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共聚2024“影響力·時代”峰會,共話新金融新智造新動能
OpenAI發布的“文字生成視頻”大模型Sora再一次顛覆認知、全球首顆6G架構驗證星發射入軌、人類首次接受腦機接口(Neuralink)芯片植入……當前,未來產業正展現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不斷加速賦能千行百業,日益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為響應“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號召,一場全新的生產力變革正在醞釀之中。
當前,我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優勢、短板及弱項是什么?企業和新質生產力如何互促共強,實現更高的生產效率?如何暢通科技—金融—產業循環,讓金融深度賦能科技創新?
這一系列問題,亟待凝聚共識,形成合力,著眼長遠。
6月25日,2024“影響力·時代”峰會——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下稱:國創會)指導,廣東時代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聯合主辦。
本次論壇聚焦新質生產力,以“新金融、新智造、新動能”為主題,邀請經濟學家、行業專家以及各行各業代表,共同探討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和挑戰,探索中國經濟的未來。
△2024“影響力·時代”峰會——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論壇現場圖
國創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原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國創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國創會會長兼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原中央黨校副校長徐偉新,廣東省出版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許永波等嘉賓出席活動。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粵港澳大灣區推進中國現代化建設走在前列的核心引擎。”徐偉新在致辭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具有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顯著優勢,一系列專精特新企業和小巨人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成為大灣區的厚實家底和強大武器。在新一輪的改革開放中,廣東更要進行深入地研究,形成與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的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新質生產力的“新”,代表著新技術、新特征、新規律;“質”,代表著高質量、高標準、高效能。從宏觀層面看,發展新質生產力是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現實所需,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圍繞這一理念的探討與實踐已經漸入佳境,如何把概念落入現實,真正賦能到行業企業,是此次論壇的題中之意。”南方傳媒副總經理,廣東時代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波在致辭中表示,通過本次活動的分享與激辯,探明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邏輯、內容內涵、實施路徑,努力解答新質生產力如何賦能產業轉型,科技創新、金融服務如何助力生產力升級,企業從何處發力推動新質產生力發展等諸多實際問題。
“影響力·時代”峰會是由廣東時代傳媒集團傾力打造的品牌活動,迄今為止已經舉辦十一屆,峰會始終聚焦最新的經濟政策,最前沿的經濟觀點,最火熱的市場概念,致力于解讀和探索發展的新趨勢。
新質生產力不是一般性的技術進步
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不確定性增加。同時,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此背景下,需要生產力新變革。
“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已經成為當前一個熱門的話題。”在本屆論壇上,李君如以“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在人才,基礎在教育”為主題發表主旨演講。
李君如表示,在我國,近年形成了一批領先于世界的先進生產力,如5G、量子通訊技術、激光制造技術等等,但從總體來講,和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在缺少從0到1突破的原創性科技,“我們在科技領域要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轉變,必須讓創新真正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這就格外需要把我們的教育辦成創新型教育,在校園內形成創新文化,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型人才。”李君如說。
