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被曝擬赴港上市 擬融資超6億美元
4月10日,有傳聞稱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正準備在香港IPO,擬融資 6- 7 億美元。海底撈計劃擴展國內外市場。
和此前面對上市傳聞的操作手法一樣,昨日,長江商報記者聯系到了海底撈公關部門,對方只是表示,“我們現在還不太清楚,目前暫無上市計劃,未來考慮上市會出具體公告。”
而對于上市的好處,海底撈創始人暨董事長張勇曾公開表示,“不排斥上市,上市讓海底撈有了一層保護,上市公司的地位和社會股東能幫助海底撈解決一些困難;上市還可以促進公司正規化,也能讓海底撈更為‘知名’和‘成功’。”
多年前就在謀求上市
自 2011年開始,海底撈就被傳在籌備上市。據媒體報道稱,早前在海底撈的發源地,四川簡陽市人民政府網曾表示過海底撈進入上市輔導期,甚至創始人張勇本人也曾低調表示過有上市計劃,不過后來均沒了下文。
事實上,因餐飲難標準化、財務難透明等問題,餐飲行業上市較普通行業更為艱難,這也是外界認為海底撈遲遲未能完成上市的主要原因。
在此之前,海底撈底料商頤海已經沖擊IPO。頤海作為海底撈底料的獨家供應商,營業收入中有半數以上來自海底撈。招股書中也透露了一些有關海底撈的“秘密”,截至2015年底,海底撈共開設了142家門店,其中僅2015年一年就新增了21家門店,是其以往開店速度的3至4倍。
過去幾年,頤海的凈利從2210萬元上漲至1.25億元,增長了近500%。根據第三方咨詢公司沙利文公司的資料顯示,按2015年銷售額計算,頤海是中國第二大火鍋調味料生產商,并且是最大的中高端火鍋底料生產商。
另外,記者發現,三四線城市已經逐漸成為餐飲大佬們的“新寵”,包括麥當勞餐廳新開門店以及各種品牌連鎖奶茶店都新增在三四線城市,海底撈去年也在東莞市麻涌鎮開了第一家位于鄉鎮的店面,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對于海底撈而言,如此的選擇是戰略布局,是為了搶占各個階層的市場。
有利于國際化布局
事實上,海底撈何時上市一直是餐飲行業最引人注目的話題之一,而近幾年,隨著消費升級,火鍋企業也紛紛崛起時刻準備“搶灘”資本市場。
去年,黃記煌欲在香港上市,融資15.6億港元,而另一家連鎖火鍋集團呷哺呷哺則憑借高度標準化的流水線經營模式,以及控制精確的人力與原料成本,得以在全國快速復制門店。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黃記煌在香港上市應該早在運作當中。如果上市成功,這將是第三家在香港上市的火鍋企業。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說,“上市固然是個好事情,預示著海底撈可以從這里取得更大的資源、權益和發展空間,對于其國際化布局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收益高風險也相對較高,是否能夠做到持續發展,以及它的這個質量體系食品安全這塊能否去匹配它的IPO,未來還有待考量。”
而金融評論人黃立沖表示,“火鍋作為餐飲的一個品類,由于自身的特點,標準化、規范化相對容易,這是火鍋企業上市的優勢,因此上市之路阻礙會少很多。呷哺呷哺的成功上市便說明了這一點,未來或有更多的火鍋企業選擇上市。”
關鍵詞: 海底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第三代社保卡都有什么功能?社保卡必須要更新至第三代嗎?
- 傳雷諾日產三菱擬投資逾200億歐元 共同開發超30款電動車
- 哪些銀行可以將港幣兌換為人民幣?100港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 去年近4成白領拿到年終獎 平均金額10227元
- 當立邦助力改造大魚媽媽農場時,背后“刷新”的是什么?
- 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規模和集聚效應大幅提升 改革創新取得積...
- 2021年銀行間一二級市場共成交1729萬億元,同比增長5.5%
- 加速采礦業務脫碳 全球第四大鐵礦石生產商FMG擬收購電池企業
- 瑞科生物再遞表港交所:2021年前九個月凈虧損5.2億 君聯資本...
- 有色鎳漲停創歷史新高 5年內產能有望迎來大規模釋放
- 宋都股份“雷”不斷又因股份回購及業績預告等事宜收上交所問詢函
- 小紅書被警告并罰款30萬元:存在未成年人性暗示內容
- 投資虧損百億?正心谷稱僅是短期波動,被指避重就輕
- 69歲老婦加杠桿炒股獲授信6600萬元,倒欠中信建投1026萬
- 冬奧會助力示范推廣 氫能源產業鏈加速完善
- 黑龍江:大力發展綠色農業,開展綠色技術研究、示范
- 上海將多增加5萬個就業崗位引人關注,該如何落實?
- CARDE分體集成灶凈煙功能的4大創新,太讓人驚嘆了
- 王老吉黑涼茶跨界聯名消防樂隊,虎年春節強勢出圈
- “長三角征信鏈”制度標準建設成效顯著 金融機構征信查詢量...
- 匠心之作C6節日大禮盒是過年送禮佳品
- 金伯利鉆石攜手彭于晏,臻愛FUN想,禮迎新春!
- 加盟大平臺,繼往又開來!怡亞通全球招募合伙人共同做大做強
- 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將改造農村綜合服務社1萬家
- 露營風潮興起 國際戶外品牌紛紛進入中國市場
- 玉米市場出現降溫跡象 預計春節后玉米供應面相對寬松
- 高端消費品牌開啟漲價潮,大牌還能“笑”多久?
- 百世進入“減法”梯隊 能否堅守當前的道路仍未可知
- 入場容易盈利難,團車造車想要站穩腳跟需要具備什么樣的能力?
- 爾旭大宅新型材料研產銷一體化,創新綠色新建材
今日要聞
- 傳雷諾日產三菱擬投資逾200億歐元 共同開發超30款電動車
- 當立邦助力改造大魚媽媽農場時,背后“刷新”的是什么?
- 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規模和集聚效應大幅提升 改革創新取得積極進展
- 2021年銀行間一二級市場共成交1729萬億元,同比增長5.5%
- 加速采礦業務脫碳 全球第四大鐵礦石生產商FMG擬收購電池企業
- 瑞科生物再遞表港交所:2021年前九個月凈虧損5.2億 君聯資本持股10.66%
- 有色鎳漲停創歷史新高 5年內產能有望迎來大規模釋放
- 宋都股份“雷”不斷又因股份回購及業績預告等事宜收上交所問詢函
- 小紅書被警告并罰款30萬元:存在未成年人性暗示內容
- 投資虧損百億?正心谷稱僅是短期波動,被指避重就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