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選基指南來了!基民投資應該如何把握節奏?
經歷過2020年的“茅資產”、2021年的“寧指數”后,“含煤量”成為2022年的年度熱詞,即基金持股中煤炭相關企業的市值占比,含煤量越高,說明基金持有的煤炭股越多。
2022年的冠軍基金經理黃海就是代表之一,其管理的基金含煤量一度很高,貝殼財經記者梳理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的持倉發現,其重倉股多為能源股,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中國海油、潞安環能、山西焦煤、陜西煤業、淮北礦業、中煤能源、中國神華、華陽股份、金地集團、迎駕貢酒。
回顧2022年,市場風格在不斷切換背景下,明星基金經理和網紅基金光環不再,有投資者發出“wuli坤坤、wuli蘭蘭真的愛不起了”的感慨。盡管2022年基金收益不是很理想,但仍不乏投資者多次加倉,“買基金好幾年了,整體上是賺的,去年回吐了部分之前賺的收益,壓力不大,后續還會買入。”
2023年基金公司將在哪些行業發力?基民投資基金該如何把握節奏?基金公司及基金經理2023年有著怎樣的戰略規劃?
國泰基金認為,站在當前時點上,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展望2023年,“穩”和“進”將是關鍵詞。
“含煤量”成法寶
押對賽道是否穩賺?
“最近都不看收益了,年內入手了支付寶推薦的兩只基金,都是網紅基金經理掌舵,年底時瞅了一眼,收益率不大理想。”李雪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現在也不調整了,就放著等回本。”
近幾年,在權益市場的引領下,不少投資者進入基金市場。據中證協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個人股票投資者已超過1.97億,基金投資者超過7.2億,李雪就是其中之一。
2022年資本市場行情震蕩,公募基金規模依然在持續增長,一度超過27萬億元。截至2022年11月,154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累計管理產品數量10405只,規模合計26.38萬億元,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管理規模占近三成。
相比前兩年,公募基金規模增長速度有所減緩。在投資者不斷涌入的過程中,也有人在退出。“2022年下半年我清倉了部分網紅基金,我太玻璃心了,不會玩,所以干脆退出。”顧佳說。
Wind數據顯示,重倉股票且有數據可查的866只普通股票型基金2022年的平均收益率約為-18.01%,7239只有數據可查的混合型基金2022年的平均收益率則約為-13.84%。
即便有所“焦綠”,但不少投資者還保持基金信仰,在基金市場摸爬滾打已有五六年之久的周影說,“我的本金不多,去年虧了小五千,因為買基金也好幾年了,整體是賺的,只是回吐了部分之前賺的收益,所以壓力不大,后續還會買入。”
當然,2022年市場不佳下也有亮點,“含煤量”便是其中之一。截至2022年12月底,申萬煤炭指數上漲10.95%,是少有的年內上漲的行業指數。而如果截至同年9月30日,該指數漲幅達32.67%,同期上證指數跌幅為16.91%。
所以很多2022年業績好的基金,“含煤量”一度較高。萬家基金黃海是年內的冠亞軍基金掌舵者,兩只基金的回報均超過40%。貝殼財經記者梳理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的持倉來看,其重倉股多為能源股,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中國海油、潞安環能、山西焦煤、陜西煤業、淮北礦業、中煤能源、中國神華、華陽股份、金地集團、迎駕貢酒。
但押對賽道也不是一定穩賺,基民馮雷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去年年初,我就看好軍工、煤炭板塊,所以1月份買入煤炭指數基金,結果年底發現,冠軍基金是以煤炭、能源為主的,但是我的煤炭指數基金并沒有賺。”
此外,在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招商核心競爭力A排名首位,2022年收益達47.78%,普通股票型基金中,英大國企改革主題以31.5%的收益排名首位。
“小而美”基金異軍突起
