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行業違約金額超1348億元 賠償準備金存爭議
處于轉型軌道中的信托行業存量風險暴露加速。10月22日,北京商報記者從用益信托處了解到的最新數據顯示,年內信托行業共發生257起違約事件,金額總計超過1348億元。風險頻發下,如何解決兌付難題就擺在了信托公司面前,信托行業的兌付周期往往動輒幾年。多位信托公司從業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達了關于信托賠償準備金“提而不用”、兌付難題待解的無奈,是否會影響公司商譽、怎么用才算合規都成為不小的難題。
年內違約金額突破1348億元
信托行業延期兌付案例仍在增加,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開年至今,至少有包括江蘇國際信托、中泰信托、廈門信托、長安信托、民生信托、華寶信托、吉林信托、四川信托、華信信托等在內的數家信托公司遭遇項目兌付問題。四川信托TOT資金池信托項目違約、金凰假黃金質押事件造成多家信托公司“踩雷”更是引起市場廣泛輿論關注。
北京商報記者從用益信托獲得的數據顯示,年內信托行業違約金額總計超過1348億元,其中工商企業領域的產品違約情形較多,涉及金額最大,為754.25億元;其次為投向房地產領域的產品,違約金額共計達409.07億元。
為什么信托項目風險會集中爆發?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介紹稱,從統計的數據來看,信托產品發生違約主要集中在工商企業和房地產領域;一方面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社會整體信用風險暴露概率增加,部分實體企業經營困難的壓力傳導到信托行業,信托公司業務風險管理壓力加大;另一方面,金融行業嚴監管形勢持續加碼,控杠桿、控地產、去通道、去嵌套等監管要求貫穿全年始終,信托公司合規展業壓力持續增加。
在普益標準研究員王偉看來,今年以來,受到突發的疫情影響,實體經濟加速下行,企業經營狀況持續惡化,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引發流動性問題,加之企業融資困難,財務狀況惡化,債券違約不斷,使得企業信用違約事件大幅提升。
兌付緩慢處置能力存差異
從項目處置難點來看,在遭遇延期和逾期項目變故時,信托公司普遍采取的方式主要有:與合作方協商解決,或者采用項目本身抵押物、自有資金、股東變買資產、信保資金、戰略投資伙伴入股等方式來補救。也有信托公司采取一方面與委托人積極溝通協商信托計劃延長期限;另一方面采取多種措施督促用款人及擔保人還款。
但在實際實施結果中,信托延期、逾期項目的處置卻不盡人意,往往動輒要耗費幾年的時間。一位信托公司項目風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稱,如果出現延期或者逾期,那就意味著第一還款來源出現問題,對信托公司來說,首先還是會與融資人協商還款方案,盡力保障信托投資人的權益。如果協商不成,就會看項目的風控措施,如果有擔保,會首先考慮由擔保人或者機構求代為償還;再看是否有抵押物,考慮處置抵押物;同時,還會采取一切合法手段,比如凍結財產、訴訟等措施向債務方求償。
而每家公司對風險項目的處置能力存在差異,也主要取決于信托公司的資本實力、抗風險能力及內部治理機構的完善性。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表示,從已經逾期并公布處置進展的信托公司來看,信托公司的兌付逾期情況依舊較為緩慢,長達數年之久。
與信托公司風險處置相對應的是,在兌付進展中,有的公司依靠較為強大的騰挪能力,秉承了資產管理公司的經營理念,把資產處置的程序進行內化。相比之下,自身問題較多的信托公司會在兌付之路上走得更久。例如,安信信托、四川信托此類本身風險加速暴露的信托公司。一位信托行業觀察人士直言,這兩家公司問題主要在于大股東違規操作,導致無法通過簡單的資產追溯完成項目退出,而是需要啟動司法程序追究相關單位或個人的法律責任。
“對于信托公司的長遠發展來說,通過自身的運營能力平復經濟周期帶來的項目波動,自然是最理想的狀態,但前提是信托公司自身需要有對市場更清晰的預判,不能把自有資產和信托財產的邊界模糊化甚至混為一談。”上述信托行業觀察人士說道。
賠償準備金使用問題存爭議
