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生鮮領域的“老大哥”,易果生鮮為何落到這一地步?
“易果生鮮”,你可能沒有聽過這個名字,作為國內最早入局生鮮電商的企業,它的存在時間比大眾熟知的盒馬生鮮、每日優鮮長得多。但即使這樣一個生鮮領域的老牌玩家,如今還是沒能熬過第14個年頭。
易果生鮮官網頁面。
那些年欠下的債,如今用“命”償還
因未能清償到期債務,易果生鮮(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其子公司云象供應鏈(上海云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安鮮達(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走向了破產重組的結局。
法院裁定文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賬面總資產為34.3億元(含對外投資21.03億元),總負債為23億元,凈資產為11.26億元,但主要資產均為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和應收賬款,且重要子公司均已被申請破產重整,難以回收變現。
目前,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已涉及30項法律訴訟,主要為買賣合同糾紛。
易果生鮮破產重組也影響了新加坡膳盟食品。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易果食品的最終控股公司,易果食品持有新加坡水果和海鮮分銷商膳盟食品(Sunmoon Food)59.9%的股權。
“易果生鮮、云象供應鏈和安鮮達的破產重組會對集團的繼續運作造成重大影響。”膳盟食品董事會宣稱。
其實,易果走到今天這一步,有跡象可循。
去年以來,易果被供應商上門討債,拖欠員工薪資并裁員等傳聞頻頻傳出。
2019年12月,易果生鮮被上海長寧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1411.02萬元。2020年1月,安鮮達又被上海長寧區法院凍結價值1029.72萬元人民幣的股權和其它投資權益。
記者搜索發現,易果生鮮官方微信公眾號最后一條更新停留在了2020年的7月10日,官方微博的最后一條更新停留在了2019年1月14日,主頁上顯示該企業資質未經過年審。雖然易果生鮮商城還在正常運行,但多種商品顯示到貨中。
易果生鮮官方微博截圖。
曾占盡天時地利,被馬云“熱烈擁抱”
作為生鮮領域的“老大哥”,易果為何落到這一地步?
天眼查App顯示,易果生鮮成立于2007年2月,注冊資本約361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張曄,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為其大股東,持股16.56%;張曄為第二大股東,持股13.94%;Alibaba.com HongKong LImited和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為第三和第六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11.83%和6.92%。
作為阿里翼下的企業,易果生鮮曾經風光無限。
一方面,其曾獲得令人艷羨的融資紀錄。2013年獲得阿里數千萬美元A輪戰略投資,2014年阿里巴巴聯合云峰基金進行B輪投資,后獲得天貓生鮮區獨家運營權。云鋒基金是由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云和聚眾傳媒創始人虞鋒共同創立的私募股權基金。
不僅如此,易果生鮮在2016年11月28日又獲得由蘇寧、私募巨頭KKR、高盛、瑞信等青睞。其中,張近東執掌的蘇寧領投C輪融資,易果生鮮運營其線上生鮮品牌“蘇鮮生”,同時為蘇寧小店供貨。2017年8月,易果生鮮再獲得天貓3億美元D輪融資。
被大佬們“左擁右抱”易果生鮮也占盡先機,享受過足夠的紅利。
2013年,天貓發力“1小時達生活圈”,生鮮作為重要品類被寄予厚望,易果生鮮因此被“選中”,不僅獲得天貓生鮮運營權,此后還與天貓合力組建了冷鏈物流平臺安鮮達以及上游供應鏈平臺云象供應鏈。
易果集團聯合創始人金光磊曾對媒體透露,2017年易果集團GMV(成交金額)達100億,較2016財年披露的36億元增長178%。彼時他預計易果將在2018年實現盈利。
資料圖:盒馬鮮生。
既生“盒馬”何生“易果”
在阿里的庇護下,易果越做越大。2017年數據顯示,易果生鮮的訂單有九成來自天貓超市。但阿里“親兒子”盒馬鮮生的出現,卻讓它走向了邊緣化境地。
2015年,盒馬鮮生成立,隨后迅速崛起,在業務上與盒馬有所重疊的易果生鮮處境尷尬。2018年12月,阿里組織架構調整,易果生鮮將此前負責的貓超生鮮運營轉交給盒馬鮮生。
在此之前,阿里宣布組建天貓超市事業群,將淘鮮達從盒馬業務體系中剝離出來,同時菜鳥單獨成立超市物流團隊,對接、雙線服務于天貓超市和菜鳥。
對于阿里為何選擇盒馬而非易果?
有分析認為,易果生鮮大多采取中心倉模式運營,即產品從自家的倉庫,直接配送至最終客戶手中。而盒馬采用前置倉模式,將部分商品先放置在離消費者更近的小倉,以保證商品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送達。后者在時效和履約成本方面更為節約。
雖然在B端上,易果繼續為包括盒馬、大潤發、天貓超市生鮮、餓了么等提供供應鏈、冷鏈物流方面的支持。但失去C端業務后,純做B端業務的易果業績后繼乏力。
“易果生鮮的破產重組可以看到其轉型的失敗。”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在背靠天貓超市時,易果生鮮獲得用戶及口碑,當阿里把它轉變成為盒馬等服務的TO B公司時,導致成易果生鮮此前形成的優勢與口碑發揮不了作用。
“阿里的擺棋造成易果生鮮面臨‘兩難境地’。同時團隊自身存在問題,這些都加速了易果生鮮的‘倒下’。”莫岱青稱。
根據媒體公開報道,易果前生鮮采購總監葛某某曾因貪污腐敗問題在2017年被上海經偵部門帶走。
北京市朝陽區一家京客隆超市內,市民選購新鮮蔬菜。 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
生鮮電商是“藍海”還是“血海”?
