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數字化治理論壇舉辦,助力食品安全戰略實施
6月11日,由國務院食安辦、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指導,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辦,中國市場監管報社支持的“食品安全數字化治理論壇”在京舉辦。
作為2021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的重點活動之一,在本次論壇上,多位院士專家學者,與市場監管部門、外賣平臺、食品企業代表一道,圍繞新時代食品安全數字化治理和智慧監管、大數據助力餐飲和食品零售智慧化升級、食品經營管理數字化實踐等議題進行了主題演講和專題研討。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指出,新冠病毒不是食品安全問題,但由此而引發的關聯性問題受到公眾高度關注,也為食品領域的生產加工、零售、餐飲等帶來極大挑戰。要從監管角度、從業者角度、消費者角度重視和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他提出新時代國家食品安全數字化治理目標,通過打造數字化食品安全治理模式,讓數據為管控服務,賦能安全食品,助力食品安全戰略實施。
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經營司處長馬朝輝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給餐飲產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據行業協會統計,2020年,受疫情影響,餐飲百強企業紛紛調整戰略布局,27.1%的企業門店數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少,是近年來最高水平。市場監管總局為助力疫情防控,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我們及時開展涉疫食品排查,實現有效管控;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監管,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認真落實進口冷鏈食品“三專、三證、四不”要求;市場監管部門應時所需,快速建設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系統,初步建成上線全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推動31個省區市全部實現與國家級平臺的數據對接。
“今年市場監管部門還將持續開展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核心內容是圍繞強化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食品安全培訓考核、規范經營行為、提升餐飲環境衛生等方面全面落實餐飲服務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馬朝輝說。
阿里本地生活副總裁王培宇在論壇上分享了《網絡餐飲食品安全數智化實踐》。阿里本地生活資深副總裁,客如云創始人兼CEO彭雷,發表了《餐飲數字化運營實踐》的主題演講。
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總工程師劉勁楓現場分享了《關于大連市食安示范街探索實踐的交流》,對大連市創新落實食安示范街探索實踐進行了講解,同時對食安示范街在促進餐飲食品安全管控,營造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環境中起到的作用進行了介紹。
中國副食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高海偉在論壇上介紹了與餓了么聯合撰寫的《2020中國食品冷鏈供應鏈研究報告》。消費品論壇中國總經理徐揚穎介紹了與餓了么及各大商超聯合撰寫的《食品零售消費趨勢分析報告》。
如何實現數字化賦能食品安全管控是當下亟待探討的話題。本次論壇現場圓桌論壇環節由中國市場監管報社副總編輯潘傳龍主持,成都市食品藥品檢驗院副院長王立山、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王青斌、中國人民大學食品安全治理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孫娟娟、阿里本地生活副總裁王培宇、北京市餐飲協會常務副會長白森森從監管層面、創新研究層面和平臺管理層面就如何提升餐飲食品安全數字化治理水平及反食品浪費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園區中心封面地標——新鴻基地產布局蘇州環貿匯煥新金雞湖時...
- 重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到2025年創新要素活躍度顯著增強
- 西安將開展春風行動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規定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指標 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警示——理性購物,謹防“低價套路”
- 垃圾分類,在參與中更有獲得感
- 垃圾分類,人人受益
- 把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落實到位
- 69歲老婦炒股倒欠千萬 中信建投回應:盡職調查符合準入條件
- 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 食用油高漲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繼續高位震蕩
- 國資10.6億元接手世茂集團上海黃浦路商業用地塊
- 預制“年夜飯”走俏 監管也要“預置”
- 資本“爆炒”預制菜:中國人的胃那么容易討好嗎?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國家衛健委:期待“立竿見影”不科學
- 一個營地單月流水30萬!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輕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纏斗升級
- 奧密克戎感染人類細胞的細節揭示
- 萬科海外擬估值約1.25億英鎊出售倫敦一物業
- 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首破2萬億 再創歷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轉板公司來了 27日上會科創板
- 豐臺區全域暫停聚集性活動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線同比降幅分別為42.9%、17...
- 北京市10區4600名醫護人員馳援豐臺
- 老年相親節目,豈是“看一熱鬧圖一樂”
- 多地重大項目投資規模力度明顯加大 新基建項目成重要發力點
- 83只科創板個股披露去年業績預告 約九成個股凈利同比增長
- A股上市銀行陸續發出“捷報”,未來走勢、估值情況將如何?
- 保險機構加速布局數字化 復合型人才短缺成“攔路虎”
-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