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半年考:“價格戰”再起?順豐、韻達、圓通、申通誰先越過“山丘”(上)
風品:令煜
千帆閱盡,消費仍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壓艙石”。
7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上半年經濟數據。初步核算,國內生產總值59303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同比增長5.5%。其中,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588億元,同比增長8.2%,較一季度加快2.4個百分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向增速強悍的網上零售,依然是拉升主力軍,上半年零售額71621億元,同比增長13.1%。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60623億元,增長10.8%,占零售總額比達26.6%。
水大魚大,國內快遞業亦有高增。7月12日,國家郵政局例行新聞發布會透露,上半年快遞業務量將超600億件,同比增超17%。7月20日,隨著A股快遞上市企業披露6月運營數據,上半年市場復蘇勢頭再度被確認。
那么,誰是最掙錢的快遞企業?誰增勢最猛?高光之中又存哪些隱憂?
1、年中考面面觀:最強、最猛、最穩、最慘
目前,A股快遞企業包括順豐控股、圓通速遞、韻達股份、申通股份。從6月經營數據看,營收有增有減。
順豐控股6月營收218.12億元,(不含豐網)同比下滑15.96%。其中,順豐速運物流業務營收167.04億元,(不含豐網)同比增長7.85%;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則扮演了下滑“拖油瓶”,營收51.08億元(不含豐網)同比下滑51.66%。
韻達股份收入36.65億元,同比下滑11.47%;圓通速遞收入42.46億元,同比增長3.39%;申通快遞33.60億元,同比增長12.67%。
可以看出,即使下滑幅度最大,順豐控股依然牢據規模優勢,韻達股份處境最慘淡。此消彼長間,需警惕后浪申通快遞的追趕。
深入看,業務量與單票收入雙滑是直接原因。今年6月,韻達股份完成業務量為15.81億票,同比下滑2.04%;同期快遞服務單票收入2.32元,同比下滑9.73%。
相比之下,競爭對手則展現出“票降量增”態勢。順豐速運物流業務量為10.17億票,(不含豐網)同比增長10.54%,單票收入16.42元,(不含豐網)同比下滑2.44%;
圓通速遞17.92億票,增長14.03%,單票收入2.37元,下滑9.33%;申通快遞15.23億票,增長28.26%,單票收入2.21億元,下滑11.95%。
若將視線拉長,“票降量增”亦是整個上半年的縮影。
1-6月,順豐速運物流業務總營收919.98億元,總業務量58.37億票。除1月業務量同比增速下滑外,其余各月均保持增長態勢。
而單票收入,則呈下滑趨勢,如1月為17.06元,6月份變成16.42元。
同期,韻達快遞產品總營收209.65億元,總業務量84.02億票。業務量整體呈遞增態勢,但增速起伏較大。單票收入與同行步調一致,整體呈下滑態勢,1月單票價2.75元,6月為2.32元。
圓通快遞產品總營收238.99億元,總業務量97.76億票。除1月負增外,其余各月均保持高增,2月增速一度高達61.20%。單票收入整體呈下降態勢。其中1月單票價為2.74元,6月為2.37元;
申通產品總營收181.23億元,總業務量77.21億票。逐月看,業務量除1月負增,其余各月均高增,2月增速一度高達70.04%。單票收入1月價格為2.70元,6月為2.21元。
縱觀整個上半年,業務量最低的順豐控股,靠著高端屬性、單票價遠超同行,奪得最強盈利王。7月8日,其半年業績預報顯示,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402,000萬元–422,000萬元,同比增長60%–6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354,000萬元–374,000萬元,增長65%–74%。
