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三大平臺構筑科技新增長極,創新生態鏈不斷夯實
如果說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是深圳開啟新奮斗征程的“高質量列車”,那么,科技創新就是驅動這趟“列車”的核心引擎。先行示范區建設兩年來,深圳強基礎、筑平臺、謀攻關、活體制、聚人才、拓外延,不斷夯實“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科技創新的“新路徑”清晰可見,引擎動力不斷增強。
三大平臺構筑科技新增長極
“去年剛來的時候,這里到處在打地基,很多建筑都是剛冒出地面。”8月18日,陳麗(化名)像往常一樣乘坐公交車趕到光明上班。她所在的明湖晟匯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負責光明科學城云谷片區整體開發建設。作為科學城重要的綜合服務配套區,如今云谷內規劃180米高的“一號產研樓”已建到高區,國際會議中心、城市會客廳等配套設施預計今年9月底竣工。
“云谷區域內的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已經開學。”陳麗說,這兩年來,光明科學城不僅城市建設突飛猛進,人氣也越來越旺。“平時乘坐公交車的人多了很多,在附近辦公的人越來越多。”
不遠處的光明科學城啟動區,腦解析與腦模擬設施、合成生物研究設施兩大科學裝置,以及綜合研究院、專家公寓、青年公寓正在抓緊裝修中。
日新月異的光明科學城是建設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
目光南移,聚集了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西麗校區)、哈工大(深圳)、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等多所高校,以及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鵬城實驗室等高水平科研機構的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已上升為部省市共建戰略平臺。
再往南,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已對接和落地了金磚國家未來網絡研究院中國分院、西門子能源深圳創新中心、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等上百個高端科技項目。
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中央賦予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的重要使命之一。光明科學城、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坪山—大鵬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創新示范區……串珠成鏈,正吸引各類創新要素加速匯集。
尤為可貴的是,深圳不僅布局建設了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更注重構建“樓上樓下”創新創業綜合體,“樓上”科研人員利用大設施開展原始創新,“樓下”創業人員對原始創新進行工程技術開發和中試轉化,建立起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轉化機制。
目前,光明科學城以合成生物研究、腦解析與腦模擬設施為試點,一體化布局工程生物和腦科學產業創新中心。截至今年6月底,已完成建設的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已遴選引進領域內優秀企業28家。
傳統科創蓄能池孕育新動能
與此同時,作為傳統科創蓄能池的深圳國家高新區,正經歷新的涅槃。
2019年4月,南山園區、坪山園區、龍崗園區、寶安園區和龍華園區被納入深圳國家高新區范圍,總規劃面積達159.48平方公里,約為擴區前面積的14倍。根據規劃,到2035年,深圳國家高新區將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如今,深圳高新技術的萌發地早已不再局限于南山科技園,而是呈漫山遍野態勢。
8月,位于坪山區丹梓大道與光科三路交匯處西南角的青銅劍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基地項目在完成基坑建設后,已進入主體建設階段。深圳青銅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汪之涵介紹,這個基地將建設碳化硅功率器件研發實驗室、第三代半導體研發中心等。其所處的坪山也因集聚了比亞迪、理邦儀器、新產業生物、中芯國際等重點企業,由昔日的大工業區變成了耀眼的科技新高地,“創新藥、智能車、中國芯”正成為坪山國家高新區的發力點。
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業,并稱科創“三高”。其中,各類高新技術企業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進程中的創新主體。據估算,深圳90%以上研發人員集中在企業、90%以上研發資金來源于企業、90%以上研發機構設立在企業、90%以上職務發明專利來自于企業,僅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就達18650家。
今年上半年,深圳高新技術產業保持高活躍度,主要高技術產品產量大幅增長,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79.5%,兩年平均增長61.5%;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產量分別增長3.28倍和1.21倍,兩年平均分別增長30.4%和66.8%;3D打印設備產量增長32.4%,兩年平均增長1.38倍。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5655.3億元,占GDP比重39.5%。
創新載體集成創新打響核心技術攻堅戰
