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上半年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市場主體退出效率成倍提高
上半年,遼寧省市場監管系統在履職中彰顯職能擔當,重點工作有力有序推進成效明顯,認真落實省委工作要求和省政府“帶頭抓落實、善于抓落實、層層抓落實”專項行動部署,全力以赴狠抓重點領域改革創新和重點任務落實落地,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截至6月底,遼寧省實有市場主體420.19萬戶,同比增長7.36%;新登記市場主體32.38萬戶,同比增長15.02%。
優服務添活力增動力 市場秩序公平有序
上半年,遼寧省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市場主體準入退出更加便捷,省市場監管局迭代升級企業開辦“一網通辦”平臺,7個高頻政務事項實現線上一次驗證、一表填報、實時共享、并聯辦理,核準網上設立登記率95.4%。深化企業簡易注銷,將適用范圍拓展至除上市公司以外的全部企業類型,公告時間壓縮到20天,簡易注銷企業2.47萬戶,占退出企業67%,退出效率成倍提高。在遼寧省范圍內試行住所(經營場所)登記自主申報承諾制,對公司制企業開展住所與經營場所分離登記試點。
“證照分離”改革持續深化,上半年,改革舉措惠及企業9.59萬戶,審批用時較法定時限平均壓減70%以上。7月1日起,在遼寧省啟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和遼寧自貿試驗區新一輪改革試點工作。同時,創新優化行政審批服務,7月12日,一體化行政許可審批平臺上線運行,實現登記與審批的有效銜接。
不僅勇于改革創新,更用心用情服務發展,提升企業獲得感。省市場監管局積極推進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改革,制發2021版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清單,取消中介服務事項7項。依托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平臺,開發“中介機構服務信息主動公開”專欄,推動各類中介機構公開服務條件、流程、時限和收費標準。開展“個轉企”制度落實年活動。推動扶持政策落實落地。入庫培育、引導轉企個體工商戶2.7萬戶,新增“個轉企”8178戶,完成年度目標的81.78%。提升扶持政策的知曉度,依托遼寧小微企業名錄系統,累計公示扶持政策1192件,發布申請扶持導航774件;遼寧省小微企業庫入庫小微企業96.5萬戶、個體工商戶217.8萬戶。深化“百億送貸行動”,引入金融活水助企紓困解難。上半年投放貸款79.76億元,惠及市場主體4.62萬戶,同比分別增長20.4%、68%。
為依法規范市場主體行為,遼寧省市場監管部門堅持監管執法和制度建設并重,強化競爭政策基礎性地位,為企業優勝劣汰和經濟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督促各地各部門在制定產業發展政策、政府采購文件過程中進行公平競爭審查;開展“清源”專項行動。積極做好《遼寧省公平競爭條例》立法論證和條文起草工作。
加大重點領域監管執法力度。開展2021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部署“治理涉企收費,減輕企業負擔”行動,開展城鎮水電氣暖行業涉企收費專項整治。集中整治停車場違規收費行為。開展違法違規商業營銷宣傳、校外培訓廣告等集中整治行動。加強網絡交易監管,定向監測相關商品3.2萬個次。遼寧省查辦各類違法案件1.22萬件,案值金額1842.45萬元,罰沒金額2791.85萬元。
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機制。推進“互聯網+監管”系統建設;建立從政務服務平臺到“互聯網+監管”系統的信息歸集機制。實現駐遼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24小時年報、全球在線報和不見面審核。推進消費環境建設。建設在線爭議解決(ODR)機制,開展消費品合格率測算,暢通投訴舉報和輿情反饋渠道。
嚴防嚴控進口冷鏈
筑牢食品安全底線
今年以來,遼寧省市場監管部門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協調聯動、團結一致,全面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有力維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加大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管控力度。堅持關口前移、強化源頭管控、注重靶向施策,嚴管嚴控首站定點冷庫,遼寧省首站定點冷庫全部上線冷藏冷凍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和監控設備。堅持重心下移、緊盯重點部位、強化閉環管理,嚴抓嚴管非首站定點冷庫,全面清查原庫存進口冷鏈食品,實施第三方冷庫信息備案和雙重專人管理。強化進口冷鏈食品生產企業監管,出臺《進口冷鏈食品生產單位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強化進口非冷鏈集裝箱貨物預防性消毒抽查工作。以消除存量風險、防范增量風險為重點,排查抽查生產經營單位。監督零售藥店落實退熱藥、農村零售藥店落實“一退、二抗”藥品銷售信息實名登記和報送制度;全覆蓋風險監測抽檢在產醫用防護服、醫用外科口罩等6類產品;組織病毒檢測試劑盒經營使用專項檢查,有力服務了遼寧省疫情防控工作大局。
同時,省市場監管局變“被動防御”為“主動進攻”,強化安全監管制度創新,增強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深入開展第三個食品安全建設年活動。強化智慧監管和信用監管,推進食品安全信用監管系統和“食安遼寧碼”場景應用。完善食品生產企業風險分級指導意見,創新特殊食品安全監管制度。遼寧省完成抽檢監測任務1.83萬批次,國省抽查核查處置率和處置完成率均達100%。
持續強化藥品安全監管。實施藥品監管專業能力提升計劃,起草《藥品檢查員管理辦法(試行)》。加強全流程全鏈條監督檢查,重點監管220家企業。完成“藥械化”抽樣3558批次。強化新冠疫苗監管,開展新冠疫苗流通環節專項整治,監督檢查疫苗接種相關單位1746家。
全面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深入排查安全隱患,在全國率先全域實施電梯檢驗檢測方式改革。遼寧省液化石油氣瓶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初見成效,有593家氣瓶充裝單位及100余萬只氣瓶納入追溯平臺。發布特種設備相關地方標準6項。
不斷強化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在全國首家制發免實地核查和告知承諾獲證企業監督檢查指導意見。印發《遼寧省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市場主體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指南》。加強重點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推進兒童和學生用品安全守護行動。完成8種產品880批次產品質量監督抽查。
