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銀行成績單亮相 員工平均工資約37萬元
A股上市銀行工資待遇大起底
度過了不良貸款爆發的高峰期,銀行近兩年盈利狀況有所回暖。從日前全部亮相的26家A股銀行2017年成績單來看,總薪酬支出均為正增長,員工平均薪酬約37萬元,金飯碗的含金量仍不容小覷。不過減員卻是肉眼可見的趨勢,有9家銀行員工數同比下降,“大兵團作戰”模式已被拋棄。業內人士認為,銀行面臨互聯網化轉型和整合金融資源等方面的考驗,銀行員工也要從坐等客戶上門向主動挖掘客戶轉變,更好地適應市場競爭。
總薪酬支出均為正增長
銀行員工薪酬水平一直頗受外界關注。日前A股上市銀行2017年年報悉數出爐,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26家銀行總薪酬支出均為正增長。
需要說明的是,在計算員工薪酬時,經常會由于采用的指標不同而出現偏差。記者詢問了多位銀行業人士和審計人士,得到的計算公式為“員工總薪酬=期末應付職工薪酬-期初應付職工薪酬+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其中,“期末應付職工薪酬-期初應付職工薪酬”也就是當期應付薪酬,列入資產負債表,屬于權責發生制。“比如大部分企業都選擇在次月月初發放上一月工資,但這筆賬應該在上一個月的月末就記錄為成本。”一位會計師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銀行延后發放的年終獎和績效獎金等也屬于此列。而“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是已經發生的,計入現金流量表,屬于收付實現制。
從26家銀行財報來看,2017年末應付職工薪酬總額2406億元(均以集團口徑計算),比2016年多了67億元。增速最快的是貴陽銀行,達54.47%,北京銀行次之,增速達44.68%。同時也有4家銀行的應付薪酬出現下降,分別是建行、華夏銀行、江陰農商行和張家港農商行。
但員工總薪酬中并不僅此一項。加上“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來看,26家銀行2017年員工薪酬支出總額達6503億元,且各家的員工薪酬均為正增長。例如建行2017年應付職工薪酬期末減期初為-12.38億元,但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達975.76億元,比2016年多了45.21億元;華夏銀行2017年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達138.2億元,比2016年多了11.92億元,報告期內員工薪酬支出總額為121.98億元;另外上海銀行、無錫農商行、江陰農商行在年報中都直接將2017年員工費用或成本與此前做了比較,三家銀行員工費用或成本分別有3.67%、3.12%、8.6%的上升。
中小銀行人均薪酬領先
將上述公式進一步補充,可得“員工平均薪酬=(期末應付職工薪酬-期初應付職工薪酬+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當期員工人數”。在公式中充當分母的員工人數,也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年銀行變化。
不同于一致的漲薪,銀行在員工擴張或裁減上存在分化。數據顯示,26家銀行2017年員工總數為220萬人,同比減少2萬多人。有9家銀行員工數下降,其中工行、農行、建行減員分別達到8701人、9391人和9807人,平安銀行減員數也達到4383人,中信銀行減員1299人。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四大國有行員工數量就減少了18824人,2017年只有中行的員工數“逆勢”上漲。
17家銀行員工總數呈正增長,多以中小銀行為主。其中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和南京銀行員工數增加過千,華夏銀行最多,達3290人。
城商行和農商行也普遍在2017年擴充了人員數量,主要原因是網點數量增加所致。
從人均薪酬來看,中小銀行整體領先于國有大行,算得上是“增員又加薪”。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26家A股上市銀行員工平均薪酬在20萬-50萬元,其中多數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的員工薪酬都在40萬元以上,將總體平均值拉升至37萬元。
具體來看,員工平均薪酬超過40萬元的銀行分別是招商、中信、浦發、興業、民生和平安6家股份制銀行,以及寧波銀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杭州銀行6家城商行,最高的是上海銀行,達49.45萬元。
