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將啟用,共設100條旅客自助查驗通道
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將于9月8日下午3時正式啟用。
9月2日,珠海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青茂邊檢站與澳門治安警察局聯合在青茂口岸出入境大廳開展全真實環境勤務組織和模擬通關實戰演練,為保障口岸順暢開通做最后沖刺。
“立正,稍息!全體都有,目標執勤崗位,上勤!”隨著勤務指揮員響亮的口令聲響起,珠澳警察整齊劃一走上查驗崗位。
當天下午,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來到青茂口岸,看到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出入境大樓格外壯觀。有不少路過的珠海市民,紛紛舉起手機,在外圍拍照留影。
據了解,青茂口岸啟用后,將成為第五個珠澳陸路口岸。那么,在已有4個粵澳通關通道的基礎上,青茂口岸有什么獨特之處?會有什么樣的高科技賦能?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提前為您探營打卡,一一揭秘。
亮點一合作查驗快捷通道模式屬全國首創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青茂口岸位于拱北-關閘口岸西南側約800米處,坐落在珠海茂盛圍與澳門青州相鄰的鴨涌河上。據介紹,青茂口岸聯檢大樓和連接通道總用地面積為40195.2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64869平方米,其中聯檢大樓建筑面積40716平方米,連接通道24153平方米,建筑高度60米。
從功能上來看,口岸旅檢大廳分兩層通關,聯檢大樓二樓是離境珠海入境澳門的通關層,聯檢大樓三樓是離境澳門入境珠海的通關層。青茂口岸共有100條旅客自助查驗通道(出入境各50條),以及4條人工查驗通道(出入境各2條)。
搭乘扶手電梯上二樓,就能看到一條400多米長的長廊。長廊的一頭聯通至廣珠城軌珠海站,一頭連接澳門,地上貼著前往澳門方向的箭頭標識,一路上還放置了易拉寶,提示旅客提前準備好健康碼以便查驗。
沿著長廊步行,可以透過窗外看到兩邊的風景,右手邊是珠海,左手邊就是澳門。記者體驗了一下,大概走2-3分鐘就能到達海關檢查區域,經過海關再走2分鐘左右就能到達出境大廳的邊檢驗放區域。
作為智能口岸,在青茂口岸海關監控指揮中心,海關配備廣播系統和電子沙盤系統,運用“AR+監管”創新理念,實現實時進出境旅客擁堵風險研判預警。
青茂海關旅檢三科科長王磊磊介紹說,青茂口岸配備紅外測溫儀、智能CT行李檢查分揀線、非侵入式人身掃描設備等海關智能化監管設備,利用大數據開展出入境行李物品監管等業務分析研判,實現高風險旅客精準布控、攔截、識別,低風險旅客快速通行,為旅客提供更智能便捷的通關體驗。
在邊檢驗放區域,珠海總站青茂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邊防檢查處臨時負責人吳珣對記者介紹稱,青茂口岸實行24小時對外開放,設計日通關流量達到約20萬人次,僅供自助通關旅客通行,采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驗放,不設通關車輛通道。
這就意味著,旅客只需排一次隊就可完成粵澳兩地邊檢部門查驗手續。
據介紹,合作查驗快捷通道模式屬全國首創,2013年在粵澳新通道籌建期間設計出第一張圖紙,經過從法律、業務、技術等多方面論證,歷經數十萬次調試后,在港珠澳大橋公路口岸和橫琴口岸率先實施。如今,也即將迎來在原研發地青茂口岸投入使用。
從數據上來看,拱北-關閘口岸常年通關人流量超過1億人次。珠澳兩地居民普遍反映,每逢節假日期間排長龍,過關輪候時間長。
珠海市商務局青茂口岸分局局長陳林表示,青茂口岸側重于服務珠澳兩地居民及經常往返珠澳兩地的赴澳勞務人員,開啟后將有效緩解拱北口岸高峰時期的通關壓力,提高珠澳口岸通關效率,便利珠澳兩地人員往來。
亮點二人均通關時間僅需30秒
按照以往傳統的查驗方式,旅客從珠海到澳門,需要經過兩次查驗。但是,青茂口岸以合作快捷查驗通道為主,出入境大廳各設50條合作查驗快捷通道和2條人工通道,是目前國內電子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口岸。
在這種新型通關模式下,出入境人員無需經過兩道關口、接受兩次檢查,只需“在一個大廳、排一次隊、集中接受一次檢查”即可完成粵澳雙方出入境手續,人均通關時間僅需30秒左右。
走進邊檢驗放區域,記者看到,50條合作快捷查驗通道一字排開,右側設有2條“臺并臺、肩并肩”人工通道和詢問臺。合作快捷查驗通道共有三道門,這三道門分別有什么功能?
