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策投資年內18只產品全部虧損 基金最小跌幅近5%
上半年私募業績閱兵之十六:
遠策投資年內18只產品全部虧損 基金最小跌幅近5%
在今年A股行情不盡人意的影響下,產品盡墨的私募基金公司也頻頻出現在投資者眼中,根據數據統計,在遠策投資旗下18只有可比業績的產品,其年內收益全部為負,且17只產品的虧損幅度在5%以上。
據悉,遠策投資是張益馳于2009年8月發起創立的一家陽光私募,專業從事針對A股的資產管理業務。根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此人旗下的私募產品主要分布于上海遠策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和天津遠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兩大平臺之內。前者的注冊時間為2014年,后者為2009年,但兩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為張益馳。
此人為清華大學EMBA,浙江大學理學碩士,超過15年證券從業經驗。2002年加盟華夏基金,2004年起分別任基金興科、興華的基金經理。2006年開始任華夏優勢增長和華夏平穩增長的基金經理。并且還同時擔任華夏基金股票投資部總經理、投資執行副總監和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負責股票投資部基金經理的管理及華夏基金權益類資產整體投資策略的擬定。張益馳一直是華夏基金投研團隊最核心的成員之一。
從張益馳管理公募基金時的前十大重倉股看,其也是價值投資的堅定踐行者,從2007年初開始,中國平安、招商銀行、保利地產、五糧液、瀘州老窖、大秦鐵路、萬科等就是張益馳長期持有的股票,而這一風格也被帶入到此后的遠策投資當中。
數據顯示,遠策致盈3號是其今年內虧損最嚴重的一只產品,該基金成立于今年1月30日,但截至6月20日的單位凈值僅為0.88元,累計虧損幅度達11.93%。從2月份至今的月度業績表現來看,其僅在5月份里實現了正收益,這樣的走勢與滬深300指數完全吻合。但基金合同規定,其預警線為85%,止損線為80%,也就是說如果繼續下跌的話,該基金將很快觸及預警線。
但從滬深300指數的成分股構成來看,其中既有傳統周期行業,也有科技成長行業,均是各行業中的龍頭公司或者大市值公司,如果遠策致盈3號確實以這些公司作為主要配置,那從7月之后大概率會出現業績反彈。
遠策致盈3號的基金經理為張益馳和李超,資料顯示,李超為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專業經濟學學士,現任遠策投資行業研究總監,負責金融行業,新股詢價,宏觀數據的統計分析。
中信信托-遠策7期、遠策定增策略優選2號、遠策對沖1號、南方資本價值遠策1號、北京信托-遠策7期五只基金,是該公司旗下今年內跌幅在8%左右的產品。
以遠策對沖1號來看,該基金成立于2014年1月,至今的累計收益率為71.35%,從其年度走勢也可以看出,與主板市場走勢非常相似。比如在2015年上半年時,A股市場高歌猛進,但從下半年開始,主板市場的大盤藍籌股大幅回調,而該基金在當年下半年的凈值回撤高達30%以上,而在2016年全年,其跌幅僅為8.42%,遠遠小于創業板、中小板指數,到了2017年,其基金凈值上漲了30.13%,漲幅比指數中表現靠前的上證50、滬深300還要突出。
不過在進入到2018年,在各主要市場大多下跌的背景下,該基金最大回撤幅度達到了27.28%,累計單位凈值也從1月5日的1.90元,下降到7月20日的1.71元。
在上述基金中,遠策定增策略優選2號是為數不多由王菡玨管理的產品,此人為中國人民大學企業管理碩士,曾任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者關系經理?,F任遠策投資行業研究員、基金經理。資料顯示,其從業年限超過7年。
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成立于2015年5月25日,在此后的2016、2017兩個完整會計年度里,該基金竟然全都獲得了正收益,尤其是在2016年A股市場各主要指數均下跌的情況下,這一戰績格外顯眼。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王菡玨管理的這只基金重點投資定增概念股,而非參與上市公司定增,在2015/2016年里,定增市場非?;鸨?,由此定增概念股也水漲船高,從而令其管理的基金逆勢獲得了正收益。
綜合來看,遠策投資旗下產品主要以投資周期股、藍籌股為主,但自年初以來這類股票始終處于回調整理的走勢中,從而導致該公司旗下產品的年內業績全部虧損,在其投資風格預計不會發生太大改變的情況下,這些基金要想在今年實現盈利,難度著實不小。
遠策投資旗下基金年內業績一覽表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基因檢測市場擴容 桐樹基因聚焦優勢創新資源推動產品擴圈
- 重慶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IP 消費熱點不斷涌現
- 從智能制造到智能睡眠,誼瑞重塑“易睡體驗”
- 拉美電商巨頭Mercadolibre宣布收購加密交易平臺Paxos及Mercado Bitcoin
- 以太坊基金會宣布將“ETH 2.0”更名為“共識層”
- 南京二手房市場話題不斷 賣家降價來試探市場風向
- 新一代輕量化方艙醫院項目啟動
- 十年醫改路 三明再出發
- 醫療美容機構規范運營指南發布
- 天津開辟送藥綠色通道 送藥到家近3000單
- “高速上違停趕報表”警示了誰?
- 離職文書的“坑”不能僅由勞動者填平
- 疫情得到控制,防疫仍不可松勁
- 非學科類培訓班寒假惡意漲價需綜合施治
- 北京:買四類藥品實施新政 市場監管進店查落實
- 北京:保證春節群眾需求不脫銷、不斷檔
- 豐臺今天開展第二輪全員核酸篩查
- 助力元宇宙基建 Meta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
- 采購進口冷鏈食品需要做好個人防護
- 蘋果拒不開放支付渠道 荷蘭反壟斷機構:罰到它遵守規定為止
- 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可控
- 需求遠超國內產量 印度對進口食用油的依賴料仍將持續數年
- 蔚來斥資5000萬元成立保險經紀公司 未來新能源車險或有變局
- 當心!玩雪引發的婦科危機
- 研究機構警告稱:美聯儲加息將加劇全球債務危機
- 旭輝控股集團公告稱已清償2022年到期的5.5%優先票據
- 普通癥狀還是心梗預警?一眼識破
- 揭穿AI相面騙局 警惕迷信的高科技偽裝
- 蕪湖釋放創新“N次方”效應 數字賦能驅動產業升級
- 去年快遞服務全程時限水平有較大提升 干線運輸時限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