去年5月,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與邁瑞生物、聯影醫療、先健科技等單位聯合牽頭布局建設的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升級為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
今年6月30日,已躋身國家級重大科研機構的鵬城實驗室與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共同推進畫質評測體系的建立,推動顯示產業鏈發展。
7月21日,深圳灣實驗室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吳云東介紹,雙方將圍繞BT+IT融合,生物醫藥、醫學影像領域的科學研究,知識產權與成果轉移轉化等開展合作,共同解決行業所面臨的關鍵技術問題。
目前,深圳已累計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6家、廣東省實驗室4家、基礎研究機構12家、諾獎實驗室11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42家,各類創新載體達2700多家。全市已開辦全日制高校15所。
通過發揮市場需求、集成創新、組織平臺的優勢,深圳支持構建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建立“需求方出題、科技界答題”新機制,積極參與構建央地協同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
其中,僅2020年,深圳市科創委就聚焦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礎軟件產品等核心關鍵元器件,組織實施8批87個技術攻關重點項目。
科技體制改革夯實創新軟實力
如果說深圳國家高新區、光明科學城、鵬城實驗室等平臺載體是深圳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筑的硬件,那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則是深圳科技創新在軟件上的發力。
去年11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正式實施,在全國率先以立法形式規定“市政府投入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資金應當不低于市級科技研發資金的30%”。
“對科技創新企業而言,這個條例是切切實實的‘大禮包’。” 深圳云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鄭文先表示,它不僅肯定了科技企業在引領科技創新方面的重要位置,還給予了明確的優惠政策,進一步為科創環境“松綁”。
同時設立市級自然科學基金,深圳資助開展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以政府投資撬動社會資本,助力種子期、初創期企業跨越“死亡谷”。
體制創新激蕩改革活力。去年2月,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圳市科創委迅速調配財政科技專項資金,設置“懸賞制”攻關項目,采取“賽馬式”競爭機制,組織實施疫情防控科研攻關。迄今已分7批次推動59個科研項目獲得國家、省、市新冠肺炎疫情應急防治技術專項立項。
硬件、軟件上的協同發力,帶來的變化是基礎研究氛圍濃了,技術攻關勁頭足了,人才磁吸力更強了。
僅去年,深圳市科創委就突出對重點產業鏈關鍵環節團隊的支持,聚焦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領域的創新人才培養,首批立項101個博士啟動項目、40個優青項目、20個杰青項目,構建從博士(后)到優秀青年、杰出青年的人才成長全周期支持機制,全力打造全球一流科技創新人才集聚地。
據統計,深圳已有全職院士61人,各類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引進專家667人,高層次人才突破1.9萬人,留學歸國人員近17萬名,創新源動力不斷提升。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去年快遞服務全程時限水平有較大提升 干線運輸時限縮短
- 住建部: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
- 江蘇發布重大項目清單 增資擴產項目明顯增多
- 山東抓投資抓項目 新興領域投資規模持續擴大
- Gucci在2月將投放 10 個“SuperGucci”NFT
- 美國銀行:美國CBDC將保持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
- 美股三大指數尾盤集體轉漲
- 光伏發電概念股有哪些?光伏發電概念龍頭股一覽
- The new iPad屏幕對比評測
- 電源接通延時器
- 汽車電子穩定系統(ESP)詳解
- 聯想B520一體機拆解
- 焦炭相關股票有哪些?焦炭概念股票龍頭一覽
- 增強信號 3G無線上網卡改裝拆解全攻略
- 盤點全球五大智能手機生產商 華為聯想入圍
- 三星新平板 Galaxy Note 10.1全拆解
- 智能監控防盜報警系統
- 格力電器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每年累計分紅不低于當年凈利潤50%
- 消息稱京東科技計劃2022年在港IPO,募資10億至20億美元
- 恒大集團:呼吁境外債權人不采取任何激進的法律行動
- 海航董事長劉璐因個人原因辭職,在海航已近28年
- 青青稞酒預計2021年營收增長30%-40%,四季度凈虧損超1500萬
- 2022年在港上市募資10億美元?京東科技:不予置評
- 財政部修訂出臺《財政行政處罰聽證實施辦法》
- 賣房子需要交什么稅?賣房子必須攜帶哪些證件?
- 醫保卡的使用范圍有哪些?補牙可以使用醫保報銷嗎?
- 小產權房能過戶嗎?購買小產權房有什么風險?
- 奕東電子的實際控制人是誰?奕東電子股票上市了嗎?
- 百合股份是一家什么公司?百合股份的股票何時上市?
- 浙江:爭取實施數字人民幣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