在信托項目風險屢屢發生的背景下,信托業務風險的賠償準備金何時啟用也引發了市場廣泛討論。從中國信托業協會披露的官方數據來看,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信托賠償準備金為296.01億元,同比2019年二季度末的266.38億元增長11.12%,環比一季度末的295.39億元增長0.21%。
但值得關注的是,信托業務風險的賠償準備金“何時啟用”“怎么用”的問題一直頗具爭議。彼時,就有市場人士直言,賠償準備金“提而不用”在業內為普遍現象,多數信托公司迄今為止信托賠償準備金未曾使用,動用這筆錢就等于向投資者公開承認剛兌,而“剛性兌付”信仰早已經被資管新規打破?!督鹑谄髽I會計制度》中也規定“從事信托業務時,使受益人或公司受到損失的,屬于信托公司違反信托目的、違背管理職責、管理信托事務不當造成信托資產損失的,以信托賠償準備金賠償”。這意味著一旦動用這筆資金,就相當于承認信托公司存在違背管理職責或管理信托事務不當的行為。
除此之外,信托賠償準備金的使用不當,也會造成解決不了資金需求,從而增加成本壓力的情況。一家信托公司從業人士表示,信托公司不愿動用信托賠償準備金,主要是對動用信托賠償準備金的“未知”,不知道怎么用,不知道用了后果怎樣,特別是對于一家尚正常運營的信托公司來說,動用了賠償準備金是否會面臨相關責任人追責,是否會影響公司商譽,怎么用才算合規都是難題。
帥國讓進一步指出,如果信托公司動用賠償準備金,一方面會說明信托公司存在違規或是未盡責問題,對其在行業的聲譽存在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其業務開展;另一方面信托公司在處置風險項目時,更傾向于使用表外的方式,動用賠償準備金會造成凈資產的減少,從而不利于其行業評級,“剛性兌付”打破前提首先是明責、定責,其次是有打破剛兌后的應對措施,這需要監管層、信托公司共同協商探討出一種市場化化解風險的方法。
“如果信托公司可持續運行出現障礙,且自身責任明確的情況下,后續入主者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用這筆資金的,但前提是有明確的證據或司法認定是信托公司責任。‘破剛兌’定責的難題在于認定,項目風險告知的充分程度,受托人是否在管理過程中合法合規且充分盡到受托人義務。” 廖鶴凱說道。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途虎養車提交上市申請,該如何平衡盈利和布局需求?
- 北京“十四五”投資實現良好開局 高技術產業投資亮眼
- 基因檢測市場擴容 桐樹基因聚焦優勢創新資源推動產品擴圈
- 重慶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IP 消費熱點不斷涌現
- 從智能制造到智能睡眠,誼瑞重塑“易睡體驗”
- 拉美電商巨頭Mercadolibre宣布收購加密交易平臺Paxos及Mercado Bitcoin
- 以太坊基金會宣布將“ETH 2.0”更名為“共識層”
- 南京二手房市場話題不斷 賣家降價來試探市場風向
- 新一代輕量化方艙醫院項目啟動
- 十年醫改路 三明再出發
- 醫療美容機構規范運營指南發布
- 天津開辟送藥綠色通道 送藥到家近3000單
- “高速上違停趕報表”警示了誰?
- 離職文書的“坑”不能僅由勞動者填平
- 疫情得到控制,防疫仍不可松勁
- 非學科類培訓班寒假惡意漲價需綜合施治
- 北京:買四類藥品實施新政 市場監管進店查落實
- 北京:保證春節群眾需求不脫銷、不斷檔
- 豐臺今天開展第二輪全員核酸篩查
- 助力元宇宙基建 Meta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
- 采購進口冷鏈食品需要做好個人防護
- 蘋果拒不開放支付渠道 荷蘭反壟斷機構:罰到它遵守規定為止
- 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可控
- 需求遠超國內產量 印度對進口食用油的依賴料仍將持續數年
- 蔚來斥資5000萬元成立保險經紀公司 未來新能源車險或有變局
- 當心!玩雪引發的婦科危機
- 研究機構警告稱:美聯儲加息將加劇全球債務危機
- 旭輝控股集團公告稱已清償2022年到期的5.5%優先票據
- 普通癥狀還是心梗預警?一眼識破
- 揭穿AI相面騙局 警惕迷信的高科技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