地處西部的成都銀行和貴陽銀行,人均薪酬分別為32.35萬元和34.06萬元。5家農商行中,有3家的人均薪酬也處于30萬-40萬元的第二梯隊,分別是江陰農商行、無錫農商行和吳江農商行。
五大國有行的人均薪酬則集體處于20萬-30萬元的第三梯隊,平均達26億元,最高的是交通銀行,達27.54萬元,最低的是農行,為23.35萬元。整體來看,銀行員工平均薪酬較2016年普遍上升。
雖然銀行平均薪酬看起來有些驚人,不過分析人士指出,這是指報稅金額,不僅是工資獎金,還有住房公積金、社會保險、福利等多項指標包含在內,減去扣稅和五險一金后的數字并沒有這么多。
近兩年來,銀行個別員工也以兩位數甚至個位數的年終獎刷新外界的認知。例如2016年一股份制銀行員工曬出1.5元的年終獎引來市場側目,2017年又有另一家股份制銀行的員工只拿到48.5元年終獎。記者在稍早前的調查中發現,2017年年終獎出現明顯下降的普遍是前期起點頗高的銀行或銀行個別部門。例如某股份制銀行北京分行對公條線下的投資銀行部,幾年前創造的利潤能占到全分行總利潤的三成以上,但隨著2017年對公業務市場受壓,該部門員工年終獎的檔位從數十萬元銳減至10萬元。
全員營銷成大勢所趨
隨著銀行網點和業務的互聯網化轉型,昔日的“大兵團作戰”模式已不再適用,首先受到沖擊的就是柜面人員。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介紹,我國銀行業銀行員工組合與歐美國家銀行業有很大的結構性不同,歐美國家銀行60%-80%為營銷人員,柜員占比大概是20%-40%;而我國銀行業這一比例恰好相反。我國銀行業的物理網點在過去主要是“核算交易型”,現在正在向“營銷服務型”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柜面人員轉崗成為營銷人員的空間非常大。
銀行在年報中也普遍提到網點智能化轉型,不僅大規模投放自助設備,有的銀行還引入了線下智能機器人等科技設備,網絡金融業務占全年業務筆數可達到八成甚至九成以上。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未來銀行轉型方向,一定是要線上和線下相結合。“互聯網的趨勢勢不可當,下一代人,有的已經不知銀行為何物,網上支付、消費,出去買東西都用支付寶、微信直接付款,自然就跟商業銀行缺乏黏性了。”
他進一步指出,對于銀行而言,線下業務仍然非常重要,但是對中小銀行有很大的制約,不像國有大行在全國各個省市縣都有網點。但這同時也是機遇,通過發展線上業務,對受限的線下業務形成一種替代,另外考慮到未來客戶發展的趨勢,通過發展線上業務能夠更加迎合新一代客戶的需求,還有可能給銀行形成更大的一個盈利增長空間。在郭田勇看來,銀行做好轉型一定要形成整體金融資源的服務能力,形成多種業務組合,包括公司業務的投行化等,以更多的渠道滿足客戶的需求。對于銀行員工來說,也會從坐等客戶上門向主動挖掘客戶轉型,更好地適應市場競爭。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基因檢測市場擴容 桐樹基因聚焦優勢創新資源推動產品擴圈
- 重慶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IP 消費熱點不斷涌現
- 從智能制造到智能睡眠,誼瑞重塑“易睡體驗”
- 拉美電商巨頭Mercadolibre宣布收購加密交易平臺Paxos及Mercado Bitcoin
- 以太坊基金會宣布將“ETH 2.0”更名為“共識層”
- 南京二手房市場話題不斷 賣家降價來試探市場風向
- 新一代輕量化方艙醫院項目啟動
- 十年醫改路 三明再出發
- 醫療美容機構規范運營指南發布
- 天津開辟送藥綠色通道 送藥到家近3000單
- “高速上違停趕報表”警示了誰?
- 離職文書的“坑”不能僅由勞動者填平
- 疫情得到控制,防疫仍不可松勁
- 非學科類培訓班寒假惡意漲價需綜合施治
- 北京:買四類藥品實施新政 市場監管進店查落實
- 北京:保證春節群眾需求不脫銷、不斷檔
- 豐臺今天開展第二輪全員核酸篩查
- 助力元宇宙基建 Meta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
- 采購進口冷鏈食品需要做好個人防護
- 蘋果拒不開放支付渠道 荷蘭反壟斷機構:罰到它遵守規定為止
- 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可控
- 需求遠超國內產量 印度對進口食用油的依賴料仍將持續數年
- 蔚來斥資5000萬元成立保險經紀公司 未來新能源車險或有變局
- 當心!玩雪引發的婦科危機
- 研究機構警告稱:美聯儲加息將加劇全球債務危機
- 旭輝控股集團公告稱已清償2022年到期的5.5%優先票據
- 普通癥狀還是心梗預警?一眼識破
- 揭穿AI相面騙局 警惕迷信的高科技偽裝
- 蕪湖釋放創新“N次方”效應 數字賦能驅動產業升級
- 去年快遞服務全程時限水平有較大提升 干線運輸時限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