李君如強調,要從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要求出發推進新時代中國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形成發展新質生產力與人才、教育的良性循環機制,“一是,要通過改革進一步有效推進產學研相結合;二是,要通過改革進一步破解學校科研成果轉化的難題。三是,要通過改革進一步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支持科技型骨干企業辦學校辦研究院。”李君如說。
△國創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原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
“過去四十年的發展方式已不可持續,也無法在未來復制。”黃奇帆在《新質生產力的邏輯內涵和實施路徑》的主旨演講中提到,再靠資源、靠資金、靠勞動力等大量要素投入加速度發展的時代過去了,目前正處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前夜,以智能化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為新質生產力的迸發提供了條件。
“在這樣的重大歷史機遇面前,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釋放新科技革命帶來的增長紅利,有利于提升我國的全要素生產率。”黃奇帆指出,從近期看,通過發展新質生產力形成新的增長引擎,維持經濟增長勢頭;從遠期看,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支撐14億人口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和必由之路。
“新質生產力不是一般性的技術進步,而是在科技上實現革命性突破,形成一大批原創性、顛覆性的創新成果”,黃奇帆強調,當前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數字智能、生物醫藥和高端裝備等五大領域,推動顛覆性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根本。同時,要實現科技上的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工藝創新、工具創新并形成新的生產要素。
△國創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
新質生產力核心來自科技創新
技術正在發掘宏觀和介觀的深度價值,向宇觀和微觀邁進。深空深海、低空經濟、商業航天、量子世界等逐漸新業態。
國創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呂本富在主題為《新質生產力的“新”與“質”》的主旨演講中表示,“凡是在新空間發生的部分,一般都是新知識產業。”
呂本富認為,新質生產力中,“新”與“質”的要點在于“低耗散”、“新空間”和“鏈式反應”。
具體而言,“低耗散”是指以能量和物質資源消耗最少、接近自然的生產方式;“新空間”不僅意味著現有物理空間的深化,還在于發掘新物理空間,開拓人造空間,從而獲得壟斷性財富;“鏈式反應”則需要,創新型企業家組織研發鏈、產業鏈、人才鏈和資金鏈,進而推動產業迭代發展和新產業形成。
△國創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呂本富
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更需要為新智造企業提供更精準、有效的金融服務。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發表題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邏輯與實施路徑:財稅金融視角》的演講。
羅志恒表示,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尤為重要,但也意味著前期投入大、研發時間長、失敗概率高,因此,需要政府在協同創新、資源整合、區域協調等方面應當發揮更大作用。
此外,羅志恒認為,金融在支持新質生產力方面也存在著直接融資占比低、間接融資占比高、創投基金對中小企業的覆蓋不足等突出問題,“應當深化資本市場制度改革,提升直接融資占比,通過融資結構的整體性優化,來發揮服務科技創新的功能。”羅志恒說。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
“企業家應當發揮在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領軍作用。”廣東省工商聯副主席、福達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福亮在主題為《灣區向新,質造之都》的主旨演講中指出,企業家應當站得高、看得遠、走得深,錨定新質生產力融合形成,堅守主業賽道、發力新興賽道或細分賽道,形成新質優勢。
《2024廣東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調研報告》重磅發布
當前,我國經濟增長動力開始改變,從傳統資本、勞動力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在以《 新質生產力如何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圓桌論壇上,五位嘉賓圍繞著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外延展開討論。
△《新質生產力如何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圓桌論壇
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力軍、生力軍,企業和新質生產力如何互促共強,實現更高的生產效率?
