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入職業受年輕人青睞,家政從業人員越來越多
過去,在大多數人的眼里,家政服務從業人員主要是四五十歲甚至年紀更大的中老年人,家政服務也只是簡單地做做家務、帶帶孩子。如今,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升,以及“三孩政策”放開,家政服務行業越來越火爆,從業人員薪資不斷看漲,技術性家政從業人員也越來越多,更有不少大學生開始進入這個行業。家政服務從業者呈現年輕化、專業化的趨勢。
高學歷、跨專業的年輕人不斷入行
“作為一名家政服務員,要把客戶需求放在首位,我們的服務不只是簡單地打掃家務,有時可能還需要完成插花、擺放綠植等工作,考驗方方面面的能力。”今年33歲的雷丹陽來自東莞,本科畢業后先在會展行業工作,后又任職核電站技術經理助理。在接觸到家政服務行業后,她經過查詢資料、實地考察、參加培訓,覺得這個行業大有前景,于是轉行成為了一名家政“阿姨”。“入行初期,家人不大認可,但我沒后悔過。”雷丹陽表示。
2019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圍繞“提質”和“擴容”,提出36條具體措施。在國家的積極推動下,家政服務行業無論從市場需求和薪資待遇上都得到了明顯提升,家政服務這個職業也逐漸得到了社會的認同,這也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家政服務納入職業發展規劃的主要原因。
在廣東,從事家政服務行業也不再是“沒前途”“沒含金量”的行業,許多像雷丹陽一樣高學歷、跨專業的年輕人加入其中。
95后廣州小伙馬俊原是一名米其林餐廳西餐廚師,4年前毅然辭職,轉行成為一名養老護理員。“我父母都在養老機構工作,在他們的鼓勵下,我算是‘子承父業’。雖然很多人不愿意從事養老護理工作,覺得辛苦,但我覺得這份工作很有價值,也很有技術性。比如最常見的口服喂藥其實就不容易,里面的細節講究非常多。”馬俊說。
“以前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平均年齡在45歲以上,但近幾年,年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平均年齡在36歲左右。”陳勇是廣東智通到家家庭服務有限公司經理,也是公司培訓學校校長。他告訴記者,智通到家有700多名家政服務員,年齡段分布在30歲-50歲之間,主要以80后、90后為主,還有個別00后。“國家的重視、社會輿論的宣傳,以及‘南粵家政’培訓課程的推出,帶動了年輕群體進入家政服務業就業。”
今年7月底,在廣東省第一屆“南粵家政”技能大賽總決賽現場,記者見到了不少00后選手。來自湛江、今年21歲的李國鳳就是其中一員。一開始,雖然父母不支持,朋友不理解,客戶因她的年齡而質疑,但李國鳳懷著對家政服務的滿腔熱情一路堅持,憑著過硬技能和用心服務在這個行業里不斷成長。“我期望能有更多年輕血液為家政服務行業注入新的活力。”
邱駿城也是一名00后,今年從肇慶醫學專科學校畢業后就“堅定選擇加入護理行業”。“我喜歡這一行,也愿意從事護理工作。”看到患者康復出院,邱駿城說他內心會有滿滿的成就感。
育嬰員、月嫂等高收入職業受年輕人青睞
隨著經濟的發展,在高質量的生活環境氛圍影響下,家政服務已成為很多家庭的剛需。保姆的工作已不是過去洗衣、做飯、帶孩子這些簡單內容,如今的家政服務不斷細分,有住家照料產婦起居飲食的月嫂、照顧嬰幼兒的育嬰師、按小時收費的專項保潔員、照顧老人小孩的護理員等,是妥妥的“技術活”。從事家政服務行業的年輕人主要選擇育嬰員、月嫂、催乳師等熱門高收入職業。
雷丹陽從初級月嫂做起,考取了高級母嬰護理師、高級催乳師、高級營養師等資格證書。“現在我每月薪酬過萬元,家人的觀念也有所改變,開始支持我的工作。”雷丹陽告訴記者,獲得東莞市家政服務員項目冠軍后她還上了電視節目。“當女兒指著電視里的自己說要和媽媽一樣優秀時,我感覺到很有職業成就感。”雷丹陽表示,“不管在哪一行,有技能都能發光、發熱。未來我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家政培訓師。”
今年27歲的趙欣是一位新手媽媽。2020年因為孩子需要上早托機構,她看到早托機構在招聘早教老師,可以讓寶媽一邊托娃,一邊上班,便報名應聘成為這家早托機構的一名老師。勤奮好學加上有帶孩子的經驗,趙欣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育嬰員。
“我們的員工都要經過理論和實操培訓,并取得相關職業資格才可以上崗。從業者收入也在不斷提升,特別是月嫂,根據個人能力,每月有6000元-18000元工資,所以大專和本科以上學歷的從業者越來越多。”陳勇表示。
“南粵家政”工程帶動更多年輕人就業創業
“2019年,我生娃時請月嫂的價格是26天22000元。”家住廣州的蔣小姐說,“眼下為了給1歲多的雙胞胎兒子找一位既有專業知識、又有責任心的育嬰員,開出8000元月薪也難找到合心意的育嬰員。前段時間找了一個90后的,但是又不愿意住家。”
為破解家政服務行業進入門檻低、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等痛點,廣東2019年開始實施“南粵家政”工程,著力提升培訓質量。各地各部門圍繞母嬰、居家、養老、醫護四大培訓項目開發了27個“南粵家政”培訓課程標準。省人社廳發布了12個培訓補貼標準,開發了10本“南粵家政”培訓教材。此外,該工程累計培訓近80萬人次,帶動就業創業120多萬人次。
