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連續三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劉永坦和錢七虎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會場。新華社發
劉永坦在家中看書(2018年12月25日攝)。新華社發
錢七虎在辦公室內接受采訪(2018年12月27日攝)。新華社發
昨天,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在這場一年一度的“科技盛宴”中,278個項目和7名科技專家獲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兩人均已年過八旬,都出生于江蘇,且同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本次大會上,北京主持完成的69項成果獲獎,含一等獎6項、二等獎63項。其中,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主持完成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項目獲唯一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是自2016年以來北京第三次斬獲該獎項。
最高獎獎金漲至800萬元全歸個人
2018年度,共有285個項目(人選)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38項,含一等獎1項、二等獎3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7項,含一等獎4項、二等獎6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3項,含特等獎2項、一等獎23項、二等獎148項。
2017年,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根據方案,本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額度提高60%,由500萬元提高到800萬元,與過去50萬元歸個人、450萬元用于科研工作的分配方式不同,這次的獎金全部由個人支配。這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近20年以來,首次調整獎金額度和分配結構。
同時,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獎金額度提高50%,其中特等獎獎金由100萬元調整到150萬元,一等獎獎金由20萬元調整到30萬元,二等獎獎金由10萬元調整到15萬元。
統計顯示,通過評審的三大獎項,從立項到結題的研究時間平均為11.4年,其中近一成的項目經歷了超過20年的攻關和積累。浙江大學龔曉南院士是我國巖土工程界自己培養的第一位博士,在軟弱地基工程建設領域持續攻關近30年,研究形成了復合地基理論和關鍵技術,使復合地基成為土木工程三種主要地基基礎型式之一。
獲獎成果中,既有基礎研究領域的重大成果,也有產業基礎的創新技術,更有致力于改善民生和生態環境的亮點項目。
中國石油首創了凹陷區礫巖油藏勘探理論技術體系,突破礫巖沿盆緣斷裂帶分布傳統觀念,發現了全球最大的整裝礫巖油田——瑪湖特大型油田,新增三級石油地質儲量12.4億噸,理論成果成功應用于中石化新疆探區、吐哈盆地等地區的油氣開采,拓展了石油開采新空間。
清華大學與北京品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等單位完成的“腦起搏器關鍵技術、系統與臨床應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項目在國內首次自主建設了系列腦起搏器產品生產線,并在全球首次建成腦起搏器遠程程控系統。這小小的腦起搏器可用于治療帕金森、肌張力障礙等疾病。
北京所獲獎項超8成來自中關村
本次大會上,北京主持完成的69項成果獲獎,含一等獎6項、二等獎63項,占全國通用項目獲獎總數的30.8%。其中,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主持完成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項目獲唯一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是自2016年以來,北京第三次斬獲該獎項,此前這一獎項曾九度空缺。
薛其坤帶領實驗團隊,利用低溫電輸運測量在國際上首次實驗發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被國際凝聚態物理界公認為近年來最重要的發現之一。這是一種在不需要強磁場的情況下,實現無能量損耗的電子運動,在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眼中,“這是一個諾貝爾獎級別的成果”。這一發現也為我國拓撲絕緣體各種量子效應的實現和應用奠定了基礎,使我國在信息技術產業的國際競爭中搶占了先機。
北京還主持完成了12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涉及信息科學、物理、化學、數學、材料科學、生物學等諸多領域,基礎研究呈“全面開花”之勢。
例如,在北京重點發展的“高精尖”領域,也有一批代表性成果獲獎。
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主持完成的“云-端融合系統的資源反射機制及高效互操作技術”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項目研發了支持云-端融合系統高效互操作的燕云平臺,支撐了國家大數據戰略的實施,為我國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大數據產業鏈、價值鏈和生態系統提供了源頭創新技術。
2018年,中關村科學城區域內單位主持完成的國家獎獲獎項目達59項,占北京獲獎總數的85.5%,占全國通用項目授獎總數的26.3%。
取消降格評獎營造樸實科學風尚
2017年11月,《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制實施辦法(試行)》對外公布,與以往的申報制不同,本次評獎中,國家科學技術獎五大獎種全面放開專家學者提名,同時取消了單位提名的名額限制,從實行效果來看,提名數量較上一年度增加38.9%。
申報制與提名制有何區別?通俗來講,前者就是“自己報獎”,后者是“同行推薦報獎”。由此,撰寫報獎材料、為真實性把關、處理異議等工作將由提名者負責。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還首次試行一、二等獎獨立投票機制,提名一等獎的項目評審落選后不再降格評為二等獎,提名二等獎的項目,特別優秀的可以破格升為一等獎。
