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做大做強三次產業基礎 構筑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穩住經濟基本盤、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都有賴于做優做強做大三次產業基礎。我省堅持系統思維打好產業 “組合拳”,明晰各產業的目標、路徑、舉措,認真實施一產“兩強一增”行動計劃、二產“提質擴量增效”行動計劃、三產“鍛長補短”行動計劃,在三次產業協同并進中推動發展能級整體提升,奮力夯實促進共同富裕的產業基礎、經濟基礎、物質基礎。
穩固農業“壓艙石”鼓起農民錢袋子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在潛山市塔畈鄉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里,處處都是一片忙碌景象:茶農根據土壤傳感器和氣象站傳來的數據,對茶園進行中耕追肥。視頻監控系統前,工作人員仔細查看茶園的所有角落,確保春茶萌發前需要耕作施肥的地塊全部操作到位。
安徽是農業大省,但還不是農業強省。實現農業由“大”到“強”的轉變,關鍵是要抓好科技強農、機械強農、增加農民收入。
2021年,我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和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均處于全國領先水平。新建高標準農田560.34萬畝,總面積達5510萬畝,占耕地面積的62.4%。高質量推動數字農業發展,農業農村部評價報告顯示,我省農業生產信息化水平并列全國第2位,縣域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總體水平居全國第4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1.1個百分點。
今年,我省將深入開展農業“四新”科技成果轉化、種業強省建設、種養業提質增效、農業全產業鏈建設、農業綠色循環發展、數字賦農等行動,推動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6.5%。開展優勢產業集群壯大、特色農機研制補短板、全程機械化、社會化服務、農業“標準地”改革、倉儲冷鏈設施建設等行動,推動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2.6%。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作為全國五個商品糧凈調出省份之一,我省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嚴格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去年糧食產量817.5億斤,居全國第4位,實現“十八連豐”,為“中國碗裝中國糧”作出重要貢獻。今年,我省將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底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確保糧食種植面積1億畝,產量穩定在800億斤以上。
檢驗農業農村發展的成色,要看農民的錢袋子有沒有鼓起來,生活有沒有富起來。 2021年,我省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5%,城鄉居民收入比進一步縮小。今年,我省將通過工資性收入倍增、財產性收入擴量、經營性收入壯大、轉移性收入提升等行動,促進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左右,讓全省農民收入盡快趕上全國平均水平。
提質擴量增效 打造制造強省
乘用車銷量增長18.63%,其中SUV和純電動乘用車同比分別增長44.69%和57.18%;出口汽車同比增長43.93%……日前,江汽集團發布2月銷售數據,新能源汽車和出口業務的快速增長,展現出企業轉型發展的良好成效。
制造業是經濟命脈、強省之基。二產發展好不好,關鍵看制造業。我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覆蓋了國民經濟行業的40個大類行業,14個大類行業產值超千億元,制造業增加值總量進入全國十強之列,汽車、電子信息、家電等多個產業有著較好基礎。 2021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9%,兩年平均增長7.4%。
將制造業基礎優勢充分轉化為發展勝勢,關鍵是要抓好提質擴量增效,解決好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不高、產業鏈價值鏈向中高端延伸不夠、沒有萬億級產業等突出問題。
創新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靈魂。我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去年8項技術產品打破國外壟斷,成功創建玻璃新材料、智能語音兩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新增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4家,培育省制造業創新中心10家、省企業技術中心169家。針對技術成果落地轉化率不高、產學研協同主體供需信息不對稱等問題,我省將堅持以市場的邏輯搭建創新平臺、以資本的力量耦合創新資源,聚合現有產業、科技和教育等科創資源和平臺,創新產學研協同方式,打造全省產學研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讓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經濟發展要行穩致遠,必須夯實制造業這個根基,提升制造業增加值占比,做大制造業總體規模。聚焦“4116”目標,我省將圍繞“新興優勢、基礎支柱、未來先導”三大產業領域,聚力打造4個萬億級產業、10個千億級產業,形成優勢凸顯、基礎穩固、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體系。同時,發揮好“畝均論英雄”改革等牽引作用,全面提升開發區、產業園土地容積率,推動制造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長三角平均水平。
