護膚的明顯多了起來。我自己平時也會護膚,比如用水、精華、眼霜,工作時也會用粉底和唇膏。”90后男性博主小殊告訴記者,在他看來,男性也應該注重儀表,有美妝消費需求再正常不過了。“這次雙十一我也做了不少功課,準備囤一些產品,也會做一份攻略給大家作參考。”
像小殊這樣有美妝需求的男性消費者還有很多。85后市民董先生就表示,隨著年紀增長,護膚還是有必要的,挑選的產品也會更注重功能性。“每年在護膚品上的投入差不多有2萬元,比如會買SK2、海藍之謎、fresh等等,另外還會定期做皮膚的護理。”
既然有這么人多愿意為此買單,這一細分市場的潛力究竟有多大呢?數據顯示,到2022年全球男性個人護膚行業的規模將達到1660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尤其值得關注,2016-2019年,中國男士化妝品零售市場規模增速為13.5%,遠高于全球平均的5.8%。
男性美妝市場仍有進一步拓展空間
記者注意到,今年雙十一,由于男士護理等品類由于增勢明顯,已“升級”為獨立品類。在這一背景下,不少品牌都推出了專門針對男性的產品,原因在于男女膚質不同,需求也會有所差異。
《2021男士彩妝線上消費報告》顯示,從品類來看,面部彩妝是男士彩妝消費的主要品類,在消費者需求端和消費規模上都已較為成熟。使用簡單、“一抹即帥”的BB霜、素顏霜,是提升氣色最快捷有效的單品,也幾乎是每個品牌進入男士彩妝賽道都會率先布局的品類。除了面部彩妝,眼、唇正成為男士彩妝市場未來兩大重要增長點。
自媒體人張先生向記者透露,自己平時挑選美妝產品時會用男士專用產品,比如神仙水的男士版、面霜是雅詩蘭黛旗下男士品牌朗仕?;瘖y的話,則會用到更深色號的遮瑕或素顏霜。
“雖然不是所有產品都需要區分性別,但確實男女膚質不同,比如男性皮膚會更容易出油,有控油的需求。另外,女性在挑選粉底色號時更追求皮膚白,男性只要自然就行,對遮瑕要求更高。”張先生說。
據統計,2018年起,POLA、CHANEL、DIOR、絲芙蘭、愛茉莉、歐萊雅等美妝巨頭,從這一年開始紛紛入局男士彩妝。國內的情況也類似。備受資本青睞的藍系、理然、親愛男友等,都是成立于2019年以后的新品牌。2021年7月,完美日記也新增男士系列,推出素顏霜、唇膏兩款男士專用彩妝單品。
業內人士指出,相較女性美妝市場品牌和產品的豐富度,男性美妝市場仍有較大的拓展空間。隨著更多男性愿意為“顏值”買單,以及男性美妝KOL在各個平臺崛起,這一細分領域也將迎來更多機遇,加速男性美妝產品的普及。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上海:去年科技信貸授信規模1583億元,科技保險助力科研穩發展
- 中國癌癥防治十大建議發布 公眾應改變多種不良生活方式
- 火山有色加強服務傳統企業
- 螞蟻集團股票有哪些?相關螞蟻集團股票龍頭一覽
- Buck電路原理
- 時間繼電器原理圖及其作用
- 珍珠白汽車烤漆!臺系極凍酷凌電源拆解
- 電視機工作原理
- 光源種類
- BINF hair spa與資生堂一道探索高端養發之路!
- 九牧王再度驚艷巴黎時裝周,匠心打造東方男褲美學
- 云南省省級課題開課論證會在長水教育集團召開
- 園區中心封面地標——新鴻基地產布局蘇州環貿匯煥新金雞湖時...
- 重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到2025年創新要素活躍度顯著增強
- 西安將開展春風行動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規定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指標 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警示——理性購物,謹防“低價套路”
- 垃圾分類,在參與中更有獲得感
- 垃圾分類,人人受益
- 把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落實到位
- 69歲老婦炒股倒欠千萬 中信建投回應:盡職調查符合準入條件
- 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 食用油高漲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繼續高位震蕩
- 國資10.6億元接手世茂集團上海黃浦路商業用地塊
- 預制“年夜飯”走俏 監管也要“預置”
- 資本“爆炒”預制菜:中國人的胃那么容易討好嗎?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國家衛健委:期待“立竿見影”不科學
- 一個營地單月流水30萬!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輕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纏斗升級
- 奧密克戎感染人類細胞的細節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