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珠寶進入共享平臺,入手需謹慎以防造假
共享平臺上可供租賃的大牌珠寶。
日常生活中,你共享過自行車、充電寶、雨傘、甚至汽車,那么高級珠寶呢?繼共享大牌衣服、奢侈品包包后,近年連高級珠寶也開啟了共享租賃模式。Exane BNP Paribas奢侈品行業分析師預計,未來五年全球高端珠寶市場的年增長率為10%~12%,新一代的年輕消費者希望既可買入也能租用,租賃市場成為時尚界“斷舍離”的新寵。
現象:
共享經濟“殺入”奢侈品珠寶領域
供職于佛山某銀行商務部的紫君下個月即將領證結婚,她正在為今年冬天舉辦的婚禮尋找禮服與搭配的珠寶首飾,“雖然‘彈藥’不夠,但也不希望將就降級選擇”。她表示,目前正在考慮同事推薦的共享平臺,有專供婚慶的黃金,也有奢侈品類高級珠寶。
成都“90后”潮服職業買手凌先生因為職業便利,幾乎不太缺衣服、包包、首飾,“每天我都可以不重樣地穿搭”,他說,作為古董珠寶的愛好者,可租用的高級珠寶對他來說很有吸引力,“古董珠寶大多價值不菲,但我又很希望在短時間內高頻次地接觸珠寶類產品,目前共享模式能幫助我”。
事實上,如今像紫君與凌先生這樣的人群為數不少,在自主消費的購買場景中,年輕消費群體更愿意接受“共享”,因為這種模式能精準地滿足他們按需索取以及不受約束的消費自由感。
高級珠寶,一向被稱為奢侈品共享的“最后一道防線”。但隨著“Z世代”逐漸成為奢侈品消費的“C位”群體,品牌也不得不放下“高冷”,嘗試探索新型的市場模式。BCG奢侈品業務全球負責人Sarah Willersdorf 曾公開表示,疫情后行業的重要趨勢包括對可持續性的關注和對價值的追求,奢侈品租賃市場可能會出現長期的上升趨勢。據BCG年度調查報告《True-Luxury Global Consumer Insights》顯示,疫情期間依然有21%的90、00后租用過產品,包括硬奢部分,即珠寶與腕表類別。
全媒體記者下載了多個目前在市場上頗具知名度的奢侈品共享租賃平臺,發現它們主要以大牌服裝與包包為主,含有小部分的貴重首飾與腕表。以其中一款專供高級珠寶租賃的APP為例,記者選中一款CHANEL的雙C耳環下單,佩戴10天,需要支付押金5600元,每日租金為140元。據搜索查看,目前Louis Vuitton、Dior等熱門款式幾乎都是“待返架”的狀態,如果加入會員,則能享受免押金的權限,享受平臺特供的“無限換戴”福利。
“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是很愿意嘗試共享的,我身邊同齡的朋友也嘗試租賃過奢侈品,原因就是要參加某個派對,或者某些工作需要的場合”。日本奢侈品協會認證鑒定師郭小爐是“85后”,坐標廣州,她告訴記者,目前能提供給“Z世代”消費者的選擇其實遠多于租賃這個選項,其中就包括了擁有中古奢侈品的選擇,“盡管在高價位段的珠寶租賃市場中,其上升空間很有潛力,但是否能順利掀起可持續熱潮,還有待更長時間的市場考驗”。
趨勢:
“斷舍離”式環保型消費備受青睞
“以前我們閨蜜間的內部共享模式會更多,比如問姐妹借戴一下”,上海的“95后”爪子在一家服務于輕奢品牌的公關公司就職,她認為如果租賃用于職場場景的話,大多數還是很低調,“我知道身邊有不少人在使用共享奢侈品平臺,但可能他們不會主動告知大家”。
杭州“00后”大學生小齊在今年暑假嘗試了一次租用Gucci橄欖枝水晶珍珠耳環,“四位數的押金是媽媽幫忙支付的,戴了一天,用照片與視頻都記錄下來”。小齊表示共花費了137元,覺得很值得,也感謝媽媽幫忙圓夢,她正在計劃畢業后的那次旅行要“下單”一身“行頭”來犒勞一下自己。
“共享本身我認為是剛需,因為奢侈品本身具有稀缺性,確實大部分人還沒有擁有過,市場有強需求”,坐標上海,好獅奢侈品鑒定中心聯合創始人李強告訴記者,“但實際上在平臺營銷與社交媒體發布上,是會避免使用‘租賃’一詞的。因為共享所帶出來的環保消費意識,才是能擊中這群年輕消費者的真正原因。”另外,李強還指出,與其他類別的租賃產品不同,高端珠寶面臨的問題很復雜,包括保險問題、重復運輸和昂貴物品退貨導致的高物流成本,“雖然珠寶與腕表這類硬奢,實際上在使用過程中的耗損,要比衣服和包包少的,但消費者對硬奢品類的質量也有很高期待,所以服務成本也是不低”。
深圳“90后”獨立首飾設計師Lee最近在搬工作室,“可能做時尚的都容易給人‘浪費’的感覺,但其實對我來說,三年前就開始斷舍離了,現在只需要兩天,我就能完成搬遷,多余物件幾乎沒多少了”。Lee告訴記者,珠寶租賃最初是從新娘市場中誕生的,比如倫敦珠寶商Hancocks,其就曾將鑲有珠寶的頭飾出租給即將成為新娘的《唐頓莊園》劇迷們。“我認為高級珠寶共享只是個契機,實際上這一代年輕人花錢本來就很精明,真的沒必要一喜歡就隨便買買買這么浪費,多試試,很‘香’”。
提醒:
入手需“火眼金睛”慎防貨源造假
眾所周知,“共享”的優勢體現在使用權、體驗感和性價比,尤其在奢侈品領域,它能夠避免一次性購買奢品單價過高、過時快、使用頻率低等資源浪費問題。不過就目前市場環境來說,經營與服務似乎跟不上發展的速度,其中針對共享奢侈品來說,“假貨”是消費者共同的顧慮。
