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假買假、借力生長,上半年374家非法社會組織被取締
真假難辨的非法社會組織迎來大清理。據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官方微信號7月4日消息,近日,民政部、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從嚴從快,精準打擊,依法關停了2021年第四批11家非法社會組織網站及其新媒體賬號,清除了有關關聯網頁。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上半年,民政部陸續公布了五批次依法取締的部分非法社會組織名單,共涉及374家非法社會組織。在專家看來,“知假買假”心理、“借力生長”現象是助長非法社會組織活動的重要因素。
魚目混珠 迷惑性強
民政部相關消息顯示,此次關停了11家已取締的非法社會組織,其中包括文學藝術、教育房產等各類產業領域,例如中國教師繼續教育協會、中國人民文藝家協會、中國智慧教育聯合會、中國包裝聯盟、中國美術高考教育聯盟、全國房地產CIO聯盟等。
據了解,近年來一些地方非法社會組織有所滋長。為此,民政部等18個部門開展了為期3個半月的專項行動,自今年3月20日進一步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以來,對已取締非法社會組織的網站進行排查,分批次關停了32家仍在運營的非法社會組織網站及其開辦的微信、微博等新媒體賬號。
就打擊對象而言,主要是針對未在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登記,也未在編制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及我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和其他國家、地區登記,擅自以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名義開展活動的組織,以及被撤銷登記或吊銷登記證書后繼續以社會組織名義活動的組織。例如利用國家戰略名義,在經濟、文化、慈善等領域活動的非法社會組織;開展偽健康類、偽國學類和神秘主義類活動,以及假借宗教旗號活動的非法社會組織等。
民政部相關負責人此前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很多非法社會組織冠以“中國”“中華”“全國”“世界”等名頭,有的名稱與合法登記的全國性社會組織僅一字之差,網頁宣傳抄襲合法社會組織的官網內容。
例如近日被取締的“北京易經學院”,其發起人劉某為了增加網站的點擊率和瀏覽量,擴大培訓招生宣傳效果,以“弘揚易經文化”為噱頭,冠以“中國”“北京”“學院”“學會”等字樣,使用多個與“易經”“周易”相關的學術機構名稱做搜索引擎的關鍵詞,并在網站上詳細介紹了這些機構的宗旨、職能、業務、課程等。這些機構名稱與合法社會組織的名稱類似,有的甚至與合法登記的社會組織名稱僅是地域范圍不同,很容易魚目混珠,讓人真假難辨。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高同武律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非法社會組織會給社會帶來負面效應,在從事違規行為時,一般會伴隨偽造印發國家級社會組織紅頭文件并加蓋偽造印章、詐騙斂財等違法行為,容易產生較大的社會性違法犯罪事件。另一方面,非法社會組織會影響到社會風貌,進一步沖擊到穩定的社會秩序。
知假買假 借力生長
截至目前,我國登記的社會組織已經超過90萬個,而與此同時,非法社會組織也在不斷滋生。2018年,民政部依法處置了非法社會組織1.4萬余個。此后,打擊非法社會組織工作由集中整治轉為常態化治理。那么,非法社會組織為何會屢禁不止呢?
高同武表示,“知假買假”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如有的學生家長明明知道非法社會組織開展的各種競賽活動沒有實際效果,但為了給孩子增強入學優先錄取的競爭力,仍愿意花重金買各種證書獎狀。這種現象在當今社會中還為數不少,凡此種種都為非法社會組織提供了生存的空間。”他指出,非法社會組織就是抓住了少數人對名利的不良需求,通過精心包裝、蹭“熱點”、跟風國家戰略,打著“中國”“中華”“世界”等名號開展活動,招搖撞騙,大肆斂財。
此外,非法社會組織很擅長“借力”生長。高同武表示,影響較大的非法社會組織共同的特點,就是借助社會名流站臺,就如同有了靠山和保護傘;借主流媒體宣傳造勢,擴大影響,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借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會館場所開展活動,給自己貼金,制造合法的假象。不少社會公眾缺乏對非法社會組織的辨識意識和能力,往往容易上當受騙,使得非法社會組織的圖謀得逞。
今年3月,民政部發布《關于鏟除非法社會組織滋生土壤 凈化社會組織生態空間的通知》,就對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新聞媒體、公共服務設施場所等提出明確要求,不得為非法社會組織活動提供便利。
“治理非法社會組織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多方面工作,其中公布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是最基礎性的工作。因非法社會組織地點不固定,甚至‘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僅僅依靠現有執法力量很難發現。”民政部副部長詹成付曾指出,人人要有自醒意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越是利益大的事情越要小心。公眾可通過“中國社會組織政務服務平臺”和“中國社會組織動態”微信公眾號,隨時查詢全國各地依法登記的社會組織名單,核查其是否在列。
對于下一步工作,民政部表示,將持續保持高壓打擊態勢,加強網絡監測與排查,線上線下同步查處,堅決鏟除非法社會組織的滋生土壤。對于性質惡劣、屢教不改的非法社會組織發起人,還將提請工信部門依法納入違法互聯網站(主辦者)黑名單。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云南省省級課題開課論證會在長水教育集團召開
- 園區中心封面地標——新鴻基地產布局蘇州環貿匯煥新金雞湖時...
- 重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到2025年創新要素活躍度顯著增強
- 西安將開展春風行動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規定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指標 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警示——理性購物,謹防“低價套路”
- 垃圾分類,在參與中更有獲得感
- 垃圾分類,人人受益
- 把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落實到位
- 69歲老婦炒股倒欠千萬 中信建投回應:盡職調查符合準入條件
- 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 食用油高漲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繼續高位震蕩
- 國資10.6億元接手世茂集團上海黃浦路商業用地塊
- 預制“年夜飯”走俏 監管也要“預置”
- 資本“爆炒”預制菜:中國人的胃那么容易討好嗎?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國家衛健委:期待“立竿見影”不科學
- 一個營地單月流水30萬!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輕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纏斗升級
- 奧密克戎感染人類細胞的細節揭示
- 萬科海外擬估值約1.25億英鎊出售倫敦一物業
- 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首破2萬億 再創歷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轉板公司來了 27日上會科創板
- 豐臺區全域暫停聚集性活動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線同比降幅分別為42.9%、17...
- 北京市10區4600名醫護人員馳援豐臺
- 老年相親節目,豈是“看一熱鬧圖一樂”
- 多地重大項目投資規模力度明顯加大 新基建項目成重要發力點
- 83只科創板個股披露去年業績預告 約九成個股凈利同比增長
- A股上市銀行陸續發出“捷報”,未來走勢、估值情況將如何?
- 保險機構加速布局數字化 復合型人才短缺成“攔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