在以燒錢著稱的生鮮行業里,易果生鮮并不是第一個倒下的企業。
2019年5月,社區生鮮超市鮮生友請宣布全部門店暫停營業。2019年11月,生鮮電商平臺呆蘿卜宣布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鏈斷裂;社區生鮮電商妙生活也黯然離場。2019年12月,生鮮電商吉及鮮CEO臺璐陽宣布公司融資失敗,盈利不達預期,進行裁員、關倉。
“目前國內有4000多家生鮮電商,僅4%盈虧平衡,虧損占到88%,有7%是巨額虧損,而最終盈利的僅有1%。”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
在莫岱青看來,從去年開始,生鮮電商頻頻倒下,眾多生鮮電商平臺在產品種類、服務體驗以及配送方面的特點并不突出,并且始終處于燒錢培養市場、消費習性的階段,這種沒有形成核心競爭力的模式,無法持久延續。
雖然生鮮電商的玩家們“死傷慘重”,但看好的人依然不少。2019年上半年,美團買菜、盒馬菜市、餓了么買菜、蘇寧菜場相繼開業,叮咚買菜和樸樸超市則于同期相繼獲得新融資。
疫情下人們使用買菜軟件的頻率大幅上升,也給生鮮電商行業帶來了新機遇。Fastdata極數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發展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生鮮電商用戶粘性大幅飆升,生鮮消費線上化習慣正在快速養成。
“2020年受疫情影響,消費者對于生鮮到家的需求急速增長,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將會有顯著的提升,預計到2023年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將超8000億元。”艾瑞咨詢表示。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今年共成立1.2萬家生鮮電商相關企業,較去年同比增長21.2%。其中,二季度新增近6600家相關企業,同比增長52.3%。
“生鮮電商行業競爭將持續升級,傳統零售商超加速拓展線上渠道,巨頭在生鮮電商的布局也在持續擴大,這將推動原有行業格局加速洗牌。”艾瑞咨詢稱,由于生鮮電商面臨高昂的物流成本及運營成本,整體規模化盈利是長期難以實現的難題,想要在“混戰”中突圍,亟需加快實現自我造血能力。
你在網上買過生鮮商品嗎,在哪家生鮮電商買的? (記者 謝藝觀)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安徽蚌埠GDP增速0%,到底和哪些因素有關?
- 信用卡邊刷邊還會提高額度嗎?使用信用卡有哪些注意事項?
- 五糧液集團是國有企業嗎?五糧液集團的最大股東是誰?
- 白金卡和金卡有哪些不同?白金卡和金卡誰的等級更高?
- 支付寶生肖卡如何激活?怎樣獲取生肖卡?
- 平安車險能否異地理賠?平安車險異地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 第三代社保卡都有什么功能?社??ū仨氁轮恋谌鷨??
- 傳雷諾日產三菱擬投資逾200億歐元 共同開發超30款電動車
- 哪些銀行可以將港幣兌換為人民幣?100港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去年近4成白領拿到年終獎 平均金額10227元
- 當立邦助力改造大魚媽媽農場時,背后“刷新”的是什么?
- 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規模和集聚效應大幅提升 改革創新取得積...
- 2021年銀行間一二級市場共成交1729萬億元,同比增長5.5%
- 加速采礦業務脫碳 全球第四大鐵礦石生產商FMG擬收購電池企業
- 瑞科生物再遞表港交所:2021年前九個月凈虧損5.2億 君聯資本...
- 有色鎳漲停創歷史新高 5年內產能有望迎來大規模釋放
- 宋都股份“雷”不斷又因股份回購及業績預告等事宜收上交所問詢函
- 小紅書被警告并罰款30萬元:存在未成年人性暗示內容
- 投資虧損百億?正心谷稱僅是短期波動,被指避重就輕
- 69歲老婦加杠桿炒股獲授信6600萬元,倒欠中信建投1026萬
- 冬奧會助力示范推廣 氫能源產業鏈加速完善
- 黑龍江:大力發展綠色農業,開展綠色技術研究、示范
- 上海將多增加5萬個就業崗位引人關注,該如何落實?
- CARDE分體集成灶凈煙功能的4大創新,太讓人驚嘆了
- 王老吉黑涼茶跨界聯名消防樂隊,虎年春節強勢出圈
- “長三角征信鏈”制度標準建設成效顯著 金融機構征信查詢量...
- 匠心之作C6節日大禮盒是過年送禮佳品
- 金伯利鉆石攜手彭于晏,臻愛FUN想,禮迎新春!
- 加盟大平臺,繼往又開來!怡亞通全球招募合伙人共同做大做強
- 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將改造農村綜合服務社1萬家
今日要聞
- 傳雷諾日產三菱擬投資逾200億歐元 共同開發超30款電動車
- 當立邦助力改造大魚媽媽農場時,背后“刷新”的是什么?
- 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規模和集聚效應大幅提升 改革創新取得積極進展
- 2021年銀行間一二級市場共成交1729萬億元,同比增長5.5%
- 加速采礦業務脫碳 全球第四大鐵礦石生產商FMG擬收購電池企業
- 瑞科生物再遞表港交所:2021年前九個月凈虧損5.2億 君聯資本持股10.66%
- 有色鎳漲停創歷史新高 5年內產能有望迎來大規模釋放
- 宋都股份“雷”不斷又因股份回購及業績預告等事宜收上交所問詢函
- 小紅書被警告并罰款30萬元:存在未成年人性暗示內容
- 投資虧損百億?正心谷稱僅是短期波動,被指避重就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