種種改革,目的在于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和謙遜樸實的良好風尚,以引導科技人員找準定位,遏制浮華和包裝拼湊等不良風氣。
受新政影響,本年度提名特等獎和一等獎的項目數量大幅下降。
昨天的會場,還有一處細節引人關注,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兩位最高獎獲得者一道,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代表頒發證書,這也是最高獎獲得者首次為其他獲獎者頒獎。
當天,新出爐的國家科學技術獎獎章也對外亮相,其中心圖案為五顆五角星,象征國家獎,外圈采用飄帶、牡丹花、如意形和翅膀等視覺元素,寓意榮譽、吉祥和科技事業展翅高飛。重新設計的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獎章也一并亮相。
劉永坦:為海疆打造“火眼金睛”
劉永坦,中國雷達技術與信號處理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40年來,他領導和培育的創新團隊,率先在國內開展了新體制雷達研究,技術成果“領跑”世界,成功實現工程應用,為保衛祖國海疆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強大作用。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劉永坦就開始關注新體制雷達。當時,世界上不少國家致力于研制新體制雷達,從而使“千里眼”練就“火眼金睛”的本領,但在國內還只是一個時髦的概念,沒有參考資料,更無技術可借鑒。1982年,原航天工業部預研部門拍板支持他的設想。
10個月連續奮戰后,一份20多萬字、厚厚六大本的《新體制雷達的總體方案論證報告》誕生。劉永坦帶領6名團隊成員,開始攻關航天工業部預研項目“新體制雷達關鍵技術及方案論證”。
完成預研使命,按道理可以結題報獎了,但劉永坦沒有止步,他想將預想變成現實,開始主持“新體制雷達研究”。
這又是一場艱苦卓越的奮斗,在荒無人煙之地一出差就是好幾個月,從幾十萬行的程序系統中找出癥結,餓了用面包充饑,困了在板凳上打盹,還曾因腰椎間盤突出而幾個月不能行走,也曾因過度勞累倒在工作現場。
付出終有回報!三年后,團隊建成中國第一個新體制雷達站,成功研制出我國第一部對海新體制實驗雷達。1991年,該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劉永坦繼續迎難而上,他要將實驗室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十余年艱苦攻關之后,劉永坦團隊成功研制出我國具有全天時、全天候、遠距離探測能力的新體制雷達。與國際最先進同類雷達相比,規模更小、作用距離更遠、精度更高、造價更低,標志著我國對海遠距離探測技術的一項重大突破。2015年,團隊再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錢七虎:為祖國鑄造“鋼城堅盾”
錢七虎生于1937年,我國著名防護工程專家、軍事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就讀時,主攻防護工程專業。為祖國設計打不爛、炸不毀的“鋼城堅盾”成為他畢生追求的事業。
錢七虎一直致力于防護工程及軍事系統工程、巖土工程的教學與科研工作。1975年,錢七虎歷時兩年多的時間,設計出當時國內抗力最高、跨度最大的飛機洞庫門,并開創性解決了防護工程中的難題。那一年,他才38歲。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面對世界軍事強國開始研制的新型鉆地彈、鉆地核彈,錢七虎創造性地提出建設深地下超高抗力防護工程的總體構想,并攻克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為抗鉆地核武器防護工程的選址、安全埋深、指標體系的建立和抗爆結構的設計提供理論依據,實現了防護工程的跨越式發展。
錢七虎還利用專業知識創造了不少奇跡。1992年,珠海機場擴建迫在眉睫,卻被炮臺山攔住去路。炸掉它,是最佳方案。但爆破難度嚇退了很多人:爆破總方量超過1000萬立方米;必須一次性成功;一半的土石方要被定向爆破拋入大海,另一半要松動破碎;必須確保1000米內兩處村莊的安全……錢七虎帶領團隊反復試驗,最終設計出科學可靠的爆破方案。當年年底,1.2萬噸炸藥在38秒內分33批精確起爆,鄰近居民點未發現任何飛石,離爆區僅有550米的民房也沒有倒塌。直到今天,被稱為“亞洲第一爆”的炮臺山爆破,仍保持世界最大爆炸當量的爆破紀錄。
錢七虎一生獲獎無數,其中一項尤為特別——2010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他“南京長江隧道工程建設一等功臣”。
南京長江隧道工程是當時已建隧道中地質條件最復雜、技術難題最多和施工風險最大的,人稱“萬里長江第一隧”。錢七虎調查發現,南京所在長江段泥沙含量減少,江底沖刷大于淤積,他否定了設計單位提出的“沉管法”,并提出盾構機開掘方案,并建議廠家將盾構刀具改為常壓下可拆換式。當工程遭遇難題,他又頂住壓力,指導團隊改良刀具,大幅提高盾構性能,提升了工程質量和進度。
北京市一等獎獲獎名單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北京共有69個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13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1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6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1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40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36項)。
國家自然科學獎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
國家技術發明獎
云-端融合系統的資源反射機制及高效互操作技術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腦起搏器關鍵技術、系統與臨床應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清華大學工程結構創新團隊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復雜電網自律-協同自動電壓控制關鍵技術、系統研制與工程應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溫度單位重大變革關鍵技術研究
快評
“一輩子只做一件事”,他們才是我們要追的星!