珠??傉厩嗝鋈刖尺叿罊z查站邊防檢查處二級警長江寧在現場演示了通關流程:“內地居民拿著電子往來港澳通行證刷開第一道門,進入第二個區域進行指紋驗證和人臉比對。如果指紋和面相都通過,第二道門打開,內地查驗就結束了。進入第三個區域等待澳門系統后臺比對通過,不需要再按指紋”。
青茂口岸為人員步行自助通行口岸,通關人群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內地居民持電子往來港澳通行證,在辦理電子證件時,已授權港澳地區使用其生物信息進行查驗的內地居民;第二類是澳門居民持回鄉卡及澳門居民身份證,已辦理自助通過備案手續的澳門居民;第三類是香港居民持回鄉卡及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已辦理內地和澳門自助通關備案手續的香港居民。
江寧介紹道,持上述證件如因為芯片損壞、指紋或面相比對不通過、行李超寬、乘坐輪椅等特殊情況,無法經合作快捷檢驗通道通行的內地及港澳居民可經人工查驗通道通行。持上述證件但因為年齡、身高限制無法經合作快捷檢驗通道通行的內地和港澳兒童,也可經人工查驗通道通行。不符合上述人員通行范圍的,請選擇其他口岸通行。
據了解,超出上述允許通行人員范圍的出入境人員,包括持中國護照或因公往來港澳通行證的內地居民、持護照或一次性有效出入境通行證的澳門居民、持護照或回港證、簽證身份書等的香港居民以及臺灣居民、外籍人士不能經青茂口岸通行。
亮點三交通便利:城軌、公交、出租車統統都有
值得一提的是,青茂口岸周邊的交通配套十分便利,其中一大亮點是口岸大樓與珠海站接連。珠海站為廣珠城際鐵路、珠機城際鐵路的起止站點,既方便了不同地方經鐵路或飛機來珠海的旅客入境澳門,也為澳門居民經青茂口岸抵達珠海城軌站前往全國各地提供便利。
此外,青茂口岸外圍增設了公交首末站,旅客搭乘公共交通至青茂口岸公交首末站后,步行約200米即可到達青茂口岸主出入口;搭乘出租車的旅客可在珠海站地下換乘中心下車,搭乘電梯至地面后步行約200米即可到達青茂口岸主出入口;自駕的旅客可以把車停在珠海站地下停車場及來魅力口岸城停車場。
在青茂口岸澳門側,旅客也能很便利地通過公共交通到達口岸大樓或者前往澳門市區。除了出租車,口岸周邊有6個公交站點,共有16條巴士線路(其中12條是日間路線,4條是夜間路線),可分別前往媽閣、黑沙環、亞馬喇前地、新馬路、皇朝、氹仔舊城區、路氹城及路環等。
此外,何賢紳士大馬路靠近行人天橋落腳點一側設有娛樂場穿梭巴士上落客區,可由口岸3樓B出口經行人天橋前往;為了方便自駕出行的旅客,青茂口岸及周邊設置有5個公共停車場,共提供4782個停車位。
為了增加通關效率,減少與市民或旅客所攜帶物品的接觸,澳門海關投入高科技關檢設備執行作業,其中包括CT機、太赫茲人體成像儀、毫米波人體安檢系統等等,以非入侵方式對旅客及其行李進行檢查,運用智能審圖技術,提升通關便利。
澳門海關對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表示,入境人士須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紅綠通道(申報通道或無需申報通道),若攜帶現金或無記名可轉讓票據折合澳門元十二萬或以上,或攜有受管制物品時,須選擇紅色通道進行報關;如選擇使用綠色通道過關,則表示未持有須申報的物品,海關會依法對其進行關檢工作。
珠海市商務局青茂口岸分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21年1-7月,珠海全市各口岸出入境旅客6451萬人次,同比增長162.1%??梢钥闯觯瑑鹊嘏c澳門兩地居民的出行、交流需求日漸增長,而青茂口岸的到來適逢其時。目前,各方都在積極準備,翹首以盼青茂口岸的正式開通。
“為了保障口岸順利開通,邊檢部門組織開展了隊伍動員誓師,且已完成技術調試1000余次,累計通行測試人員超過5萬余人次。全體民警加班加點積極適應全新的查驗模式,保障口岸查驗設備穩定運行,期待能夠給出入境人員更好的通關體驗。”珠??傉厩嗝鋈刖尺叿罊z查站辦公室臨時負責人李響介紹道。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BINF hair spa與資生堂一道探索高端養發之路!
- 九牧王再度驚艷巴黎時裝周,匠心打造東方男褲美學
- 云南省省級課題開課論證會在長水教育集團召開
- 園區中心封面地標——新鴻基地產布局蘇州環貿匯煥新金雞湖時...
- 重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到2025年創新要素活躍度顯著增強
- 西安將開展春風行動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規定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指標 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警示——理性購物,謹防“低價套路”
- 垃圾分類,在參與中更有獲得感
- 垃圾分類,人人受益
- 把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落實到位
- 69歲老婦炒股倒欠千萬 中信建投回應:盡職調查符合準入條件
- 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 食用油高漲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繼續高位震蕩
- 國資10.6億元接手世茂集團上海黃浦路商業用地塊
- 預制“年夜飯”走俏 監管也要“預置”
- 資本“爆炒”預制菜:中國人的胃那么容易討好嗎?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國家衛健委:期待“立竿見影”不科學
- 一個營地單月流水30萬!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輕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纏斗升級
- 奧密克戎感染人類細胞的細節揭示
- 萬科海外擬估值約1.25億英鎊出售倫敦一物業
- 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首破2萬億 再創歷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轉板公司來了 27日上會科創板
- 豐臺區全域暫停聚集性活動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線同比降幅分別為42.9%、17...
- 北京市10區4600名醫護人員馳援豐臺
- 老年相親節目,豈是“看一熱鬧圖一樂”
- 多地重大項目投資規模力度明顯加大 新基建項目成重要發力點
- 83只科創板個股披露去年業績預告 約九成個股凈利同比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