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探源線索+1 紅山文化積石冢發掘出土百余件玉器
紅山文化是中華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昨天(22日)從國家文物局獲悉,在內蒙古敖漢旗的元寶山紅山文化積石冢,發現了我國考古發掘出土的體量最大的紅山文化玉龍。
敖漢旗元寶山積石冢遺址是一處紅山文化晚期遺跡,距今約5000年,因已遭到盜掘,因此開展搶救性發掘。此次發掘持續4個多月,一次性出土了百余件紅山文化玉器,幾乎覆蓋了紅山文化玉器的所有類型。出土大小不等的玉豬龍三件,其中一件長15.8cm,寬9.5cm,厚3cm,是目前我國考古發掘出土的體量最大的紅山文化玉龍。同時,還發現了與凌家灘文化玉冠飾頗為相似的玉器。
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 陳星燦:
過去就發現紅山文化和凌家灘文化玉器之間的一些近似,包括玉人、玉龜、筒形器等等,這次發現的一個三角形玉飾,可能更加證實了兩個地區有聯系,上層貴族交流網顯然是存在的,但是我們現在不知道相距上千公里,他是怎么樣交流的。
此次考古發掘另外一項重大收獲是,首次在內蒙古自治區發現了“南方北圓、南壇北冢”,墓葬兼祭祀為一體的紅山文化晚期建筑遺存。
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 陳星燦:
原來祭壇、祭祀的遺址基本都是在牛河梁地區五十平方公里范圍內發現的。現在這兩年新的發現,一個是在冀西北,這次也是在敖漢元寶山發現的遺址,它把積石冢的范圍擴大了,擴大了我們對紅山文化的整體認識。
紅山文化是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考古學文化,發端于距今6500年前后,大約在距今5800年進入古國文明階段,是與中原地區、東北地區在內的多種文化相融合、碰撞,不斷演進發展而形成的,是中華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敖漢旗元寶山積石冢的發掘,為深入了解紅山文化晚期的社會形態、組織管理、人地關系、玉器加工,探討紅山古國文明階段禮制文明初步形成、西遼河文化探源提供了更多線索。
(總臺央視記者 田云華 郎清哲)
關鍵詞: 紅山文化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文化探源線索+1 紅山文化積石冢發掘出土百余件玉器
- 新疆“00后”馴馬師:馴馬是一項技術更是一門藝術
- 第十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開幕
- 山東特色“農家游”敲開鄉村振興“致富門”
- 印尼僑商申蛟龍:船山精神伴我向南飛
- 《黃梅戲曲本典藏》先行本新書在安徽安慶發布
- 昔日鹽堿地今朝“金糧倉”:吉林鎮賚迎多產豐收
- 杭州亞運會迎來開幕一周年
- 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新疆兵團主場活動舉辦
- 薌潮劇社成立90周年:薌潮澎湃向未來
- 好戲上演!全國演出市場持續升溫 類型多元“新”意十足
- 俯瞰秋日濕地 絕美壁紙已上新
- 天津市“體重管理年”活動正式啟動 助力健康天津建設
- 200名“泳士”橫渡松花江
- 湖北咸寧:8000余畝水稻開鐮慶豐收
- 國際聾人日:無聲世界里,他們以手語解鎖文物之美
- “中菲人文之驛”主題快閃活動在馬尼拉精彩上演
- 文化中國行丨博物館牽手“新技術”!沉浸式感受“活”起來的...
- “數”看75載現代農業普新篇
- 夏糧大捷,秋糧可期:中國糧食生產步入豐收快車道
- 探訪香港運動商業綜合地標——西沙GO PARK
- 4萬余跑友競逐太原馬拉松賽 埃塞俄比亞選手破賽會紀錄
- 珠江流域首單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在廣西靈川簽約
- 郭慶:一條路延伸出“牛”日子
- 云南騰沖以旅增收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2024(甲辰)年海峽兩岸共同拜謁炎帝陵儀式舉行
- 莫奈《睡蓮》在香港向公眾展示
- 2024年澳門大學生就業與實習招聘會規模創新高
- 香江觀瀾:人才紛至沓來 香港活力依然
- 哈工大-步甲汽車成立聯合企業技術中心——聯合共創汽車服務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