明星基金要從更長久的維度關注
“wuli坤坤、wuli蘭蘭、wuli春春真的愛不起了。”在社交媒體上,有投資者發出感慨。
一直以來,基金經理都各有特色,有的講究性價比,均衡配置,有的喜歡深入企業,傾向集中持股。所以,基金經理也有不同風格下的“高光時刻”,冠軍基金往往也成為基民爭相搶奪的對象。
然而冠軍“魔咒”會否打破,業績能否持續?華林證券資管部董事總經理賈志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市場周期輪動,一些過去被忽略的行業主題表現優異的時候,也將相應的基金業績帶動起來,成為新的熱點。
2022年,是“小而美”的基金黑馬崛起之時。
從2022年回報來看,排行靠前的多為“小而美”的基金。貝殼財經記者統計,混合型基金收益率前十的平均規模為10億元,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只是收益率位列第八的華商甄選回報A,截至2022年年底,其規模為27.53億元,還有兩只基金的規模不足1億元。
債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也是如此,2022年收益率位列前十的債券型基金的平均規模約為11億元,規模最高的在50億元以內。收益率前十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規模更少,僅為5.74億元。
相比之下,明星基金經理相繼在投資者的心中光環不再。
Wind數據顯示,中歐基金“醫藥女神”葛蘭掌管的4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以A份額為主)2022年的收益率均為負值。而同年醫藥行情表現不佳,即便10月初以來,醫療板塊在波動上漲,中證醫療指數年內跌幅仍不小。
“頂流”基金經理易方達基金的張坤旗下基金2022年表現也不佳,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易方達藍籌精選去年回報分別為-15.85%及-16.02%。
而2021年公募基金年度業績排名第一的前海開源基金崔宸龍旗下基金業績也出現虧損。
德邦基金首席市場分析師吳煊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近兩年的“冠軍魔咒”很明顯,市場風格在不斷切換,大部分冠軍基金經理多是押注賽道為主。而不少明星基金經理業績表現不佳,更多是因為其投資舒適度和市場不匹配。
同時,吳煊認為,排名靠前的“小而美”基金,大多是和市場環境有關系,經過接近兩年的調整,2022年出現了中小市值個股整體彈性和表現要強于大市值品種的行情。而規模相對較小的基金更容易在中小市值品種中進行布局,從而獲得超額收益。
“總體來看,冠軍是不持續的,投資者應理性看待基金經理階段性的業績,多關注中長期業績的穩定性。”賈志認為,基金投資還是要立足中長期,如果不好把握市場變化,可以選擇定投方式申購,如果對主題行業有自己的理解,可以選擇相應的指數基金,不建議追逐網紅產品。
而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雒佑認為,明星基金經理大多都經過了1-2輪的熊市洗禮,業績必然會受到影響,而且明星基金經理一般都堅持自身的能力圈,不會去追求熱點賽道或標的。“我們關注明星基金經理更重要的是關注其投研風格和經驗能否在長期帶來豐厚收益,畢竟基金投資應堅持3-5年為宜,所以,對于明星基金經理從更長久的維度關注會更好。”
貝殼財經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在成立期限大于一年的13000多只非貨幣基金中,2022年僅有不到3成的基金獲得收益。
但拉長時間來看,絕大多數非貨幣基金的回報喜人。成立年限大于等于3年且有數據的非貨幣基金數量為7400多只,89%的基金處于正增長,其中,4成左右基金近3年回報超過20%;成立期限大于等于5年的4600多只非貨幣基金中,91%的基金收益為正增長,其中24%的基金近5年回報超過50%。
破解“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
基金公司將加大布局哪些行業
2023年基金公司將在哪些行業發力?貝殼財經記者采訪發現,多家基金公司認為當前市場處于底部區域,國內經濟基本面將在2023年逐步改善,并對今年大勢展望保持樂觀。
就具體行業而言,華夏基金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遵循政策及復蘇主線,先反轉后景氣,先價值后成長,建議投資者2023年的行業配置應當分為三個階段:
