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經濟”收割年輕群體,手術花費動輒上萬元
“相親失敗?形象欠佳?你離成功就差一個發際線!”“上午植發,下午上班”“一次植發,終身受益”……地鐵、公交、電梯里,大幅搶眼的植發廣告不斷占領公共空間。夸張的廣告語吸引了不少為容貌焦慮、試圖拯救發際線的年輕人。
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從2016年到2020年,我國植發行業的市場規模從57億元躍升至192.2億元。
大大小小的植發機構遍地開花,植發技術花樣百出,動輒收費上萬元。還有專門的培訓機構聲稱“3天包教包會”,從業者可自己開店、月入百萬元。
“頭頂經濟”收割年輕群體,手術花費動輒上萬元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植發提升自身形象。廣州“95后”白領小謝,由于工作壓力大長期脫發,一直覺得兩邊額角頭發稀少,不夠美觀,嘗試了不少防脫發產品都不見起色。于是,他悄悄做了植發手術。“頭發變好了,更有自信了。”小謝說。
據了解,所謂植發手術,就是將毛發較多部位的毛囊移植到禿發或毛發稀疏的部位,移植后成活的毛囊可以繼續生長。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整形外科副主任醫師苗勇介紹,過去,毛發移植主要針對的是脫發或禿發患者。近年來,植發范圍越來越廣,增加了發際線調整、鬢角種植、胡須種植、眉毛種植等新項目。做毛發移植的人中,一多半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新華視點”記者在廣州走訪多家植發機構發現,植發價格高低不一,一個毛囊單位價格多在10元到20元。如果一次植發數量達到3000個毛囊單位,則意味著花費在3萬元到6萬元。
雖然價格高昂,植發效果卻不一定盡如人意。在網絡社交媒體上,有不少植發失敗的網友吐槽。
“90后”美妝博主“薏薏”不滿意自己的額頭太高,在上海一家植發機構花了3萬多元做了植發際線手術。手術后卻追悔莫及——移植了2500個毛囊單位,結果存活不到一半,植發的部位頭發稀疏,反而大不如從前。
“那家機構已經倒閉了。沒辦法,我只好做二次移植,不然前額看起來像禿了一樣。”“薏薏”懊喪地說。
技術包裝蒙外行,“速成醫生”“影子醫生”渾水摸魚
“植發在醫療行業中風險相對較小,需求大、盈利多,市場擴張得很快。”苗勇說。
根據原衛生部出臺的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植發作為醫療美容項目必須在相應的美容醫療機構或開設醫療美容科室的醫療機構中進行。美容醫療機構和醫療機構美容科室開展植發應當由登記機關指定的專業學會核準,并向登記機關備案。開展植發的醫療機構應登記“美容外科”或“美容皮膚科”。
在龐大需求的刺激之下,不少機構紛紛涌入植發市場掘金。目前,民營連鎖植發機構市場份額最大;其次是民營非連鎖植發機構和民營醫美整形機構的植發科室;公立醫院的植發科室占比最小。此外不乏一些無資質的小診所、美容院暗中從事植發業務,亂象叢生。
——“照騙”誤導消費者。一些植發機構在網絡社交媒體上發布客戶植發前后的對比照吸引消費者。但實際上,不少照片都是手術結束后不久照的,難以說明真正的效果。
專業人士介紹,毛囊有代謝周期,種植的頭發絕大部分都會在3周至3個月左右進入脫落期,待脫落期結束,頭發逐步恢復生長,術后6至9個月才能看到最終的植發效果。很多消費者不知情,往往被術后前期的照片誤導。
——包裝技術抬高收費。苗勇告訴記者,毛發種植分為獲取、分離和種植毛囊三個步驟。目前獲取毛囊的方法只有兩種,即頭皮條切取法和毛囊單位鉆取法。種植過程中可以采用三種方法,選取不同的工具進行操作。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不少民營植發機構將植發的不同方法包裝成看起來神秘、高端的技術,借此抬高要價。
例如,在一家大型民營連鎖植發機構的報價單上,一項名為PLC-HT超精定位毛囊煥活植發技術,每個毛囊收取120元,比常規的植發手術價格高出10多倍,此外還要收取手術開臺費5萬元。客服人員的解釋是:“采用全新進口種植針筒,多維度精確定位提取毛囊,提高提取效率,精準定位種植區域,減少頭皮神經末梢損失,促進微創愈合。”
被民營植發機構包裝出來的“微針”技術,給人一種比毛囊鉆取創傷小的印象。但苗勇認為,所謂的微針其實就是毛囊鉆取針和種植器械,針的大小要根據患者頭發毛囊的直徑和毛囊單位中含有的毛發根數來判斷,并非越細越好。此外,打著3D、納米旗號的植發技術也多是營銷噱頭。
——“速成醫生”“影子醫生”埋下安全隱患。過度包裝的植發技術看似神乎其神,但諷刺的是,網上大量的植發培訓廣告卻宣稱“只需3天即可學會”。記者聯系到位于深圳的麥子植發培訓學院,一名自稱學院老師的人員告訴記者,只要膽大、耐心、眼力好,3天就能學會所有植發技術,包教包會,“完全沒有醫學基礎的也可以學”。
這名工作人員稱,該培訓機構在西安、天津、重慶等多地開設培訓班,學費分為5800元和9800元,前者能學到時下流行的微針植發技術,但毛囊存活率不高;后者能學到大型知名植發連鎖機構的所有技術,毛囊存活率可達到95%。
當記者問及學員培訓后的去向,該工作人員稱,學員培訓結束后能拿到學院的畢業證,有的會去民營植發機構,但多數都會自己開店,或者與美容美發店合作,成功者能月入百萬。
“2021年整形行業最火爆的莫過于植發。植發一次成本只有200元到500元,收入1萬元到8萬元,并且零風險。”該工作人員說,“來找我們培訓的有從事美容美發的,也有網紅主播,大家都是看中這個行業能掙錢。”
當記者問到資質、風險等敏感問題時,這名工作人員不耐煩地說:“哪來那么多風險?大不了把錢退給他就可以了,這是最壞的打算。”