打造質量工作新高地
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今年,遼寧省印發《關于推進質量強省戰略 深化質量提升行動總體方案(2021-2022年)》,實施六大工程30個項目,部署“一省一業、一市一域、一縣一品”重點任務,推進質量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激發市場主體追求高質量的內生動力。
在質量品牌創建工程方面,遼寧省24個組織和4名個人進入第四屆中國質量獎受理公示名單,較上一屆分別增加60%、33%;118個組織申報參評省長質量獎評定,較上一屆增加34.1%;365個組織參與品牌價值評價,相比去年增加65.9%,企業追求質量和品牌的意識明顯增強;確定冰葡萄酒等5類優品團標項目,籌備“遼寧優品”認證。
在質量精準提升工程方面,開展質量服務進萬企、生產企業提質、產品質量技術幫扶“巡回問診”、認證專家企業行等活動。創新計量比對工作模式,遴選確定5家主導實驗室,對石油密度計等10個項目開展遼寧省計量比對。幫扶16家試點小微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完成化工等7個行業506家生產企業內部實驗室比對。試點開展綠色建材產品認證,積極培育認證市場,新增認證證書8012張。668家機構報名參加5個項目實驗室能力驗證。
在標準引領提升工程方面,組織重點行業企業參與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創建。遼寧省標準技術審評中心正式掛牌成立。新增國家標準115項(主導12項)、地方標準130項。新獲批國家級標準化試點7個,征集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50個。推動石油化工、農藥染料等重點領域標準制定。針對化肥、塑料(膜)、橡膠3個重點行業開展企業標準對標達標行動,啟動化肥、消毒液、大米3種產品企業標準“領跑者”認定。
在食品質量安全工程方面,數字賦能進口冷鏈食品追溯體系,推出“遼冷鏈”公眾查詢碼。為糧油生產企業“把脈會診”,提升產品質量和知名度。在質量人才培育工程和質量宣傳工程方面,取得了基礎性建設成效。
今年上半年,遼寧省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新成果。《遼寧省知識產權保護條例》經人大審議通過,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國(遼寧)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獲批籌建。印發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構管理辦法,新增省裝備制造業工程中心等6家維權援助工作站。開展“亮劍護航”專項行動。開展高價值專利和省級優勢企業培育。實施高校院所“沉睡專利”喚醒計劃,促進專利技術向中小企業轉移轉化。開展第二屆遼寧省專利獎評選。在第二十二屆中國專利獎評選中,遼寧省金獎獲獎數量全國第四,為歷屆最好成績。
此外,更值得欣喜的是,省市場監管局黨的建設和機關建設更加堅強有力。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開展讀書班、參觀見學、主題黨日、青年學黨史大講堂等活動,學思踐悟結合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全面推進“三支持”“三保障”“我為群眾辦實事、爭作貢獻促振興”活動。法治和基層建設不斷加強。完成市場監管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立改廢和立法建議30部。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和行政應訴,審查行政規范性文件8件,辦理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25件。科學防范市場監管法律風險,為重大疑難問題提供法律建議和風險評估27次。指導試點單位編制業務流程,推進市場監管所標準化規范化試點建設。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BINF hair spa與資生堂一道探索高端養發之路!
- 九牧王再度驚艷巴黎時裝周,匠心打造東方男褲美學
- 云南省省級課題開課論證會在長水教育集團召開
- 園區中心封面地標——新鴻基地產布局蘇州環貿匯煥新金雞湖時...
- 重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到2025年創新要素活躍度顯著增強
- 西安將開展春風行動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規定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指標 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警示——理性購物,謹防“低價套路”
- 垃圾分類,在參與中更有獲得感
- 垃圾分類,人人受益
- 把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落實到位
- 69歲老婦炒股倒欠千萬 中信建投回應:盡職調查符合準入條件
- 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 食用油高漲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繼續高位震蕩
- 國資10.6億元接手世茂集團上海黃浦路商業用地塊
- 預制“年夜飯”走俏 監管也要“預置”
- 資本“爆炒”預制菜:中國人的胃那么容易討好嗎?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國家衛健委:期待“立竿見影”不科學
- 一個營地單月流水30萬!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輕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纏斗升級
- 奧密克戎感染人類細胞的細節揭示
- 萬科海外擬估值約1.25億英鎊出售倫敦一物業
- 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首破2萬億 再創歷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轉板公司來了 27日上會科創板
- 豐臺區全域暫停聚集性活動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線同比降幅分別為42.9%、17...
- 北京市10區4600名醫護人員馳援豐臺
- 老年相親節目,豈是“看一熱鬧圖一樂”
- 多地重大項目投資規模力度明顯加大 新基建項目成重要發力點
- 83只科創板個股披露去年業績預告 約九成個股凈利同比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