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圍內的海運難題加劇,各方加速探路解決難題
“倉庫貨物已經堆積如山。”9月23日一早,遼寧某企業負責人王先生在企業微信群里看到,這條消息連發了三遍。他說,現在外貿企業缺的不是訂單,而是按訂單出貨后還要排隊等貨柜,好不容易貨柜拿到手,運費又漲了五六倍。
目前,全球范圍內的海運難題仍在加劇。據外媒報道,在美國最大港口、中美海運航線核心樞紐洛杉磯港,9月19日有多達73艘集裝箱船等待進入這里以及長灘港區。這一數字是1個月前的兩倍,創下了有史以來最高紀錄。
全球海運問題加劇
“天價海運”是當前困擾外貿企業的最大難題。廣西怡凱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營銷總監伍明賢表示,“今年以來,‘天價海運’的態勢愈演愈烈,現在排隊等貨柜更加困難,要是海運難題解決了,企業的出口額和利潤都可以增加不少”。
一箱難求、一柜難求、一船難求、運價高漲、上下游物流費用跟漲、碼頭和倉儲等環節增收額外費用……國際商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海運資源的緊缺制約著企業出口業務正常開展,甚至危及企業生存。應對這些難題,包括王先生在內的諸多企業負責人表示,海運難題主要是由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引起的,目前從外貿企業層面較難找到好的解決辦法。“我們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預計這一問題到明年夏季會有所緩解。”王先生說。
放眼全球,海運難題也在沿物流鏈條和供應鏈波及各地,尤其是隨圣誕訂單而來的貨運高峰使港口擁堵等問題進一步加劇,讓本受疫情沖擊的國際貿易雪上加霜。
物流巨頭德迅公司(Kuehne&Nagel)創建的集裝箱運輸平臺Seapexplorer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9日,全球滯留港口的船舶從304艘飆升至396艘,有超過100個港口報告了存在擁堵等問題。Flexport首席執行官Ryan Perersen表示,全球至少有25%的集裝箱船舶運力因擁堵而被占用。
港口擁堵不僅“堵住了”外貿企業,還成為某些國家流動性泛濫之余推升多國物價指數的原因之一。美聯儲指出,7月份物價指數比去年同期上漲4.2%,是預期值2%的兩倍多。在歐元區,通脹最近加速升至約10年來最高水平。法國8月消費價格增速比7月份加快了0.7個百分點,煤炭、紙箱、塑料等材料費用大幅上漲,海運費用不斷攀升,導致農產品價格持續走高。
各方加速探路解難題
近期,中國交通運輸部、美國海事委員會和歐盟方面召開全球航運監管峰會,討論了三方海事監管機構當下關注的問題:一是疫情對國際海運相關需求和供給的影響,當前海運行業面臨的困難,以及海運行業受影響的原因;二是迄今為止,對前述事件,相關司法管轄區和管理當局采取的應對行動及其結果;三是未來采取何種舉措使海運行業重回正軌。代表團同意于2023年在北京舉行下一次全球監管峰會。
聯邦海事委員會主席丹尼爾·馬費伊在峰會上表示,海運和集裝箱價格異常高位運行引起全球監管機構、立法者和公眾的關注。峰會為各國海運集裝箱監管機構提供平臺,分享各自監管和執行機制在市場上觀察到的信息,以及集裝箱承運人在價格方面進行的調整。
行動不止于此。9月9日,全球第三大、北美航線主要航運商達飛海運宣布,從當日起至2022年2月1日,旗下所有子公司即期現貨運價停止漲價。這是過去一年海運報價暴漲之后第一家宣布凍結運價的航運商。
中國也有相關企業在行動。大連商品交易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程偉東9月中旬表示,大商所已完成集裝箱運力期貨合約制度設計,正加快推動上市。屆時既可以為產業企業研判運力價格走勢提供參考依據,也可以為物流企業提供風險管理工具。
為解決集裝箱緊缺問題,中國方面,交通運輸部同商務部、工信部等部委采取積極措施,包括配合工信部協調中國集裝箱制造企業加大生產力度,協調班輪公司加快空箱回運等。在9月26日召開的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室負責人孫文劍表示,目前中國集裝箱月產能已由20萬標箱提升至歷史最高50萬標箱,空箱短缺問題基本解決。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火山有色加強服務傳統企業
- 螞蟻集團股票有哪些?相關螞蟻集團股票龍頭一覽
- Buck電路原理
- 時間繼電器原理圖及其作用
- 珍珠白汽車烤漆!臺系極凍酷凌電源拆解
- 電視機工作原理
- 光源種類
- BINF hair spa與資生堂一道探索高端養發之路!
- 九牧王再度驚艷巴黎時裝周,匠心打造東方男褲美學
- 云南省省級課題開課論證會在長水教育集團召開
- 園區中心封面地標——新鴻基地產布局蘇州環貿匯煥新金雞湖時...
- 重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到2025年創新要素活躍度顯著增強
- 西安將開展春風行動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規定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指標 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警示——理性購物,謹防“低價套路”
- 垃圾分類,在參與中更有獲得感
- 垃圾分類,人人受益
- 把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落實到位
- 69歲老婦炒股倒欠千萬 中信建投回應:盡職調查符合準入條件
- 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 食用油高漲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繼續高位震蕩
- 國資10.6億元接手世茂集團上海黃浦路商業用地塊
- 預制“年夜飯”走俏 監管也要“預置”
- 資本“爆炒”預制菜:中國人的胃那么容易討好嗎?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國家衛健委:期待“立竿見影”不科學
- 一個營地單月流水30萬!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輕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纏斗升級
- 奧密克戎感染人類細胞的細節揭示
- 萬科海外擬估值約1.25億英鎊出售倫敦一物業
- 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首破2萬億 再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