按照規定,負責實施植發的美容主診醫師應為“美容外科”或“美容皮膚科”主診醫師,實施備案管理,由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在《醫師執業證書》“備注”頁核定專業,并加蓋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公章。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專業植發人員嚴重不足。有的植發機構有執照的醫生只是掛名,大量手術由無資質人員操作;有的美容美發店與無資質人員合作,推薦消費者植發,然后從中分成。
鑒定難消費者吃“啞巴虧”,盡快完善行業標準及監督機制
記者調查發現,多數植發機構都聲稱毛囊存活率可達90%到95%,但不少消費者反映,毛囊存活率達不到機構承諾的數量,但由于鑒定難、舉證難,只能吃“啞巴虧”。
30歲的董先生因脫發嚴重,2019年在廣州一家民營植發機構做了4500個毛囊單位的植發手術,花費了24000多元。植發近11個月后,仍覺得頭頂毛發稀疏,效果不佳。
“4500個毛囊單位已達到植發取發的上限,現在已經無法再做植發手術了。忍受了10個小時的痛苦,就是這樣的效果,實在無法接受。”董先生將植發機構告上法庭,要求退還手術費,并賠償精神損失費。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董先生提出由司法鑒定機構鑒定種植的毛囊存活率是多少,但司法鑒定機構以此項鑒定超出業務范圍為由不予受理。按照“誰主張誰舉證”原則,董先生作為原告未能提供充分的證據,今年1月,法院以舉證不足為由駁回了原告董先生的訴訟請求。
廣州一名從事司法鑒定的專業人士告訴記者,植發行業是新興行業,缺乏相關標準,且植發效果與患者體質、手術醫生的技術和術后護理都有關系,很難做出鑒定。
苗勇表示,對于禿發患者來說,醫院可以通過檢測鑒定毛囊存活率,但對于頭發稀疏的患者來說,檢測鑒定的確比較困難。
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查閱發現,許多因植發失敗產生的糾紛案件,都是因消費者鑒定難或舉證難被判敗訴。
苗勇認為,脫發分為生理性脫發和病理性脫發兩種,如果短時間內每天掉發100根以內,屬于生理性脫發,無需焦慮,也不需要治療。對于病理性脫發,植發也并非唯一選擇。如果要植發,一定要選擇正規機構,消費者可在國家衛生健康委醫師管理系統查詢醫療美容主診醫師備案信息。
業內人士建議,應盡快完善行業標準,加強跨部門聯動執法,嚴禁無資質的機構和人員從事植發業務,對造成人身傷害的從嚴懲處。同時,對手術過程進行錄像監控,并完善監督機制。(蔣嫣、鄭一熙參與采寫)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毛一竹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保險打工人年終獎多數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樣發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險企去年保費收入增長0.03% 行業整體增速放緩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警惕搶票軟件背后的風險
- 年貨消費,今年更紅火
- 滿足超兩千萬輛電動車充電需求
- 平臺春節“發紅包”如何實現雙贏
- 直播帶貨亟須 走出“頂流迷信”
- 北京:新增感染者均來自管控人員
- 北京:多次違規停放用戶將被限制使用
- 房貸利率下調 年輕人要珍惜“首貸”
- 負壓救護車筑牢冬奧會疫情防控屏障
- 害怕過年的人,到底在怕什么
- 雖說虎年將至,但別被這些謠言給唬了
- 理性看待走紅的鄉村生活短視頻
- 銀保監會:堅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防止資本在金融領域無...
- 強化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 實施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
- 我國進一步縮短負面清單 為外商投資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 科技賦能冰雪運動打破時空界限 冰雪旅游發展呈火熱趨勢
- 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 已涵蓋200多個線下消費場景
- 年報業績預告火熱披露中 投資者要警惕高股價的財務大洗澡行為
- 強化常態化打擊,高效打擊“假企業”“假申報”等嚴重涉稅違...
- 清朗·2022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行動將啟 嚴防“飯圈”亂象反彈反復
- 持續深化減費讓利工作 將政策紅利轉化為惠及企業的發展動力
- 深圳:試點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實現相關事項“一網通辦”
- 特斯拉報告顯示第四季度其比特幣持有量沒有變化
- 波音Q4財報:787客機造成45億美元損失 三年來首次實現正現金流
- 受電視面板價格下跌影響 LG Display第四季度利潤同比下降30%
- 美聯儲3月份維持利率在0%-0.25%區間的概率為5%
- 美股快速下挫 現貨黃金回落至1820美元/盎司下方
- 無線電報的發展史
- 任意波形發生器簡介
- 傳感器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