鍛長板補短板 高質量鏈接雙循環
一路飛馳的中歐班列,穿越廣袤大陸,在全球流通不暢、運力不足的逆風中,以穩定、可靠、高效的物流服務支撐起產業鏈供應鏈“大動脈”。今年1月至2月,合肥中歐班列共開行141列標準列,同比增長93.2%,迎來新年“開門紅”。隨著合肥中歐班列開行頻次不斷加大,家電、汽車、光伏、液晶顯示屏等越來越多的安徽產品,搭乘“鋼鐵駝隊”駛出國門。
促進經濟循環和產業鏈暢通,必須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高品質產品和服務融入大循環、鏈接雙循環,關鍵是要抓好內貿、外貿、消費市場“鍛長板、補短板”建設。
在開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贏。我省積極發揮居中靠東、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和多重國家戰略疊加優勢,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去年進出口總額突破1000億美元,達到1071億美元、增長36.1%,增速居長三角第1位。合肥、蕪湖、安慶跨境電商綜試區加快建設,新認定5個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支持100家企業使用和建設海外倉200多個。
開展皖美制造、皖美農品、皖美旅游、皖美味道等具體行動,搶占內貿市場、讓安徽產品和服務走向全國;開展自由貿易試驗區專項推進、貿易新動能培育、外貿主體培育壯大等具體行動,拓展外貿市場、讓安徽產品和服務走向世界……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將為安徽發展提供更加強勁的動能。
消費是最終需求,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去年,我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2萬億元,達到2.1萬億元、增長17.1%,增速居全國第5位,總量居全國第7位。做大消費市場,讓更多人在皖消費。當前,2022“皖美消費”行動正在開展,全年將舉辦5000場以上各類促消費活動,其中,汽車、家電、餐飲、服務、網絡、步行街6個板塊分別推出100余場活動,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增強商品和服務有效供給。
拉高標桿、揚長補短,只爭朝夕、埋頭苦干。隨著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行動的深入實施,安徽將構筑起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隔離險受不少年輕人推崇 不僅看理賠條款還要看免責條款
北京發布社保對賬單公告 4月起可查詢電子版個人繳費信息
廣東啟動車險市場專項整治行動 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排行
最近更新
- 安徽做大做強三次產業基礎 構筑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 網絡消費領域八大侵權問題突出 中消協建議對直播營銷等作出規...
- 太古可口可樂中國內地2021表現強勁和向好 總裁蘇薇:未來5年...
- “十四五”大運河鄭州段將建設項目86項 實施五類重點工程
- 春季常見疾病盤點 做好疾病預防、保持健康體魄
- 助港抗疫,莞企擔當!10萬人份自測試劑盒馳援香港
- 第六批“福建老字號”認定名單發布 廈門13家企業入選
- 恒大汽車大動作!1億注冊新公司,將進軍網約車?
- ◇300204 舒泰神新冠肺炎藥物BDB001今漲停價26.69
- 濟南將建21個TOD綜合體 對區域發展有何利好?
- 烈山區海孜第二幼兒園開展“海姆立克法”健康教育活動
- 延慶區石河營西社區召開“兩癌”篩查、長效體檢工作部署會
- 樂山市人民醫院專家工作站獲評“優秀市級專家工作站”
- 海口龍華區首家公立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啟用
- 寧波一小孩抽搐昏迷 交警接力送醫脫險
- 廣東單筆電量最大的綠電交易產生 促進新能源發電企業的發展
- 2021年NMN概念龍頭股匯總
- 2021年青蒿素概念股一覽,青蒿素概念股票有哪些
- 玻纖概念股票有哪些?玻纖概念股龍頭名單
- 焦炭概念股票一覽,焦炭上市公司龍頭有哪些?
- 達蘆那韋相關概念股有哪些,達蘆那韋概念股一覽
- 阿比朵爾上市公司概念股有哪些?阿比朵爾板塊股票一覽
- 易華錄(300212)董事長介紹
- 為什么電網中存在有功功率與無功功率?
- 電容式觸摸屏原理
- 電池容量的計算
- 常用穩壓二極管技術參數
- 應變儀的種類有哪些?應變儀的常見類型
- 與非門組成振蕩電路圖
- 深圳提升金融舉措服務中小微企業 加大銀行貸款風險補償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