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虛擬鑰匙”,安全性靠譜嗎?
所謂“虛擬鑰匙”,就是鑰匙是“虛擬”的,沒有任何實體。虛擬鑰匙可以集成到手機上,可以預裝在智能手表上,還可以是一個密碼、一個指紋,更可以是人臉識別。虛擬鑰匙的好處在于,可以徹底擺脫對實體鑰匙的依賴,不用再擔心關門時,將車鑰匙反鎖在車內;要將車借給其他人,無需再專門交付實體鑰匙,通過遠程授權,就可以完成這一操作。
至于虛擬鑰匙的缺點,首當其沖是安全性。丟了手機,會不會將車也丟了?虛擬鑰匙會不會被黑客破解,進而車被偷走?其次是可靠性。會不會出現“手機顯示解鎖,實際卻未解鎖”的情況出現?會不會顯示“手機顯示已經上鎖,實際卻未鎖車”?最后是易用性。會不會需要反復操作?會不會需要等待太長的時間?一起來看看,虛擬鑰匙在測試中的表現。
測試車型
北京現代第四代勝達(指紋解鎖)、奇瑞汽車瑞虎8(手環鑰匙)、廣汽新能源Aion S(手機APP)。此次測試,針對不同的解鎖方式,采用不同的測試方法,最大程度貼近日常使用。
測試過程:指紋解鎖使用有技巧
指紋解鎖需要事先采集指紋,根據儀表盤上的提示,進行操作。采集過程,與手機指紋采集類似,需要錄入者反復的按壓,直至系統提示收集錄入完畢。新勝達支持3個指紋收集,如果超出,就要選擇替換掉原有的。
測試時,人在車外,按壓指紋按鈕。注意,指紋按鈕是在車門把的內側。會看見原本伸縮的后視鏡展開,這意味著車輛已經解鎖。此時,可以打開車門,坐進車內。進入車內,需要啟動車輛后再一次進行指紋解鎖:將手指放在啟動按鍵上,如果認證成功,則發動機可以啟動。
測試過程中,我們發現在指紋解鎖實際使用中有技巧。建議收集右手食指,開門和發動機啟動,可以“一指”完成,以騰出更多的額度給其他駕駛員。建議別讓長者駕駛員來使用,因為他們始終摸不準指紋按鈕的位置,且不會用合理的力度進行按壓,甚少能夠一次成功。如果嘗試失敗次數過多,車輛會自動報警。自動報警倒是小事,失敗次數一多,怒氣值會大漲,一旦踢車傷了腳就不好了。
手環鑰匙是好,就是需要充電
瑞虎8使用的是手環鑰匙,汽車主機廠提供一個類似手環的裝置,用戶可以戴在手上。除可以解鎖車輛之外,該手環還支持心率、計步、來電、防水、信息提示(包含手機信息和微信信息提示)、鬧鐘等30項常用功能。在規定的距離內,手環鑰匙支持無鑰匙進入,無鑰匙啟動車輛。
通過手環鑰匙,可以遙控解鎖、開啟尾箱、升降車窗、啟動發動機等。在炎熱夏天,人可以不用冒著中暑的危險,跑到六七十攝氏度的車廂內啟動發動機和降低車窗。不過,測試中我們發現,手環鑰匙是有其生效范圍的,超過一定距離,就不能遠程操作。
由于功能多,造型也頗具科技感,實際測試中,測試人員紛紛表示,并不抗拒,愿意長時間戴這個手環鑰匙。唯一的問題是這一手環多久充一次電?如果需要一天充一次電,那只會成為一種負擔,不要也罷。測試中,我們反復地使用手環的各種功能,目的在于快速地“放電”,進而查看它的“續航”能力。簡單統計了一下,反復不間斷地使用7分鐘,手環電量降低1%。采訪車主,其表示正常使用情況下這一手環鑰匙至少可以支持十天時間,稍微節省,關閉“信息接收”等耗電的功能,可以超過兩個星期。
手機鑰匙在地下停車場可以用嗎?
第三個出場的是手機鑰匙。在地下停車場,手機沒信號、沒4G網絡的地方,手機鑰匙還能夠順利解鎖車輛嗎?我們專門找了兩個地下停車場,并將車開到角落處。在這些地方,手機信號只有三格,網絡變成2G。在這種環境下,通過手機,嘗試進行車輛解鎖。大概過了1秒,車燈就亮起,車輛成功解鎖。坐進車內,可以直接啟動發動機。
通過反復測試,我們確定,手機鑰匙是通過藍牙與車輛相連,而非通信網絡。這也意味著,除了地下停車場,理論上,即便是在人跡罕至、只有衛星電話能與外界相連的地方,手機鑰匙仍然能夠解鎖和啟動車輛。
對于手機鑰匙大伙最為關心的可靠性,我們反復測試超過20次,均沒有出現“手機顯示解鎖,實際卻未解鎖”的情況出現,也都是一次成功。需要指出的是,通過手機解鎖,需要先綁定手機,一輛車只能綁定一個手機。不過,通過APP,可以授權給其他人使用。其他人可以通過授權碼,解鎖車輛。
手機丟了,會不會車輛也丟掉?丟手機的情況,確實會碰到,但現在都是智能手機,除非撿到者能夠準確破譯你的手機密碼,解鎖手機。否則,車是不會丟的。如果實在擔心手機被成功解鎖,進而導致車輛丟失,那你需要擔心的事情還很多,因為,除綁定車輛,手機通常還會綁定了微信、支付寶、銀聯。至于黑客入侵,既然你都能夠放心通過手機來使用在線支付,那大可不必過于擔心手機鑰匙的安全性。
測試總結:實體鑰匙也不能少
需要說明的是,此次測試,盡管三款車提供更為先進的解鎖方式,但無一例外,都還是配備有實體鑰匙。汽車主機廠并沒有認為,有了虛擬鑰匙,實體鑰匙就完全不需要。事實是,“虛擬鑰匙+實體鑰匙”才是最為高效、可靠的解鎖方式。這里也給大伙提個醒,日常使用可以多多嘗鮮。實體鑰匙固定放在背包的一個地方可以不用,但最好隨身攜帶。人臉識別解鎖,已經出現在部分新造車企業的概念車上,可惜還未量產。將來有機會,再補充測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