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秘密遭侵犯成企業創新“絆腳石” 專家呼吁立法專門保護
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具有商業價值并經權利人采取相應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經營信息等商業信息。在知識產權保護格局中,商業秘密是企業核心且具競爭力的無形財富。專家呼吁,應盡快整理現行商業秘密保護相關內容,制定一部專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秘密法》。
“我之前去了一趟景德鎮,景德鎮燒瓷主要有72道工序,但這72道工序中隱藏的技術秘密可能是72乘以10甚至20都不止。比如瓷器送進窯里的時間、火候的掌握等等,種種都涉及工藝,反映不同的技術秘密。”
4月25日,在最高人民檢察院舉行的第38次檢察開放日暨商業秘密司法保護檢察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中國法學會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會長劉春田舉出上述例子。
“現行商業秘密立法必須完善和加強。”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大學公管學院、知識產權學院教授馬一德表示,我國應盡快整理現行商業秘密保護相關內容,制定一部專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秘密法》。
商業秘密遭侵犯成企業創新“絆腳石”
研發成果被盜、產品配方外泄、員工“攜密”跳槽……近年來,圍繞商業秘密的保護與爭奪引發的紛爭不斷,商業秘密頻遭侵犯成為阻礙企業科技創新的“絆腳石”。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具有商業價值并經權利人采取相應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經營信息等商業信息。按照民法典的規定,商業秘密連同作品、發明、商標等共同成為知識產權保護的客體。
“商業秘密猶如冰山在海面下的部分,雖然不顯山不露水,但是在現代企業競爭當中往往更加重要。”劉春田說,“比如芯片產業的龍頭企業臺積電,其知識財產90%以上是通過商業秘密的形式獲得保護的。”
“在知識產權保護格局中,商業秘密是企業最核心和最具競爭力的無形財富。”馬一德指出,有統計數據顯示,當前科技公司大約60%的創新成果最先是以技術秘密的方式存在的。
不過,從刑事案件統計的數據來看,侵犯商業秘密案件屬于“小眾”——從2018年到2020年3年間,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商業秘密刑事案件98件196人,起訴數僅占全國同期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的0.65%。
“案件數量少就說明商業秘密不重要了嗎?恰恰相反。”最高人民檢察院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副主任宋建立指出,企業的生命力在于創新,創造和保護商業秘密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和競爭優勢。
“法律之所以保護商業秘密,就是要激勵和鼓勵企業創新,如果對商業秘密侵權行為放縱,就挫傷了企業創新的積極性,阻礙了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宋建立說。
超八成案件涉及企業員工或前員工
盡管侵犯商業秘密案件量不大,但增幅明顯。據介紹,2019年以侵犯商業秘密罪起訴的案件數和人數,比2018年分別上升了51.9%和60.7%。
宋建立坦言,“這類案件辦理難度較大,急需在證據的認定和法律適用上統一認識。”
宋建立舉出一組數據——3年來侵犯商業秘密刑事案件不批準逮捕122人,不捕率為38.9%。其中因證據不足而不批捕的為103人,占不捕情形的84%。
論壇當天發布的一起典型案例說明了證據收集不易。
在華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侵犯商業秘密案中,李甲、李某波、李某明先后入職中軟融鑫公司,李甲、李某明在任職期間出資成立同業競爭公司上海華頡公司。后李某明、李某波先后離職加入上海華頡公司,李甲仍留在中軟融鑫公司工作,但參與上海華頡公司運營。2013年至2016年,三人多次將中軟融鑫公司軟件模型資料等提供給華頡公司,給權利人造成損失人民幣150余萬元。
檢察機關在辦案中,申請有專門知識的人并同步輔助審查了海量的證據,就涉案軟件商業秘密非公知性、同一性,以及目標代碼與源代碼的對應關系等關鍵問題,多次詢問知識產權鑒定機構,最后確保收集證據全面、合法。
該案也反映出侵犯商業秘密犯罪的另一特點——宋建立介紹,據不完全統計,80%以上的案件涉及企業員工或者前員工,涉案人員多集中在核心技術崗位和高級管理崗位,學歷普遍比較高。
“一些企業對商業秘密的日常管理比較薄弱。”宋建立指出,“比如往往在規章制度或者勞動合同中籠統規定了員工負有保密義務,但對于哪些是商業秘密不做界定。一旦發生糾紛,企業的商業秘密就很難認定。”
專家呼吁立法專門保護商業秘密
在近幾年的全國兩會上,馬一德持續呼吁對商業秘密保護專門立法,“商業秘密立法必須完善和加強。”
馬一德介紹,現行知識產權立法集中于專利法、商標法和著作權法,而我國商業秘密保護只散見于反不正當競爭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和刑法以及兩高司法解釋,缺乏系統性構建,也沒有形成系統的市場行為規制法律體系。
“加強商業秘密立法是規范市場競爭秩序的需要。”馬一德表示,由于互聯網、云儲存、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興起,盜用商業秘密成本顯著降低,不法行為日益猖獗,部分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意識偏低,商業秘密糾紛不斷發生。
“面對行業競爭秩序失范,大多數企業都迫切需要完善現行商業秘密立法,最大限度地來保護商業秘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馬一德說。
“從全球范圍來看,各個國家越來越重視商業秘密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馬一德介紹,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采取專門立法的保護模式。我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領頭羊,有必要融入國際潮流。
馬一德呼吁,應盡快整理現行商業秘密保護相關內容,包括司法解釋、部門規章和地方立法經驗,制定一部專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秘密法》,“這既符合我國市場競爭的秩序,同時也是完善我國知識產權體系的需求。”馬一德說。
本報記者 盧越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保險打工人年終獎多數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樣發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險企去年保費收入增長0.03% 行業整體增速放緩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格力電器公布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 分紅總額或不低于300億元
- 去年我國R&D經費投入保持較快增長 基礎研究經費占比提升
- Coinbase產品副總裁披露 NFT 平臺界面和購買流程
- 字節跳動將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對島”
- 互聯網平臺上的“隔離險”熱銷,真像宣傳的那么靠譜嗎?
- 高端系列啤酒讓不少消費者止步,是物有所值還是收“智商稅”?
- 警惕搶票軟件背后的風險
- 年貨消費,今年更紅火
- 滿足超兩千萬輛電動車充電需求
- 平臺春節“發紅包”如何實現雙贏
- 直播帶貨亟須 走出“頂流迷信”
- 北京:新增感染者均來自管控人員
- 北京:多次違規停放用戶將被限制使用
- 房貸利率下調 年輕人要珍惜“首貸”
- 負壓救護車筑牢冬奧會疫情防控屏障
- 害怕過年的人,到底在怕什么
- 雖說虎年將至,但別被這些謠言給唬了
- 理性看待走紅的鄉村生活短視頻
- 銀保監會:堅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防止資本在金融領域無...
- 強化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 實施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
- 我國進一步縮短負面清單 為外商投資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 科技賦能冰雪運動打破時空界限 冰雪旅游發展呈火熱趨勢
- 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 已涵蓋200多個線下消費場景
- 年報業績預告火熱披露中 投資者要警惕高股價的財務大洗澡行為
- 強化常態化打擊,高效打擊“假企業”“假申報”等嚴重涉稅違...
- 清朗·2022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行動將啟 嚴防“飯圈”亂象反彈反復
- 持續深化減費讓利工作 將政策紅利轉化為惠及企業的發展動力
- 深圳:試點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實現相關事項“一網通辦”
- 特斯拉報告顯示第四季度其比特幣持有量沒有變化
- 波音Q4財報:787客機造成45億美元損失 三年來首次實現正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