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基領域迎來“起飛”時刻,市場價值或突破千億
年輕的新中產崛起,以80后乃至90后新生代為主的中產消費者,正在成為社會消費結構和消費文化的主導力量,他們不僅注重個性的表達,也注重產品品質及品牌,已經從基礎滿足開始講求獨特感受,多元、創新。
隨著全球亞健康的人數越來越多,當代人對于身體狀況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想要保持身體健康,除了要具有運動意識之外,對于飲食也要十分注意。
植物基食品,是當下食品領域的熱點詞,脂肪含量可以降低60%的“肉”應運而生。2019年“植物肉”橫空出世,如今全國90%的消費者都聽說過植物肉。與此同時,中糧、伊利、蒙牛、雀巢、聯合利華、農夫山泉、加多寶、維他奶等食品企業也都在布局的植物基領域。目前,比較熱的植物基食品,比如:植物奶、植物基酸奶、植物基燕麥奶、植物基蛋白飲料、植物肉、植物基牛排、植物基紅燒肉等。
植物基食品“潮”來
毫無疑問,植物基市場正在蓬勃發展,食品飲料制造商也正因此迎來新的市場增長機會點——從燕麥牛奶到素食奶酪、植物性巧克力,以植物奶為代表的植物基領域也迎來了“起飛”的時刻。
據《2020-2025年中國植物蛋白飲料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未來幾年我國植物奶行業的年均增速有望保持在20%以上,預計2025年植物奶市場規模將超3000億元。同時,植物基乳制品替代品領域出現的一些重大收購和投資,同樣彰顯了其未來的增長潛力。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國內植物蛋白賽道已經迎來爆發,全年共發生融資事件15次,總金額達15.63億元。另據媒體報道,到2021年,植物基飲品賽道后勁依舊,今年已經發生至少6次融資,其中有的品牌更是成立不到一年便完成了第三輪融資。在Oatly登錄美股之前,A股市場已經提前掀起波瀾,2021年5月14日,食品飲料板塊集體上漲,李子園、養元飲品、承德露露、西麥食品等股票大幅上漲。
在無糖飲品頻頻出圈的同時,植物基飲由于滿足了消費者對低糖與營養的雙重需求,一躍成為飲品行業發展的關鍵趨勢。
市場價值或突破千億
《2021食品行業消費趨勢洞察》報告相關數據顯示,植物基的需求跟隨當下年輕個體追求科學健康生活方式而出現,品類正在加速成長。在各大品牌發力植物基的同時,京東超市與品牌一起挖掘市場新機遇新趨勢,通過產品打造、全域營銷,助推趨勢增長,進一步推動新細分市場的規模增長。今年4月12日伊利燕麥奶產品選擇在京東超市全渠道首發上市,隨后的植選植物酸奶也在京東超市首發上市。品牌愿意與京東超市一同重點布局植物基品類,推動行業發展。目前,植選品牌在京東的銷量占伊利全渠道19%,排名第一。
據記者了解,伊利2017年戰略進入植物蛋白市場,推出植選品牌,作為這個品類的領導者,一直在洞悉市場和引領市場。燕麥奶的確是最近很火爆的植物基新賽道,伊利看到這個品類在電商上的快速增長,其富含的高纖維等特點,也成為了電商的高熱搜度詞匯。伊利此時發現,消費者對于素食、植物營養的認知在不斷升級,它不再是一種飲食方式,也不再單純是素食主義者的選擇,它成為更多人進行身材管理、健康管理的首選,以及其環保可持續的營養屬性,甚至變成了一種時尚的先鋒的生活方式。再加上現在的消費升級,大家在追求更健康更有品質的消費。雖然越來越多的品牌入局這個市場,但消費者仍存在未被滿足的需求,包括營養層面,口感層面,包裝規格,購買的便捷度等等,這都是伊利的機會。伊利可以通過這樣具有差異化的極致的賣點,占位和引領市場。
面對巨大的市場空間,品牌正嘗試多種營銷并推出更多新品。伊利表示,植物酸奶除了剛剛說到的消費者需求,以及符合植選新定位下更全面布局產品線的需求,更是這個品類目前很前沿,常溫的椰漿植物酸奶,目前還沒有廠商涉獵,也存在一定的技術門檻,作為品類領導者,將來可以更好搶占市場機會。
政策扶持加企業賦能
近年來,國家倡導的綠色消費、新能源,今年碳達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尤其是在疫情常態化下,消費者對健康的追求達到一個新的高度。KANTARTNS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74%的中國人越來越關注高品質的食物,人們在選擇飲食時最首要的三個因素是“健康”“多樣化”以及“均衡”,健康合理的飲食習慣正成為中國食品行業的消費趨勢。而植物基營養,不僅是可以均衡膳食的營養,也是具備天然的健康屬性,符合消費者這一需求。
年輕的新中產崛起,以80后乃至90后新生代為主的中產消費者,正在成為社會消費結構和消費文化的主導力量,他們不僅注重個性的表達,也注重產品品質及品牌,已經從基礎滿足開始講求獨特感受,多元、創新。植物基這個概念,也是當下正在流行的新消費理念,代表著一種生活方式。隨著京東618的到來,年輕消費者對植物基的消費熱情正讓推動這一新興消費趨勢在京東超市蓬勃發展,也加速著推動品牌在植物基市場的持續成長。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重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到2025年創新要素活躍度顯著增強
- 西安將開展春風行動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規定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指標 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警示——理性購物,謹防“低價套路”
- 垃圾分類,在參與中更有獲得感
- 垃圾分類,人人受益
- 把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落實到位
- 69歲老婦炒股倒欠千萬 中信建投回應:盡職調查符合準入條件
- 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 食用油高漲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繼續高位震蕩
- 國資10.6億元接手世茂集團上海黃浦路商業用地塊
- 預制“年夜飯”走俏 監管也要“預置”
- 資本“爆炒”預制菜:中國人的胃那么容易討好嗎?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國家衛健委:期待“立竿見影”不科學
- 一個營地單月流水30萬!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輕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纏斗升級
- 奧密克戎感染人類細胞的細節揭示
- 萬科海外擬估值約1.25億英鎊出售倫敦一物業
- 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首破2萬億 再創歷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轉板公司來了 27日上會科創板
- 豐臺區全域暫停聚集性活動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線同比降幅分別為42.9%、17...
- 北京市10區4600名醫護人員馳援豐臺
- 老年相親節目,豈是“看一熱鬧圖一樂”
- 多地重大項目投資規模力度明顯加大 新基建項目成重要發力點
- 83只科創板個股披露去年業績預告 約九成個股凈利同比增長
- A股上市銀行陸續發出“捷報”,未來走勢、估值情況將如何?
- 保險機構加速布局數字化 復合型人才短缺成“攔路虎”
-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 支付備付金交存再破歷史最高點 中長期增長態勢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