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结衣按摩,在线观看亚洲视频,国产嫩草在线观看,91视频最新地址

首頁 新聞 > 公司 > 正文

同泰基金“固收+”新品夭折 中小型公募為何突圍艱難

《投資者網》曹璐

節后資本市場的“跌跌不休”,讓公募基金的業績面臨下跌窘境,尤其是權益類基金受到的影響更為明顯。在投資者的“聲聲嘆息”中,“固收+”基金的熱度卻迅速上漲,成為不少投資者當下的避震之選。

不過,即使市場對穩健收益特征的產品需求很大,同泰基金旗下的“固收+”新品卻宣告募集失敗。業內人士認為,基金發行遇冷,除了市場大幅調整、產品同質化嚴重因素之外,更多體現的是公司之間綜合實力的競爭。

熱門品種發行遇冷

今年以來,市場轉入震蕩調整模式,不少前期熱門的板塊進入回調。截至2月18日,上證指數、滬深300年內分別下跌4.09%、5.85%。

受基金業績持續低迷、投資者風險偏好不高等影響,涼意也吹到了基金發行市場,表現差的基金公司更是出現產品募集失敗情況。

2月16日,同泰基金發布公告顯示,旗下新發行的同泰同享混合型基金(A類013924,C類013925)未能滿足《基金合同》規定的基金備案的條件,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據查閱,同泰同享混合于2021年11月15日開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期為2022年1月14日。1月12日,同泰基金發布延期結束募集公告,將募集結束日期延至2月15日。但該基金募滿三個月后,仍然未能完成基金合同生效條件,只能宣告發行失敗。

一位長期追蹤基金行業的分析人士表示,在新基金發行不易及認購戶數持續走低的背景下,一些新產品會選擇通過延長銷售時間來尋求資金的關注。目前來看,新基金發行遇冷情況可能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延長募集期的現象或將增多。

無獨有偶,中銀證券在2月12日宣告中銀證券國證新能源車電池指數基金發行失敗。至此,今年以來已經有兩只新基金宣告發行失敗。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瞄準的是新能源車電池領域,也是去年市場最為火熱的賽道之一;而同泰同享混合作為一只“固收+”產品,屬于震蕩市的熱門品種。

上述分析人士稱,這一方面說明投資者對市場上的過熱賽道開始警惕;另一方面,基金公司扎根布局,同類型基金產品同質化嚴重、投資者審美疲勞,也會導致一些競爭力不足的基金募集效果不佳。

背后原因是競爭力不足

資本市場的“開年連跌”及權益基金回調,讓身在其中的投資者承受著巨大的考驗和煎熬。在此背景下,具有“攻守兼備”、波動相對較低等特點的“固收+”產品被認為是震蕩市中提升投資體驗的較優選擇,不少基金公司選擇布局其中。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6日,全市場“固收+”基金的數量達到1197只(只計算初始基金),合計基金規模已經突破2萬億關口,達到2.2萬億元。而從新發基金市場看,以基金成立日為標準,僅今年以來已有34只“固收+”基金成立,還有22只正在發行。

同泰基金基金經理王小根表示,“固收+”產品具有較高的風險收益比。建議投資人長期持有“固收+”產品,不要只看一時的業績,比如拉長至三年,“固收+”收益往往能超越固收產品。

不過,“固收+”策略并不是簡單的股債拼湊。業內普遍認為,“固收+”產品是以固定收益為基石,同時需要權益類資產來力爭收益增強,不僅相當考驗基金經理的資產配置能力和功底,且對于投研團隊的整體實力和投研支持會有更高的要求。

那么,同泰基金的投資戰績如何?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6日,同泰基金旗下35只基金中(不同份額分開計算),只有6只產品年內凈值增長率為正,占比不足20%;10只基金年內跌幅超過10%;而管理超過兩年的8只基金均在同類產品中排名后二分之一。

相比而言,該公司表現最好的是同泰泰和三個月定開A,今年以來累計凈值增長率為0.79%,在2520只中長期純債型基金中排名第234位;表現墊底的同泰遠見C年內回報為-17.26%,自2020年9月以來累計跌幅超過20%。

另一方面,作為知識密集型行業,投研能力是核心競爭力,公募基金公司之間的競爭其實是人才的競爭。從同泰基金人員配置的情況來看,公司旗下共有9位基金經理,遠遠低于行業平均數18.63人。而同泰同享混合采用的是雙基金經理配置,其擬任基金經理楊喆、魯秦的基金經理年限分別僅有2.48年、0.47年。

中小基金公司發展艱難

近年來,隨著公募基金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基金產品數量迅速增加,目前總量已經超過9000只。在進行產品的選擇時,投資者會更加青睞具有明星基金經理、過往業績優秀、品牌辨識度清晰的公募產品。

例如,基金投資者李女士向《投資者網》表示,“市場上基金產品太多了,一般會更關注頭部基金公司的績優產品或者網紅產品,而這部分產品已經足夠選擇了,所以對于曝光少的中小型基金公司不太熟悉,更不會刻意去尋找。”

事實上,從此前募集失敗的案例也能看出端倪。Wind數據顯示,自2021年以來募集失敗的基金產品共有34只,其中九泰基金等2家基金公司各有3只產品發行失敗,德邦、創金合信基金等7家公司各有2只新基金募集失敗,上述多為中小型基金公司。

而同泰基金同樣屬于中小型公募。公開資料顯示,同泰基金成立于2018年10月,2021年底的基金管理規模為34.71億元,在176家基金公司中排名138位。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家由證券公司前高管與公募基金資深人士聯合創立的公募基金,屬于個人系公募基金公司。

即使是大佬云集的個人系公募基金公司,目前來看發展難度也不容小覷。據《投資者網》不完全統計,自2015年3月首家個人系公募誕生以來,已發行公募基金的個人系基金公司的數量已經增至22家,但大多屬于中小型公募基金公司,管理規模超過500億元的有3家。其中,規模最大的泓德基金是國內第一家個人系公募,去年末管理規模為985億元,全市場排名第51位。

市場分析認為,銀行系、券商系等傳統機構系公募有機構股東的支持,在渠道資源、資金資源等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相較而言,個人系公募的資源號召力、投研、風控及業績等綜合實力可能有一定的落差。因此,要在賽道擁擠的道路上推出同質化產品,若沒有過硬的歷史業績表現,很難獲得資金認可。

同時,在公募基金出圈的背后,是愈演愈烈的馬太效應,在頭部效應愈發明顯的狀況下,缺乏曝光的中小基金公司往往容易被市場忽視,生存愈加艱難。在業內人士看來,“基金公司之間的經營分化現象會越來越明顯,強者恒強的格局很難改變。中小基金公司需把握自身資源稟賦,找準定位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提高業績水準,才可能彎道超車。”(思維財經出品)■

關鍵詞: 同泰基金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extremex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