鮑南
昨天召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劉永坦與防護工程專家錢七虎分獲2018年國家科學技術最高獎。一人為國打造“千里眼”,一人為國鑄就“金鐘罩”,不同的研究起點,共同的家國情懷,引發很多人的共鳴和感佩。
國而忘家,公而忘私,兩位院士把個人價值寄托在對國家和人民的守護中不是偶然。上個世紀30年代,亂世如麻、山河破碎,他們的童年也是在這樣的“槍林彈雨”中度過的。劉永坦在接受采訪時曾坦言,“我家是在‘南京大屠殺’之前逃離的南京,如果晚一點我們都沒了”。淡然話語背后,是對“國難”刻骨銘心的痛。
正是“落后就要挨打”的痛楚,讓他們把“民族危亡,國家利益”確立為自己做任何決定前必須優先考慮的事情。錢七虎放棄留學蘇聯的機會,毅然踏入軍校,并在目睹羅布泊升起的蘑菇云后下定決心“為國鑄盾”。劉永坦在英國伯明翰大學進修結束后立刻回國,即使是“名譽研究員”的頭銜,都無法阻擋他為中國雷達添就“火眼金睛”的迫切心愿。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要打造國之重器,沒有一份赤子的執著與堅守,哪能守得云開見月明。為了完成當時中國最大的飛機洞庫門,錢七虎在極端艱難的情況下,做了整整一年氣動試驗才獲得成功。劉永坦認定,“新體制雷達”是將來雷達技術必須攻克的高峰。但這項技術當時只是概念,立項、團隊、資料全是空白。但劉永坦硬是率領6個人的團隊,經過800多個日日夜夜,進行數千次試驗,獲取數萬個數據后,成功完成了這場從零開始的“攻堅戰”。他的得意門生感慨道,“很多科學家是一輩子做一個領域,但劉老師是一輩子只做一個雷達”。
拳拳赤誠之言,讀來重若千鈞。近些年,隨著報道的深入,越來越多國之重器背后的科學大師開始為人們所熟知。他們之中,有30年未入家門的“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有隱姓埋名28載的“氫彈之父”于敏;有在戈壁灘奮斗20多年的“核司令”程開甲……他們從事的領域各異,卻不約而同地篤定“一輩子只做一件事”,以畢生心血,肩挑家國大計,扎扎實實地用個體努力一磚一瓦地撐起了民族復興的宏大敘事。
這樣的精神在功利主義彌漫的當下更顯珍貴。今天,國家強大了、人民富裕了,所面對的國際環境也沒有當年那般危急了。但科學大師的那份家國情懷、那股認真勁頭、那種奉獻精神,不能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到關鍵時刻,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傳承好大師精神,在自己的崗位做到最好,共創祖國更加光明的未來。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山東抓投資抓項目 新興領域投資規模持續擴大
- Gucci在2月將投放 10 個“SuperGucci”NFT
- 美國銀行:美國CBDC將保持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
- 美股三大指數尾盤集體轉漲
- 光伏發電概念股有哪些?光伏發電概念龍頭股一覽
- The new iPad屏幕對比評測
- 電源接通延時器
- 汽車電子穩定系統(ESP)詳解
- 聯想B520一體機拆解
- 焦炭相關股票有哪些?焦炭概念股票龍頭一覽
- 增強信號 3G無線上網卡改裝拆解全攻略
- 盤點全球五大智能手機生產商 華為聯想入圍
- 三星新平板 Galaxy Note 10.1全拆解
- 智能監控防盜報警系統
- 格力電器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每年累計分紅不低于當年凈利潤50%
- 消息稱京東科技計劃2022年在港IPO,募資10億至20億美元
- 恒大集團:呼吁境外債權人不采取任何激進的法律行動
- 海航董事長劉璐因個人原因辭職,在海航已近28年
- 青青稞酒預計2021年營收增長30%-40%,四季度凈虧損超1500萬
- 2022年在港上市募資10億美元?京東科技:不予置評
- 財政部修訂出臺《財政行政處罰聽證實施辦法》
- 賣房子需要交什么稅?賣房子必須攜帶哪些證件?
- 醫保卡的使用范圍有哪些?補牙可以使用醫保報銷嗎?
- 小產權房能過戶嗎?購買小產權房有什么風險?
- 奕東電子的實際控制人是誰?奕東電子股票上市了嗎?
- 百合股份是一家什么公司?百合股份的股票何時上市?
- 浙江:爭取實施數字人民幣試點
- 支付寶被盜刷后該怎么辦?理賠流程有哪些?
- 春節假期港股休市時間是如何安排的?何時恢復交易?
- 銀行卡掛失后還能存進去錢嗎?銀行卡掛失后還能取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