另一廂,韻達業務量、市占率被圓通反超,后者成長勢頭最猛,市占率升至行業第二。已連續4個月業務量維持在17億票以上。
申通則可形容為穩中有進,業務量與韻達差距有所收窄,隱隱已有“爭三”之勢。尤其到了5、6月份,二者業務量差距已縮小到3600萬票和5800萬票,而去年同期二者差距分別為4.82億票和4.26億票。
2022年,中國快遞業上市企業市占率中,中通快遞以22.1%份額穩坐第一,韻達股份為15.9%、圓通速遞為15.8%、申通快遞為11.7%、順豐控股為10.1%。顯然,這一格局在今年被打破,此消彼長間韻達需警惕掉隊隱憂。
當然,市場爭奪,起落浮沉本是常事。拋開個中企業一時榮辱,“量增價跌”本身更值關注,固然能給用戶帶來實惠,可若過分增跌也易加劇競爭內卷,引發外界“價格戰”擔憂。
2、價格戰卷土重來?贏者通吃存在嗎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對快遞玩家而言,做大做強前提是擁有規模效應。然整個行業早已度過早期的跑馬圈地時代。存量深耕中,要想市場份額突破,以價換量的打法無疑見效最快。
2020年初,伴隨“價格屠夫”極兔揮動低價鐮刀,占據先發優勢的“通達系”也坐不住了,紛紛加入“價格戰”。
據國家郵政局、西南證券,當年全國快遞平均單價10.55元,同比下降10.6%。通達系企業單價降至2.2-2.3元,降幅達20%-30%。即使一向高端示人的順豐快遞,平均單價17.8元,亦下降18.9%。
一番廝殺,好不熱鬧。可回頭重新審視,這場“價格戰”鮮有贏家。以掀起者極兔為例,2020年至2022年營收15.35億美元、48.51億美元、76.67億美元。其中,2021年與2022年同比增速215.99%、49.79%。
規模擴張肉眼可見,然付出的代價同樣慘烈,同期營業成本為17.97億美元、53.97億美元、75.38億美元,一度超過營收。試問發展質量咋樣、可持續性如何?
再看順豐、韻達、圓通以及申通,跟隨戰略亦波及了盈利能力。
2020年至2022年,順豐營收1539.87億元、2071.87億元、2674.90億元,對應增速37.25%、34.55%、29.11%;歸母凈利73.26億元、42.69億元、61.74億元,對應增速26.39%、-41.73%、44.62%。
韻達營收335億元、417.36億元、474.34億元,對應增速-2.63%、24.58%、13.65%;歸母凈利14.04億元、14.59億元、14.83億元,對應增速-46.94%、3.91%、1.62%。
申通營收215.66億元、252.55億元、336.71億元,增速-6.60%、17.10%、33.32%。歸母凈利0.36億元、-9.09億元、2.88億元,增速-97.42%,-2603.16%、131.64%。
圓通營收349.07億元、451.55億元、535.39億元,增速12.06%、29.36%、18.57%;歸母凈利17.67億元、21.03億元、39.20億元,對應增速5.94%、19.06%、86.35%。
不難發現,除了圓通,其余三家凈利成績均難言優秀。營收逼近三千億的順豐,2020年凈利達到73億頂峰,便再未初觸及70億元關口。申通營收站上300億大關,凈利卻不足3億元,還曾一度出現虧損。韻達營收從335億元增加到474億元,凈利卻始終未破15億元,陷入滯漲。
深觀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問題則更加凸顯。
2020年至2022年,順豐銷售毛利率16.35%、12.37%、12.49%;銷售凈利率卻只有4.50%、1.89%、2.62%;
韻達同期銷售毛利率為9.50%、9.05%、9.13%;銷售凈利率為4.25%、3.59%、3.17%;申通最低,分別為3.37%、2.33%、4.38%;0.23%、-3.61%、0.81%。一度出現負數。
即便營利雙增的圓通,銷售毛利率也只有9.04%、8.23%、11.30%;銷售凈利率為5.29%、4.84%、7.40%。
追其原因,很大程度與期內“價格戰”有關。
直至引起監管層關注,2021年9月中通、申通、圓通、韻達等宣布全網派費上調0.1元/票。這場“價格戰”才漸漸熄火,這也成為多數快遞公司2022年業績回暖的原因。
居安思危,才能行穩致遠。那么,今年上半年各家下調票單價自然引發熱議。“量增價跌”的背后,新一輪洗牌“價格戰”是否又會上演?
