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虧千億創紀錄,中國華融異化成金融風險制造者
一家處理不良資產的公司,卻把自己折騰成了不良資產的制造者。
8月18日晚間,中國華融發布了《內幕消息潛在戰略投資》《盈利警告》兩則公告。
根據《盈利警告》顯示,中國華融2020年度經營業績將出現虧損,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虧損預計為人民幣1029.03億元。
原董事長賴小民巨貪案成為華融此次“驚天大雷”的直接導火索。面對如此巨大的“窟窿”,華融表示將引進中信集團等5家企業,擬通過認購中國華融新發行股份的方式進行戰略投資。
“以往A股和H股公司最多虧損幾百億,這次一下子突破了千億大關,也算是創下了虧損紀錄。”8月19日,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向時代財經表示,中國華融此次巨虧是屬于“一次虧個夠”的賬面操作,明年就很可能扭虧為盈,交出比較理想的業績。
預計千億虧損創紀錄
拖延至今遲遲沒有發布2020年報,中國華融的反常舉動已經給了市場和投資者一個不祥的信號。
今年3月底,中國華融未能公布其2020年報,當時聲稱完成交易需要更多時間。中國華融股票自2021年4月1日上午9點停止交易,歷時4個多月之后,才對外公布預計公司2020年虧損1029.03億元人民幣。
財報顯示,2016年至2019年,中國華融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96.13億元、219.93億元、15.76億元和14.24億元。
盡管已經有心理準備,但面對《盈利警告》中公布超千億的虧損,還是令市場各方備感震驚。
對于出現如此巨虧,中國華融稱,2020年原董事長賴小民受賄、貪污、重婚案的開庭審理和宣判,中國華融對其任職期間激進經營、無序擴張造成的風險資產持續清理和處置,同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造成的市場沖擊,導致部分客戶履約能力下降,當期部分資產質量加速劣變。
在進行了大規模計提撥備后,中國華融表示,當前計提并不代表終級損失,但是已經全面審視評估經營資產風險,夯實了資產價值,增強了風險資產處置的財務基礎。下一階段,公司將在此基礎上,持續開展化險清收,挖掘存量資產價值,抓住市場機遇加快處置,全力減少終極虧損金額。
“以往A股和H股公司最多虧損幾百億,這次一下子突破了千億大關,也算是創下了虧損紀錄。”8月19日,董登新稱。
數據顯示,近十年來,A股的前十大虧損王為*ST海航(虧損640.03億元)、鹽湖股份(458.60億元)、*ST康美(277.36億元)、中國鋁業(162.17億元)、石化油服(161.15億元)、中國國航(144.09億元)、*ST飛馬(123.26億元)、中國東航(118.35億元)、*ST易見(115.24億元)、中海油服(114.56億元)。
不過,董登新表示,華融畢竟是一家金融公司,和實體經濟公司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因此在資產處置上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夠與普通的實體企業的虧損進行類比。
8月19日,時代財經聯系原中國華融的一位高層,對方婉拒了采訪,稱聯系辦公室。隨后時代財經致電中國華融總機,電話一直無法轉接。
異化成金融風險制造者
對于巨虧,華融坦言都是原董事長賴小民挖的“大坑”。
2020年年初,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聯合攝制的五集電視專題片《國家監察》,在央視1套黃金時段播出,其中詳細披露了賴小民的部分犯罪事實。
節目中也直接點出了賴小民在任期間對中國華融所帶來的危害。作為一家經國務院批準,由財政部控股的國有非銀行金融機構,中國華融的主業是經營處置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但賴小民激進經營,急速擴張,開設幾十家子公司、分公司,迅速發展成擁有銀行、證券、信托、投資、期貨、金融服務等全牌照的金融集團,嚴重偏離主業,甚至違背國家政策,參與一些明令禁止國有金融機構涉足的項目。
賴小民激進經營積累的風險,已經逐漸顯現,一些巨額投資、放債業務出現問題,資金難以收回。
這也導致華融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中國華融總資產為17315.14億元,總負債為15634.87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0.3%。
“華融本是不良資產的處置者,卻漸漸異化成金融風險制造者。”專題片中對此如是表示。
