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堵塞、運價居高不下,全球航運業多方負面影響浮現
今年以來,國際航運業瓶頸問題格外突出,擁堵事件時常見諸報端,海運價格輪番上漲,處于高位,對各方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
堵塞延誤事件頻發
早在今年三四月,蘇伊士運河堵塞事件引發對全球物流供應鏈的思考。但此后,貨船堵塞、到港滯留、供貨延誤事件仍在頻頻發生。
據美國南加州海事交易所8月28日報道,在一天內共有72艘集裝箱船停泊在洛杉磯和長灘的港口,超過此前70艘的記錄;在錨地停泊的集裝箱船有44艘,其中9艘在漂流區域,也打破了此前40艘的記錄;共有124艘各種類型的船只停泊在港口,而停泊在錨地的船只總數達到了創紀錄的71艘。此次擁堵主要原因是勞動力短缺、疫情相關中斷和假日購買激增。洛杉磯和長灘的加州港口約占美國進口的三分之一。根據洛杉磯港的數據,這些船只的平均等待時間已增至7.6天。
南加州海洋交易所執行董事基普·盧蒂特7月份曾表示,停泊的集裝箱船的正常數量在零到1艘之間。盧蒂特說:“這些船的體積是10年或15年前看到的船只的兩倍或三倍。它們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卸載,也需要更多的卡車,更多的火車,更多的倉庫來裝貨。”
自去年7月美國重啟經濟活動以來,集裝箱船運輸增加的影響顯現。據彭博社報道,今年美中貿易繁忙,零售商們提前購買,以迎接美國假期和中國10月份的黃金周,加劇了海運繁忙。
美國調查公司Descartes Datamyne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亞洲發往美國的海上集裝箱運輸量同比增長10.6%,達到171.86萬個(按20英尺集裝箱計算),連續13個月高于上年,7月單月創出歷史新高。
受困于颶風“艾達”引發的狂風暴雨,新奧爾良市港務局被迫暫停了集裝箱碼頭和散貨運輸業務。當地農產品交易商停止了出口業務,并關閉了至少一家大豆壓榨廠。
今年夏天早些時候,白宮曾宣布成立供應鏈中斷特別工作組,以幫助緩解瓶頸和供應限制。8月30日,白宮和美國交通部又任命約翰·波卡里為供應鏈中斷特別工作組的港口特使。他將與運輸部長皮特·布蒂吉格和國家經濟委員會合作,解決美國消費者和企業遇到的積壓、交貨延誤和產品短缺問題。
在亞洲,印度最大的服裝出口商之一Gokaldas出口公司總裁波娜·塞尼瓦桑·S說,集裝箱價格的三次飆升和短缺導致航運延誤。電子行業組織消費電子和電器制造商協會主席卡邁勒·南迪說,大多數集裝箱都轉移到了美國和歐洲,印度集裝箱很少。行業高管們表示,隨著集裝箱短缺問題達到頂峰,一些產品8月份出口可能出現下滑。他們表示,7月份茶葉、咖啡、大米、煙草、香料、腰果、肉類、奶制品、家禽產品和鐵礦石等產品的出口額均有所下降。
歐洲對消費品需求的大幅增長也在加劇航運瓶頸問題。歐洲最大的港口鹿特丹今年夏天不得不與擁堵做斗爭。在英國,卡車司機短缺導致港口和內陸鐵路樞紐出現瓶頸,迫使一些倉庫拒絕交付新集裝箱,直到積壓減少。
此外,裝卸集裝箱的工作人員暴發疫情,導致一些港口不得不暫時關閉或減少。
運價指數居高不下
航運堵塞滯留事件反映出由于需求回升,疫情管制措施,港口功能下降,效率降低,加上臺風等造成船只滯留增加,船舶供求趨于緊張等情況。
受此影響,幾乎所有主要貿易路線的費率都飛漲。根據跟蹤運費的Xeneta公司的數據,將一個典型的40英尺集裝箱從遠東運到北歐的成本從不到2000美元飆升至上周的13607美元;從遠東運至地中海港口的價格從1913美元上升到12715美元;從中國到美國西海岸的集裝箱運輸平均成本從去年的3350美元增加到7574美元;從遠東到南美洲東海岸的航運從去年的1794美元增加到11594美元。
干散貨船的短缺也趨于長期化。8月26日,大型干散貨船指標好望角型船的租船費高達5.01萬美元,為6月上旬的2.5倍。運輸鐵礦石等的大型干散貨船的租船費快速上漲,達到約11年來的高點。綜合顯示干散貨船行情的波羅的海運指數(1985年為1000)8月26日為4195點,為2010年5月以來最高水平。
集裝箱船運費高漲帶旺了集裝箱船訂單。
英國調查公司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集裝箱船建造訂單數為317艘,是2005年上半年以來的高位,同比增加11倍。
全球大型海運企業對集裝箱船的需求也十分高漲。2021年上半年訂單量已達到半年訂單量的歷史第二高水平。
造船訂單增加推升了集裝箱船價格。7月克拉克森的集裝箱新造船價格指數為89.9(1997年1月為100),同比上漲12.7個百分點,達到約9年半以來的高點。
上海航運交易所數據顯示,7月下旬上海發往歐洲的20英尺集裝箱的運費為每個7395美元,同比上漲8.2倍;發往美國東海岸的40英尺集裝箱為每個1.01萬美元,自2009年有統計數據以來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8月中旬發往美國西海岸的集裝箱運費漲至5744美元(40英尺),比年初上漲43%。
