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產業振興的政策紅包不斷
改革開放以來,農業農村經歷過三次動能轉化。黨的十八大以來,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交互滲透,要素跨界配置、產業跨界融合,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成為新的趨勢,形成了“合”的動能。目前,農村產業融合是繼聯產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農業產業化之后農民的“第四次創造”——
連日來,鄉村產業振興的政策紅包不斷。不久前,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給鄉村產業帶來多重利好。農業農村部日前發布,實施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和家庭農場培育計劃,中央財政擬安排100億元資金,重點支持發展農產品初加工、創建特色品牌、建設特色產品基地等。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要把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的二三產業盡量留在農村,把農業產業鏈的增值收益盡量留給農民。力爭用5至10年時間,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增加值占縣域生產總值的比重實現較大幅度提高,鄉村產業振興取得重要進展。
農村二三產業蓬勃興起
產業旺,鄉村興。在日前舉行的全國鄉村產業振興推進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余欣榮說,鄉村產業發展已取得積極成效。2018年,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達14.9萬億元,鄉村休閑旅游營業收入超過8000億元。一批彰顯地區特色、體現鄉村價值的鄉村產業正成長壯大,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江蘇省揚州市長塘村素有“江蘇最美鄉村”之稱。近年來,該村立足優美景觀,挖掘鄉土文化資源,大力發展琴箏產業,形成了集文化創意、鄉土人才、鄉村旅游為一體的格局。去年,村民人均純收入超3萬元。無獨有偶,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建立了62個休閑農業示范基地,包括了農業觀光型、休閑采摘型、古村風情型、科普示范型等多種形態。如今,全縣休閑農業總面積10余萬畝,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健全的鄉村旅游產業鏈。
“春觀花、夏納涼、秋采摘”,各地推進鄉村旅游,讓農業有文化說頭、有休閑玩頭、有景觀看頭。目前,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達388個,聚集村已達9萬多個。據測算,2018年全國鄉村旅游接待人次超30億,成為鄉村產業新亮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葉興慶分析:“過去我們對農業的休閑觀光、生態涵養、文化傳承等功能開發不夠。要用好鄉村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優勢,挖掘農業多元價值。”
農產品加工業一頭連著農業和農民,一頭連著工業和市民,是構建農業產業體系的“腰”,也是鄉村產業中潛力最大、效益較高的產業。近年來,產地初加工覆蓋面不斷擴大。全國近10萬個種養大戶、3萬個農民合作社、2000個家庭農場、4000家龍頭企業,建設了15.6萬座初加工設施,新增初加工能力1000萬噸,果蔬等農產品產后損失率從15%降至6%。
不過,我國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依然較低,加工副產物60%以上沒有綜合利用。據測算,通過精深加工可以使糧油薯增值2至4倍,畜牧水產品增值3至4倍,果品蔬菜增值5至10倍。專家建議,要組織開展公共關鍵技術裝備研發和推廣,創制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裝備,推介“原料基地+中央廚房+餐飲門店”等模式,發展“廚房經濟”“餐桌經濟”,構建從田頭到餐桌的全鏈條供給模式。
破解“人、地、錢”難題
不久前,農業農村部組織了5個調研組,深入10個省份開展調研。不少農業經營主體反映,在要素支撐上面臨一些困難。投融資機制缺失,不少企業存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用地瓶頸多,不少企業沒有用地指標,不僅有比例、總量和土地類型限制,還有年限短、回報少等問題;人才技術獲得難,不少農村基礎設施落后,導致對口的技術專家難找。
余欣榮認為,要優化鄉村產業發展環境,吸引更多資金、人才、土地等資源向鄉村匯聚,解決鄉村產業發展的“人、地、錢”難題。落實人才政策,加大高素質農民培訓力度,支持職業院校擴大農村定向招生,建立健全科研人員校企、院企共建雙聘機制,強化鄉村產業發展人才保障。落實財政金融支持政策,進一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推動縣域金融機構將吸收的存款重點支持當地發展鄉村產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按照市場化方式設立鄉村產業發展基金,滿足鄉村產業發展資金需求。
“截至今年5月末,全國涉農產業貸款余額達14.67萬億元,5年來增長40.7%。前5個月,農業保險累計實現保費收入275.64億元,提供風險保障1.98萬億元,參保農戶6959萬戶次。”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祝樹民說,要科學設定考核目標,要求銀行單列信貸計劃,加大鄉村產業振興支持力度。督促銀行建立續貸、盡職免責等內部管理機制,明確涉農貸款不良貸款容忍度、資本管理等差異化要求。今后要鼓勵金融機構改進服務模式,開發適合鄉村產業振興的銀行保險產品,不斷提升鄉村金融服務質量。