在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難點方面,光峰科技副總裁唐詩表示,對于科創性企業來說,要做的首先是0到1的創新,就是要加大研發投入,我們每年的研發投入超過10%;其次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以及將知識產權持續地產業化也很重要。“作為上市公司,我們也面對著長期投入和短期利潤壓力雙重擠壓的難點,我們現在要做就是堅持長期主義,保持信心。”唐詩說。
“對于我們來說,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第一個難點是找路,在第一增長曲線還在穩定發展的時候,怎樣找到第二增長曲線,是不容易的;第二個難點是開路,在實踐過程中,如何把新技術轉化成新的業務和服務,是一個難點;第三個難點是修路,如何把新技術、應用更廣泛地推廣出去,這就需要找到產業的上下游,這些都是我們在實踐中一步步摸索、發展的重點。”趣丸科技副總裁任少峰表示。
△趣丸科技副總裁任少峰
在新質生產力如何賦能傳統行業升級方面,中航美麗集團副董事長程東允分享道,“在環衛行業的實踐中,我們將云計算、無人駕駛、大數據、聲紋識別、人臉識別等技術都運用到了極致,運用到垃圾分類、交通路線規劃、災害避險等方面,這都是對于傳統環衛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賦能”。
在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浪潮前,對新型勞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東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原主席田豐認為,“在這樣的趨勢面前,勞動者應當增強終生學習能力、創新應變能力、跨學科學習工作能力,還要具有科學理性精神、人文關懷精神。”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眾多優勢,也尚有發力空間。羅志恒表示,廣東的經濟體量大、人口眾多,又堅持著制造業當家,這些都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顯著優勢,“不過,在城市之間的差異化協同合作、發展原創性產業、引進培養硬科技人才方面,廣東存在發力空間。”
今年,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以廣東企業為主要研究對象,根據新質生產力內涵特征,分析廣東新質生產力發展狀況和特點,形成廣東新質生產力代表性企業畫像,并列舉“含金量”“含智量”“含新量”足且成長性高的企業案例,向社會各界呈現廣東企業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經驗、做法。
在論壇現場,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主任馮勝平發布了《2024廣東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調研報告》。
△《2024廣東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調研報告》發布
馮勝平表示,總體來看,廣東企業在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上呈現出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綠色發展、金融支持和人才集聚等多重優勢,為廣東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全國乃至全球的產業創新和轉型提供了寶貴經驗,這是廣東企業在創新樣本中的含金量。
“截至2024年1月底,廣東省共有高新技術企業76288家,連續8年排名全國第一。廣東在創新驅動發展取得的成效呈現‘4個90%’的現象,90%的科研機構、人員、研發投入和發明專利申請源自企業。可以說廣東企業在市場的培育下,已經具備了不斷自我更新的特性。”馮勝平說。
馮勝平指出,得益于企業創新能力強,以及產業的群聚效益,廣東正借助數字化賦能、智能化提升、高端化引領,將傳統產業培育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專家學者共聚2024“影響力·時代”峰會,共話新金融新智造新動能
- 便利化服務再升溫 中信銀行廣州分行在行動
- 技術研發“無止境”,永遠礦業持續不斷優化工藝技術
- 茅臺控量穩價,長期增長態勢不變
- 默沙東PD-1抑制劑可瑞達?在華獲批聯合曲妥珠單抗和化療治療...
- 駕享科技 創領未來|2024中國拖拉機群英會暨車友嘉年華盛大開啟
- 如何預防新生兒出現過敏癥狀?提前接觸OR拒絕接觸過敏源
- 匯正財經秉承“三分投七分顧”理念,提升投資者理性與認知
- 上海聯合麗格攜手LG詩如萱 成功舉辦注射經驗分享會
- 中國民貿帶領百家企業援疆行活動即將揭開帷幕
- 山東省第二屆商貿物流創新創業大賽6月23日正式啟動
- 阿維塔背靠長安汽車,不斷面向用戶送驚喜
- 尚牌龍頭套熱銷 80后老板為蒼井空親筆書法萬元買套
- ?北汽藍谷在電池技術、電機驅動等領域的突破有哪些?
- 百利好環球:洞察貴金屬市場,穩健平臺助力把握市場脈搏
- 長安汽車攜手阿維塔,引領智能新能源新賽道
- 運輸塑料管材百萬公里無大修,江淮1卡駿鈴是陳師傅的可靠助手
- ?北汽藍谷領航綠色未來,構建循環生態圈,力推可持續發展
- 緊抓食品產業優勢,2024河南省休閑食品產業產銷對接大會在鄭...
- 上海“滬惠保”參保進入倒計時,實用健康權益普惠上海市民!
- 博騰生物引進MaxCyte流式電轉技術平臺,持續為客戶提供高標準...
- SoliD研究結果公布:甘精胰島素利司那肽復方制劑展示出更優的...
- 幣旺BitonAI系統助力智能化交易 引領加密資產交易行業革新
- 上市公司產業并購:中小企業發展的助推器
- 食族人7年,GMV破10億,純靠運氣?
- 匯聚龍江風味 引領美食風尚 | 2024龍江美食文化盛宴燃情盛...
- 跟隨萬達美華酒店探索夏日旅行新靈感
- 低空經濟,毫米波雷達廠商的“第二曲線場景”?
- Maison Jean Rousseau 匠瑞獅法國表帶皮具品牌70周年慶典...
- 聽說提前還款能省錢,大地貸款提前結清會影響征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