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中國智能建筑節舉行,共探智能建筑業的發展之道
盡管因故不能到達現場,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業協會綠色建造與智能建筑分會會長肖緒文的賀詞代表了心聲:“我一直十分關注大會的進展情況,也衷心希望大家可以通過中國智能建筑節這個交流平臺收獲新知識、發掘新機遇、開拓新思路,打造共生共榮的行業生態圈。”
6月6日,來自中國工程院、相關部委、地方政府、專家學者及全國各地行業精英近2000人來到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在“數字驅動·智建未來”的主題下探討智能建筑業的發展之道。
智能建筑,被認為集現代科學技術之大成的產物。隨著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新基建”的布局和完善,智能建筑產業已經成為新藍海。但繁榮之下挑戰猶在。
“智能建筑行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正如中國建筑業協會智能建筑分會秘書長李翠萍的呼吁:“我們要積極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建筑業的深度融合,以數字技術賦能傳統建筑產業的轉型,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智能建筑節作為智能建筑領域的國際級專業盛會,自2016年創辦以來,已分別在上海、杭州、西安、福州、云端成功舉辦五屆。五年來,中國智能建筑節得到了越來越多伙伴的支持和參與,已成長為行業一年一度的標志性盛會。
據了解,本屆中國智能建筑節匯聚了來自政府及相關管理機構、研究部門、頭部單位、智造企業、行業協會等產學研用各領域的代表,他們圍繞著5G與工業互聯、北斗的融合應用,“十四五”規劃下的產業發展、中國經濟走勢等行業熱點話題展開腦力激蕩,聚行業之智,解答數字時代新命題。
為實現“十四五”數字中國的建設目標,我們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推進數字化發展?著名經濟學家、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教授,以《“十四五”中國經濟走勢前瞻》為主題,從中國當前的經濟形勢出發,為中國經濟各領域發展做了重點解析。
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電子信息研究所副所長陸峰以《“十四五”數字化發展形勢和推進路徑》為主題,厘清了數字化引發的社會機理變革,探尋相關產業數字化發展的突破口。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如同工業時代的原油,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與此同時,圍繞數據安全和分析應用的全球之戰也已經打響。在萬物互聯的開放環境中,如何保障網絡與數據的安全,實現5G等新技術的融合應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將以《開創安全可信數字經濟新生態》為主題,分享如何構建網絡安全主動免疫保障體系,為數字經濟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鄧中亮將圍繞《“北斗+5G”融合發展機遇》,帶我們一同走進高精度位置+萬物互聯的透明化時代。
數字經濟的發展一日千里,在未來的合作中,只有不斷打破常規、突破邊界,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擁抱變化,才能于瞬息萬變中更好地應時代賦予我們的挑戰。圍繞智能化產業的生態合作,河姆渡CEO華建剛、海爾海納云聯席總經理郇寶貴將分別以《因水而生,水動萬里》《開放生態,聚勢共贏》為主題,分享對于產業合作新模式、新生態的實踐與構想,為構筑多元共贏的開放生態提供思路。
在每一屆中國智能建筑節上,高峰對話都是大會最引人注目的環節之一。本屆對話環節,福州大學電力系統與裝置產業研究院院長繆希仁將擔任主持人,與山東省人工智能物聯網眾創平臺創始人孫元強、中電興發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孟濤、中建五局三公司物資設備部總經理唐安林、希捷科技高級產品經理劉嘉、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建筑解決方案總監程文峰五位嘉賓一起以《雙輪驅動下,智能建筑發展態勢》為主題,展開一場跨界思維的巔峰碰撞。
中國智能建筑節循著行業發展的主脈絡,傾聽時代的聲音,關注行業發展的關鍵節點,為推進產業的升級而不斷奮進。(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重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到2025年創新要素活躍度顯著增強
- 西安將開展春風行動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規定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指標 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警示——理性購物,謹防“低價套路”
- 垃圾分類,在參與中更有獲得感
- 垃圾分類,人人受益
- 把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落實到位
- 69歲老婦炒股倒欠千萬 中信建投回應:盡職調查符合準入條件
- 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 食用油高漲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繼續高位震蕩
- 國資10.6億元接手世茂集團上海黃浦路商業用地塊
- 預制“年夜飯”走俏 監管也要“預置”
- 資本“爆炒”預制菜:中國人的胃那么容易討好嗎?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國家衛健委:期待“立竿見影”不科學
- 一個營地單月流水30萬!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輕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纏斗升級
- 奧密克戎感染人類細胞的細節揭示
- 萬科海外擬估值約1.25億英鎊出售倫敦一物業
- 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首破2萬億 再創歷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轉板公司來了 27日上會科創板
- 豐臺區全域暫停聚集性活動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線同比降幅分別為42.9%、17...
- 北京市10區4600名醫護人員馳援豐臺
- 老年相親節目,豈是“看一熱鬧圖一樂”
- 多地重大項目投資規模力度明顯加大 新基建項目成重要發力點
- 83只科創板個股披露去年業績預告 約九成個股凈利同比增長
- A股上市銀行陸續發出“捷報”,未來走勢、估值情況將如何?
- 保險機構加速布局數字化 復合型人才短缺成“攔路虎”
-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 支付備付金交存再破歷史最高點 中長期增長態勢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