針對用地難題,自然資源部完善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用地政策,允許各地在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中預留不超過5%的建設用地機動指標用于村民居住、農村公共公益設施、零星分散的鄉村文旅設施及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等。多部門引導地方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時,加大對鄉村產業發展用地的傾斜支持力度,探索針對鄉村產業的省市縣聯動“點供”用地政策,開展縣域鄉村閑置土地綜合整治,盤活土地資源支持鄉村新產業發展。
融合發展駛上快車道
“改革開放以來,農業農村動能轉化經歷過三次。”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司長曾衍德說,上世紀80年代初,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形成了“分”的動能;90年代中后期,大量農民工進城務工經商,形成了“流”的動能;黨的十八大以來,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交互滲透,要素跨界配置、產業跨界融合,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成為新的趨勢,形成了“合”的動能。目前,農村產業融合是繼聯產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農業產業化之后農民的“第四次創造”。
“人在干、數在算、面朝屏幕背朝云”,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讓鄉村產業呈現“農業+”多業態的發展趨勢。“種植+”林牧漁,形成循環型農業。“農業+”加工流通,形成延伸型農業。“農業+”文化、教育、旅游,形成體驗型農業。“農業+”信息產業,形成智慧型農業。目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產值約35萬億元,各地積極發展產業融合類項目。江西省定南縣引導農民通過租賃、合作、入股等形式參與融合發展,增強自身“造血”功能;浙江省縉云縣試行民宅兩權分離、收益共享機制,提高了農民的融合發展收入。
余欣榮表示,要建設鄉村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推動鄉村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農業產業強鎮建設,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鎮域產業集群,力爭用5年時間,建設1500個農業產業強鎮。加強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再認定一批一二三產融合、產加銷游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將小農戶融入大產業、小企業融入大集群。推進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引導龍頭企業建立精深加工基地,打造一批農產品加工強縣,改變目前農村賣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
廣東省委常委葉貞琴介紹,圍繞“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目標,廣東聚力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集群。2018年至2021年,省財政計劃投入100億元建設2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已在粵東西北15個市啟動建設10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珠三角6市自籌資金建設19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全省實現了一縣一園的總體布局。當前已有超過90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集聚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農戶205萬戶,實施主體自籌資金共187.76億元。
關鍵詞: 鄉村產業振興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途虎養車提交上市申請,該如何平衡盈利和布局需求?
- 北京“十四五”投資實現良好開局 高技術產業投資亮眼
- 基因檢測市場擴容 桐樹基因聚焦優勢創新資源推動產品擴圈
- 重慶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IP 消費熱點不斷涌現
- 從智能制造到智能睡眠,誼瑞重塑“易睡體驗”
- 拉美電商巨頭Mercadolibre宣布收購加密交易平臺Paxos及Mercado Bitcoin
- 以太坊基金會宣布將“ETH 2.0”更名為“共識層”
- 南京二手房市場話題不斷 賣家降價來試探市場風向
- 新一代輕量化方艙醫院項目啟動
- 十年醫改路 三明再出發
- 醫療美容機構規范運營指南發布
- 天津開辟送藥綠色通道 送藥到家近3000單
- “高速上違停趕報表”警示了誰?
- 離職文書的“坑”不能僅由勞動者填平
- 疫情得到控制,防疫仍不可松勁
- 非學科類培訓班寒假惡意漲價需綜合施治
- 北京:買四類藥品實施新政 市場監管進店查落實
- 北京:保證春節群眾需求不脫銷、不斷檔
- 豐臺今天開展第二輪全員核酸篩查
- 助力元宇宙基建 Meta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
- 采購進口冷鏈食品需要做好個人防護
- 蘋果拒不開放支付渠道 荷蘭反壟斷機構:罰到它遵守規定為止
- 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可控
- 需求遠超國內產量 印度對進口食用油的依賴料仍將持續數年
- 蔚來斥資5000萬元成立保險經紀公司 未來新能源車險或有變局
- 當心!玩雪引發的婦科危機
- 研究機構警告稱:美聯儲加息將加劇全球債務危機
- 旭輝控股集團公告稱已清償2022年到期的5.5%優先票據
- 普通癥狀還是心梗預警?一眼識破
- 揭穿AI相面騙局 警惕迷信的高科技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