隨著賴小民案件的審理,中國華融也逐漸開始回歸主業。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華融不良資產主業收入占集團收入的比重從53.8%增長至62.0%。2020年上半年,華融不良資產主業以集團近50%的資產規模,貢獻了60%以上業務收入和190%以上稅前利潤,貢獻度大幅提升。
資產處置,引“戰”自救
中國華融出現狀況后,直接引發了市場上相關債券價格大幅波動。
對此中國華融新聞發言人表示,華融始終以負責任態度認真履行債務償付義務。4月1日至8月18日,中國華融及旗下子公司已如期足額兌付到期境內外債券共94只,金額共計633.44億元人民幣。
這位新聞發言人表示,公司目前資金狀況良好,對未來到期債券兌付已做出妥善安排和充足準備。
與此同時,中國華融也在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根據《內幕消息潛在戰略投資》顯示,8月18日,中國華融分別與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中保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遠洋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投資框架協議,該5家企業擬通過認購中國華融新發行股份的方式進行戰略投資。
“成立本身就是為了解決不良資產,最后自己變成了不良資產,這對于金融行業的確也是一個不小的沖擊。”深圳知名投資人張逸軒向時代財經分析,中國華融巨虧的消息對整體金融板塊是一個利空。
但張逸軒表示,這種沖擊相對來說還是有限,畢竟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是一個高利潤高風險的行業,本身杠桿率就很高,與傳統的銀行、券商和保險等有著很大的差異性。
面對創紀錄的虧損,中國華融會否轟然倒下?對于部分投資者的擔憂,董登新坦言“不會”。他表示,中國華融畢竟是一家央企,而且是中央政府絕對控股,有著強大的背景和實力。“作為上世紀末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之一,具有一定的壟斷性。手中掌握巨大的業務資源。此外,中信集團等作為戰略投資者入局也對中國華融是一個有力的扶持。”
董登新甚至認為,在此次“一次虧個夠”的操作之后,明年很可能交出來的業績會比較理想。
張逸軒也向時代財經表示,中國華融的業務不僅僅限于最早的不良資產處置,實際上到現在已經發展為金融“巨無霸”,擁有的金融牌照數量眾多而且齊全,未來價值還是非常大。
事實上,華融在回歸主業的同時,積極處置旗下的金融資產。
8月18日,中國華融發言人表示,公司擬轉讓華融交易中心、華融消費金融股權,重組華融信托股權,均是落實監管要求、突出不良資產主業的具體舉措。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百融云創協同創新搭建數字化平臺
- 又刷屏了!九牧王唐風褲秀席卷巴黎時裝周,霸屏熱搜
- 武漢發布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工作清單 涉及檢驗檢測...
- 實驗室培植肉來了 美國FDA或最早今年批準銷售
- 退休高峰來襲 老齡化加速到來,銀發經濟迎新機遇
- 為酒業賦能,“家鄉人講家鄉酒”首屆短視頻大賽刷屏出圈
- 公告!首批2021年度家裝行業企業標準“領跑者”名單正式發布
- “學而酒”金獎梅開二度,孔府家再獲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
- 閃開來電2021線上總結大會暨優秀運營商頒獎典禮圓滿落幕
- 廣東銀行業保持平穩運行態勢 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深入推進
- 港龍中國獲評“2021年中國房企超級產品力TOP100”等多項榮譽大獎
- 廣東保險業新聞通氣會舉行 去年保費收入同比增長4.08%
- 民營醫院概念股名單一覽,哪些是民營醫院概念股?
- 高頻變壓器原理
- OLED屏和TFT的區別
- 電導率儀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 人體感應開關原理
- linux教程,一學就會哦~~~
- 電磁學及其應用
- 2021年夜間用藥年度觀察報告發布 超4000萬人在深夜買到藥
- 光耀集團即將進行17項破產財產公開拍賣 起拍總價近5.5億元
- 開網店需要準備什么資料?開網店有哪些注意事項?
- 保險從業人員能否買賣股票?屬于違法行為嗎?
- 張鈞:2021年業之峰逆勢大幅增長,2022年是“高質量發展年”
- 貸款買車必須購買盜竊保險嗎?車輛保險怎么買比較合適?
- 安徽蚌埠GDP增速0%,到底和哪些因素有關?
- 信用卡邊刷邊還會提高額度嗎?使用信用卡有哪些注意事項?
- 五糧液集團是國有企業嗎?五糧液集團的最大股東是誰?
- 白金卡和金卡有哪些不同?白金卡和金卡誰的等級更高?
- 支付寶生肖卡如何激活?怎樣獲取生肖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