日本郵船等日本大型海運企業在本財年初期曾預測“運費從6至7月左右開始下滑”。但實際上,由于旺盛的貨運需求加上港口混亂、運輸能力停滯、運費暴漲等,各海運企業都大幅上調2021財年(截至2022年3月)的業績預期,預計將獲得歷史最高收益。
多方負面影響浮現
航運阻塞、運價上漲造成的多方影響將逐漸顯現。
供應延遲和價格上漲對日常生活產生明顯影響。據報道,英國麥當勞的餐館將奶昔和一些瓶裝飲料從菜單上撤下,并迫使南都的雞肉連鎖店暫時關閉50家門店。
從對物價的影響來看,《時代》雜志認為,由于超過80%的貨物貿易通過海路運輸,運費飆升正威脅著從玩具、家具和汽車零件到咖啡、糖和鳳尾魚等各種商品的價格,加劇了全球通脹加速的擔憂。
玩具協會在給美國媒體的一份聲明中表示,供應鏈中斷是每個消費類別的災難性事件。“玩具公司正遭受著300%至700%的運費上漲……獲得集裝箱和空間,就會產生大量令人發指的額外費用。隨著節日的臨近,零售商將面臨短缺,消費者將面對更高的價格。”
對一些國家來說,海運物流不暢對出口帶來負面影響。印度大米出口商協會執行主任維諾德·考爾表示,2022財年頭三個月,巴斯馬蒂大米出口下降了17%。
對于海運企業來說,隨著鋼材漲價,造船成本也在上漲,有可能拖累高價訂船的海運企業的收益。
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到2023至2024年船舶建造完成投放市場時,存在行情低迷的風險。有人開始擔心所訂新船到2至3年投入使用時將出現過剩。日本海運企業商船三井的首席財務官梅村尚表示,“客觀來講,懷疑將來的貨運需求能否跟得上”。
日本海事中心的研究員后藤洋政分析稱,“隨著新訂單不斷涌現,各公司已意識到風險”。在對運輸液化天然氣和氫的新一代燃料船全面展開投資的背景下,市場行情惡化和成本上漲將成為風險。
瑞銀的研究報告顯示,預計港口擁堵情況將會持續到2022年。金融服務巨頭花旗集團和經濟學人智庫發布的報告顯示,這些問題有著深厚的根源,不太可能很快消失。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BINF hair spa與資生堂一道探索高端養發之路!
- 九牧王再度驚艷巴黎時裝周,匠心打造東方男褲美學
- 云南省省級課題開課論證會在長水教育集團召開
- 園區中心封面地標——新鴻基地產布局蘇州環貿匯煥新金雞湖時...
- 重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到2025年創新要素活躍度顯著增強
- 西安將開展春風行動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規定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指標 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警示——理性購物,謹防“低價套路”
- 垃圾分類,在參與中更有獲得感
- 垃圾分類,人人受益
- 把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落實到位
- 69歲老婦炒股倒欠千萬 中信建投回應:盡職調查符合準入條件
- 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 食用油高漲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繼續高位震蕩
- 國資10.6億元接手世茂集團上海黃浦路商業用地塊
- 預制“年夜飯”走俏 監管也要“預置”
- 資本“爆炒”預制菜:中國人的胃那么容易討好嗎?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國家衛健委:期待“立竿見影”不科學
- 一個營地單月流水30萬!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輕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纏斗升級
- 奧密克戎感染人類細胞的細節揭示
- 萬科海外擬估值約1.25億英鎊出售倫敦一物業
- 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首破2萬億 再創歷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轉板公司來了 27日上會科創板
- 豐臺區全域暫停聚集性活動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線同比降幅分別為42.9%、17...
- 北京市10區4600名醫護人員馳援豐臺
- 老年相親節目,豈是“看一熱鬧圖一樂”
- 多地重大項目投資規模力度明顯加大 新基建項目成重要發力點
- 83只科創板個股披露去年業績預告 約九成個股凈利同比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