90后謝萍曾從事月嫂、育嬰員等多個工種。得益于“南粵家政”工程,她免費參加了汕頭市人社局舉行的育嬰員培訓班,并于去年創辦有近60名員工的汕頭市寸心健康管理有限公司。“2015年入行時,很多人還不知道育嬰員這個職業。如今,隨著家庭對子女教育的關注,育嬰員經常供不應求。”謝萍說,“創辦公司一年來得到各項政策支持,獲得近10萬元補貼。”謝萍告訴記者,年輕人學習能力強,經過系統培訓后,客戶認可度高。“我們有些員工一個月工資能拿到8000多元,這收入水平在汕頭算蠻高的。為了帶動更多勞動者進入這個行業,我們還與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合作培養人才。”
“由于就業不愁且收入可觀,如今報名就讀家政服務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多,經常還沒畢業就被企業‘要’走了。”肇慶市技師學院教師謝曉冬告訴記者,“南粵家政”工程實施以來,肇慶家政服務企業、家政培訓機構、家政學院遍地開花。“兩年來,肇慶開展家政類職業技能培訓3.25萬人次,帶動就業創業近5萬人,‘肇慶家嫂’品牌成為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謝曉冬說。
為了提供服務質量,2016年開始,智通到家在東莞率先實行員工制管理模式:公司與家政服務員簽訂勞動合同,給他們繳納社保、發放工資,全方位維護家庭服務人員的勞動權益。“我們有2000多平方米的培訓基地及多個連鎖店,累計服務8000多個家庭,培養了3.9萬多名專業家政服務員。”陳勇表示,隨著“三孩政策”的放開,家政服務行業將更火爆。
專家觀點
制定推廣行業標準,倒逼企業服務升級
“現在的家政服務行業有各類工種技術要求,工資收入高、有社會認同感,年輕人都愿意加入。”廣東省家庭服務業協會會長陳挺表示,年輕人不愿意做的是基本服務,比如洗澡、清潔服務等,未來的解決方案是通過“互聯網+”推動建設社區工作站,讓基本的家政服務實現社會化。“比如社區工作站可以將工作細分,有專門從事搞衛生、做飯、護理的各類家政員,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一個人煮一家人的飯,效率低、工資不高,但煮一棟樓的飯就能實現提升效率、提高收入了。”
陳挺表示,這樣的家政服務工作細分需要行業標準的推動。目前,廣東鼓勵家政服務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到行業標準制定工作中,構建具有廣東特色的家政服務標準體系。“我們通過收集用戶需求,形成標準規范,然后培訓從業人員。行業標準是否適用、是否符合市場需求、能否推動就業,是檢驗整套標準化體系的重要依據。我們要在市場中大力推廣行業標準,倒逼企業不斷升級服務。”陳挺告訴記者,通過形成行業標準,可以快速有效地辨別家政服務優劣,更好推動家政服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九牧王再度驚艷巴黎時裝周,匠心打造東方男褲美學
- 云南省省級課題開課論證會在長水教育集團召開
- 園區中心封面地標——新鴻基地產布局蘇州環貿匯煥新金雞湖時...
- 重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到2025年創新要素活躍度顯著增強
- 西安將開展春風行動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規定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指標 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警示——理性購物,謹防“低價套路”
- 垃圾分類,在參與中更有獲得感
- 垃圾分類,人人受益
- 把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落實到位
- 69歲老婦炒股倒欠千萬 中信建投回應:盡職調查符合準入條件
- 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 食用油高漲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繼續高位震蕩
- 國資10.6億元接手世茂集團上海黃浦路商業用地塊
- 預制“年夜飯”走俏 監管也要“預置”
- 資本“爆炒”預制菜:中國人的胃那么容易討好嗎?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國家衛健委:期待“立竿見影”不科學
- 一個營地單月流水30萬!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輕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纏斗升級
- 奧密克戎感染人類細胞的細節揭示
- 萬科海外擬估值約1.25億英鎊出售倫敦一物業
- 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首破2萬億 再創歷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轉板公司來了 27日上會科創板
- 豐臺區全域暫停聚集性活動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線同比降幅分別為42.9%、17...
- 北京市10區4600名醫護人員馳援豐臺
- 老年相親節目,豈是“看一熱鬧圖一樂”
- 多地重大項目投資規模力度明顯加大 新基建項目成重要發力點
- 83只科創板個股披露去年業績預告 約九成個股凈利同比增長
- A股上市銀行陸續發出“捷報”,未來走勢、估值情況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