“共享模式確實能激活奢侈品的循環使用,激活奢侈品的價值,對商家與消費者來說是雙環保的利好,但鑒于共享平臺的虛擬化且無法觸碰,消費者需要對貨源有‘火眼金睛’的辨別能力”。坐標廣州,中古首飾達人陳燁,擁有十二年的收藏經驗,她告訴記者,與其他共享品類屬性不同,比如車、豪宅、游艇等,共享是可以通過保險來保障使用損耗等,但共享珠寶不行。陳燁以共享名牌包包舉了個例子,“比如愛馬仕一款價值在10萬元以上的包款,若使用不當產生耗損,修復費很有可能轉嫁到租用者身上,共享珠寶同理,這是一個風險,另一個還有貨源風險”。陳燁指出,比如目前國內市場上的二手奢品平臺,其“官方授權”、“正規渠道”等宣傳標示仍然沒有系統監管,且當中的保障條款也是不完善的,萬一遇到商家“以假亂真”索要賠償,消費者承擔的風險則更高,“同理于共享平臺,建議年輕人在‘種草’時要再三權衡分辨,入手不要太盲目”。
記者觀察:
本地業態保持開放態度
私密分享型社交正流行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年輕人群的社交意愿與需求并無下降,時尚業內人士認為,社區式商圈業態有重新復蘇的跡象。北京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共享平臺用戶告訴記者,用快遞形式獲得心儀的珠寶首飾雖然很便捷,但她其實更看重不定期舉辦的線下活動,“目前我參加過的大多以下午茶形式為主,有點像劇本殺”。廣州時尚界人士蘇先生則表示,天河社區群的商圈業態的復蘇現象最為明顯,比如天河南路六運小區一帶,“近年這里進場了不少先鋒式的咖啡冰飲店、潮玩店以及中古二手奢侈品店,你會發現突然間充滿煙火味的廣州老街巷中多了不少成群結隊的年輕人”。蘇先生認為“Z世代”更偏向“有共同興趣者的小型聚會”,“他們在共享的不僅是一件物品,還包括喜歡的一種生活方式”。
另外,記者在走訪時發現,在熱門的中古二手奢侈品店內其實也隱藏著定期的復古派對。一家位于天河商圈的中古店老板告訴記者,“很多參與者都會戴一些店鋪本身沒有的私人收藏品前來,或分享拍照或單純鑒賞”,對于珠寶共享平臺的興起,老板表示不排斥去嘗試。隱藏于中山三路洋樓群中的一間中古服飾店老板娘則告訴記者,珠寶租賃基本是與店內中古服租賃同步打包的業務,她表示現在的年輕人很熱衷COSPLAY,“我們這里的中古風更偏向歐洲宮廷式的格調,所以款式類型不是市面上能容易找到的,購買成本也不低,所以出租率還是比較高”,對于共享平臺,她認為只是業務形式轉換到更大的“池子”而已,“年輕人很喜歡新概念的東西,買賣雙方都是學習的過程,這很有趣”。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保險打工人年終獎多數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樣發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險企去年保費收入增長0.03% 行業整體增速放緩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混合云成為企業上云最優選擇,未來發展挑戰與機遇并存
- 金普新區五大主導產業增勢強勁 持續推進智能化升級
- 自貢高新區推進營商專員進企業 著力打造“高興辦”營商品牌
- 山東省新生優勢加速凝聚 發展動能實現新跨越
- 禿如其來的生意!斗不過植發,“假發第一股”瑞貝卡被遺忘
- 去年新增減稅降費超萬億 涉稅違法行為更將嚴查嚴辦
- 奧園10.78億元出售加拿大項目 助力境外債務重組
- 消息指蔚來正考慮在新加坡二次上市 公司回應:不予置評
- 綠地控股披露2022年上半年擬新增不超760億元擔保額度
-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2021年我國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97.6%
- 特斯拉發布強勁財報 警告供應鏈問題將持續至2022年
- 冠城大通擬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約6-7億元等預計2021年凈利潤虧8-9億元
- 平安幸福年 同心共守護
- 新能源車企頻頻切入保險賽道 意在擴大產業鏈條
- 張一鳴再退出多家字節關聯公司職務 卸任字節跳動法定代表人
- 國家藥監局:推進化妝品新法規平穩實施 嚴防嚴管嚴控化妝品安...
- 三部門發文明確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具體要求3月1日起施行
- 十部門: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叫得響、質量優、特色顯的農村...
- 異鄉過年,溫暖不減
- “就地”過春節,精彩不一樣
- “只賣9塊9”的“隔離險”,葫蘆里裝著什么藥?
- 緊跟“三農”方向,護好國人“油罐子”,健康保障踐行長康
- 美素佳兒奶粉好嗎?美素佳兒從這三點出發證實自身品質
- 壓力傳感器工作原理
- 電子血壓計原理
- 各類放大器電路設計
- 電感線圈的常識普及
- 聯想ThinkPad T410真機拆解
- 無線通信原理
- 格力電器公布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 分紅總額或不低于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