天道有常,物極必反。
某種意義上講,快遞企業“價格戰”激烈程度由單票費用的高低決定,單票價降得越低,企業間競爭就越激烈。
單票費具體包括哪些呢?據21世紀商業評論,快遞公司業務主要集中在攬收、中轉、派送和信息服務四環節。其中,收入源于面單收入、中轉費和派費收入三大環節。
除中通單票費不含派費外,圓通、申通、韻達等均含上述三費。該差異也是中通牢據市占第一的重要原因,也是前段時間做空機構灰熊沽空中通的導火索。
回到快遞業本身,復雜的單票收入構成意味著牽扯多方利益。比如企業與加盟商,從利益鏈條角度劃分,“價格戰”勢必導致票單價下調,繼而削減加盟商收益。
行業分析師郭興認為,根本而言,快遞企業營收增長,并不是因“價格戰”提升了市場份額,而是得益于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快遞市場,近年兩位數的復合年增長率給從業者帶來了增量紅利。
據國家郵政局、佛若斯特沙利文統計,過去五年間(2018年至2022年),中國快遞市場(按包裹量計)復合年增長率21.5%。
據每日經濟新聞,2020年,中通市場份額達23.4%,位列第一;韻達、圓通、申通、順豐、德邦分別為17%、15.1%、10.6%、9.8%和0.67%。
若按此計,中國快遞市場CR5市占率為75.9%,格局穩固、頭部效應明顯。即便極兔后續掀起了“價格戰”,當前CR5市場占比依然穩定。
據各公司年報、佛若斯特沙利文統計,2022年,極兔快遞市場份額雖取長足進步升至10.9%,但仍排在第六名。當年CR5市占率依舊高達76.6%,較2020年還提升0.7個百分點。
由此可見,單純指望“價格戰”擴大市占率、進而改變行業格局,難度不小代價不小。
佛若斯特沙利文預計,2023年至2027年中國市場包裹量復合年增長率或為10.7%。相比之前五年增速放緩度肉眼可見。
新周期新常態,愈發凸顯發展質量的重要性。相比“價格戰”,從業者急需探索一條即穩又優、真正規模效應取勝的發展新路。
未完待續……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順豐18個月內擇機登陸H股 業務資本雙出海國際化戰略再加力
上海一寧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聶婉縈
京新藥業:目前地達西尼的審評工作正常有序進行,說明書審核是其中的一個步驟
排行
最近更新
- 快遞業半年考:“價格戰”再起?順豐、韻達、圓通、申通誰先...
- 國學雅韻 如意少年——第九屆少兒國學文化節獲獎作品及復賽...
- 激動、感動,汗水、淚水!致敬每一位為夢想拼盡全力的人!
- 留住“生命力” 探尋安然植物干細胞技術發展之路
- 施政報告2023︱新社聯冀北都成“港深都會區”
- 傳聞:《博德之門1&2》即將加入XGP
- 團結香港基金集全球成功經驗,支招新田科技城發展
- 海南省青少年舉重錦標賽開賽
- 山西一女歌手表演時被男觀眾拖下舞臺,警方介入處理
- 前7個月300城宅地出讓金同比降近三成 哪些房企仍在拿地?
- 中方管制無人機出口,最慌的并不是俄烏雙方,而是美國!
- 芯片7月出口額同比下滑34%,三星、SK海力士要對存儲大漲價
- 2023安徽大學中外合作辦學學費多少錢一年-各專業收費標準
- 公共基礎知識:政治知識之馬克思主義哲學
- Meta發布開源AI工具AudioCraft 可幫助用戶創作音樂和音頻
- 加速處理積壓件、快遞小哥上崗率提高7% 中通、圓通、德邦...
- MMO新游《Loftia》備受期待 眾籌僅一天雙倍目標達成
- 《我是未來:悠閑末日生活》將于8月9日上線Steam搶先體驗
- 鼓勵“衣食住行”轉向低碳消費
- 快訊丨萬達集團將萬達文化集團更名為萬達文旅集團
- 不用充錢的魔域奇跡版本盤點 最良心的魔域奇跡手游大全
- 2.168GW!國家能源集團光伏組件設備采購招標!
- 黎平縣尚重鎮:多措并舉抗旱保民生
- 外丙活了多少歲?具體年齡是幾歲?
- 除草劑的殘留時間到底有多長?
- 或遭超50億組團套現,功能飲料龍頭怎么了?
- 恒豐銀行、齊魯銀行,濟南2家銀行上榜百強
- 中國平安快速應對京津冀地區暴雨洪澇災害
- 隆達股份(688231.SH)股東伊犁蘇新及南京道豐擬減持不超1%股份
- 原畫培訓(原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