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抵固態電池“沖擊” 恩捷股份逆勢擴張勝算幾何
2020年,在新能源車市場如火如荼之際,產業鏈中上游也隨之大漲。恩捷股份(002812.SZ)作為國內最大的濕法鋰電池隔離膜生產企業,2020年年內股價大漲了近2倍,進入2021年,公司股價依舊延續漲勢,并在1月8日創下168.5元/股的歷史新高。
來源:同花順
不過在1月9日蔚來發布固態電池的消息后,恩捷股份股價在隨后3個交易日下跌近20%,直至2月9日,股價并未出現大幅反彈。雖然業內隨后指出量產固態電池仍需時日,但固態電池技術引起了市場對于未來鋰電池技術變革的擔憂。
在市場的種種質疑下,恩捷股份仍不改擴張步伐,并轉向干法隔膜市場。1月31日,恩捷股份的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及其全資子公司江西明揚擬在江西省高安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投資建設鋰電池隔離膜干法項目,項目投資總額為20億元。
產能利用率低仍募資擴產
據悉,隔膜是生產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其主要作用是隔開鋰電池正負極,防止短路。同時,薄膜中的微孔能夠讓鋰離子通過,形成充放電回路。目前,隔膜的生產工藝分為干法和濕法兩大類。與干法隔膜相比,濕法隔膜更適合生產高性能、高能源密度比的動力電池。
近兩年,隨著新能源車市場的發展,恩捷股份投建擴產鋰電池濕法隔膜業務的步伐明顯加快。在此次投入干法項目前,1月8日,恩捷股份公告稱,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擬建設16條高性能鋰離子電池微孔隔膜生產線及39條涂布線項目,總投資58億元。
據《投資者網》了解,自2020年來,恩捷股份已擬在隔膜領域投資超百億元。2020年2月7日,恩捷股份計劃通過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16億元,將其中6億元擬用于江西通瑞建設“年產4億平方米鋰電池隔膜項目”,10億元用于無錫恩捷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
3月23日,恩捷股份又擬募集資金50億元,其中35億元用于江西和無錫另外兩個隔膜相關的項目,雖然募資金額已到賬,但目前僅有極少部分資金被投入使用。
來源:同花順
近年來,由于大量擴產,隔膜行業出現了較嚴重的產能過剩,其產能利用率已經處于30%~50%的低位水平。截至2019年末,恩捷股份濕法隔膜的理論產能達到23億平方米,2019年實際出貨量約8億平方米,產能利用率較低,為此,證監會2020年曾要求恩捷股份方面就募投項目的必要性、合理性作出解釋。
對此,公司雖然將原因歸于濕法工藝難度較高、想要穩定生產正常情況下需要1-2年的爬坡時間,但這個理由似乎并未不充分,且并未正面回復該問題。
“固態電池”引發股價暴跌
不過今年年初,“固態電池”的橫空出世,或對整個膜行業造成不小沖擊。1月9日,蔚來在Nio Day 上展示了最新旗艦轎車ET7,同時推出150kWh半固態電池包,計劃在2022年Q4開始交付。據悉,該款電池將擁有360Wh/Kg的能量密度,單次續航可達1000KM,已經超過了當前市面上的所有動力電池。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保險打工人年終獎多數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樣發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險企去年保費收入增長0.03% 行業整體增速放緩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科技賦能冰雪運動打破時空界限 冰雪旅游發展呈火熱趨勢
- 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 已涵蓋200多個線下消費場景
- 年報業績預告火熱披露中 投資者要警惕高股價的財務大洗澡行為
- 強化常態化打擊,高效打擊“假企業”“假申報”等嚴重涉稅違...
- 清朗·2022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行動將啟 嚴防“飯圈”亂象反彈反復
- 持續深化減費讓利工作 將政策紅利轉化為惠及企業的發展動力
- 深圳:試點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實現相關事項“一網通辦”
- 特斯拉報告顯示第四季度其比特幣持有量沒有變化
- 波音Q4財報:787客機造成45億美元損失 三年來首次實現正現金流
- 受電視面板價格下跌影響 LG Display第四季度利潤同比下降30%
- 美聯儲3月份維持利率在0%-0.25%區間的概率為5%
- 美股快速下挫 現貨黃金回落至1820美元/盎司下方
- 無線電報的發展史
- 任意波形發生器簡介
- 傳感器工作原理
- 連續3個交易日下跌30% 華寶股份:實控人朱林瑤被監察委員會立案
- 華潤啤酒預計2021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110%-124%
- 數字電路基礎
- 對比FirstSolar:不看好漢能是因為我們不瞎
- 氫氧燃料電池原理
- 最便宜USB延長線自己制作的做法(圖解)
- 完美微分電路之我見
- 詳解ROHS標準
- 電弧爐原理
- 水井坊:2021年凈利預增約64%,銷售量增長約四成全部來自中高檔酒
- 因凈利潤為負且營收低于 1 億,皇臺酒業或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 安勇旭:綻放人生,讓愛遠行
- 一文讀懂FTX最新IEO項目「PsyOptions」
- 踐行綠色辦奧理念,遠東電纜液冷大功率充電電纜亮相北京冬奧會
- 新增80項升級技術!深度解析解放J6V的升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