預期階段。經濟基本面弱,地產數據仍差,政策仍在加碼。此時建議以反轉型價值風格為主,疊加政府投資領域的景氣方向。建議配置行業為:地產及地產鏈、金融;
過渡階段。地產銷售回升但企業盈利尚未顯著好轉。此時由價值向成長過渡,主要配置復蘇型資產,風格均衡。建議配置行業為:消費、醫藥、TMT;
景氣投資階段。經濟復蘇確認,企業盈利顯著好轉。此時進一步增加成長風格配置。建議配置行業為:新能源車、軍工、汽車產業鏈。
嘉實基金告訴貝殼財經記者,“長期仍看好以戰略新興產業為代表的新動能,包括新能源、新消費、硬科技等。聚焦新的一年,以穩增長和安全發展為主線的投資機會有望貫穿全年。同時,疊加美聯儲加息的步伐開始慢慢放緩,多重因素都顯示對港股較為有利。因此港股的機會也比較明確。”
在投資方向上,諾安基金對記者表示,“當前重點關注安全主線及消費主線。”其中安全領域分為科技安全(半導體、信創)、供應鏈安全(新材料、高技術投資)以及能源安全三個方向。另外消費復蘇或是今年較有彈性、韌性的板塊。重點關注醫療服務、餐飲、地產產業鏈等。
具體如何發力?國泰基金向貝殼財經記者分析稱,2023年仍將力爭解決“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行業難題,為投資者提供更好用的基金產品。比如,主動權益方面,選擇投資風格穩定、歷史業績穩健的基金經理,做到均衡布局、穩健投資,同時注意控制基金經理的規模能力圈,努力讓持有人獲得穩中有進的收益;穩健收益方面,結合當前股債市場的性價比,針對追求穩健收益目標的投資者,也有一系列產品布局;養老投資方面,布局養老FOF(基金中的基金)產品新發,進一步補全養老FOF產品線,積極參與養老金體系建設。
博時基金也向記者表示,2023年產品布局將采取“攻守兼備”策略,加大權益基金布局,提供主題明確、風格清晰的權益產品,服務養老,完善養老產品線,積極發展場內債券指數基金。
此外,對老產品采取守正創新的持營方案,盤活存量產品,重視持續營銷。其次,全面強化投資者教育,在人工智能等技術進步的背景下,創新投資者陪伴方式,優化投資者服務。
“不要過于關注所謂的網紅基金”
“穩”和“進”成新年關鍵詞
自2019年以來,我們再次經歷過一波牛熊轉換的洗禮,近兩年的市場調整,部分投資者相對會有悲觀的市場情緒。“堅持并長期持有”“用好定投工具”的價值投資理念是否還可???2023年基民投資應把握怎樣的節奏?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在具體節奏上不冒進,保持良好的心態,持續關注投資的性價比。
“穩”和“進”將是新年的關鍵詞。國泰基金認為,站在當前時點上,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展望2023年,各類超預期因素有望得到有效控制,經濟基本面逐步復蘇。股市、債市在調整之后,也會帶來更好的投資機會。
“A股仍具有豐富的結構性機會。”嘉實基金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建議大家不要過度恐慌,也不要盲目沖動,理性尋找投資機會。在買任何產品之前,需要清楚地知道底層資產是什么,因為底層資產才決定了今年收益或者未來若干年的收益是什么樣的狀態。
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博時基金分析稱,投資者應該充分了解基金經理的情況,如果產品在購買近期變更了基金經理,那需要重新判斷是否還要持有;如果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優秀,那需要知道他的投資策略、擅長的方向,只要認同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且基金經理言行合一,那就應該堅定持有。同時,當浮虧20%的時候應該以定投的方式補倉,這樣可以在相對低的點位拉低持有人的成本。
諾安基金認為,“2023年消費和科技兩大板塊值得重視和關注。”雖然短期市場或仍處于一個黎明前的等待期,但對于2023年投資市場應保持樂觀態度,隨著生產生活節奏的修復,左側的拐點有望到來,資本市場有望呈現逐漸回升的過程。在投資機會方面,可以重點關注以下四類:一是細分領域龍頭、產業成長空間大、技術壁壘高、競爭格局好、有提價空間的相關標的。二是受益于進口替代和自主可控邏輯,行業市場份額有望逐步提升的高端裝備制造。三是估值處于歷史相對低位,伴隨政策春風頻吹,有望迎來產業基本面拐點的信息安全產業鏈。四是其他不受海外經濟下滑沖擊、受益于國內經濟修復的細分行業。
泰達宏利宏觀策略投資部副總經理、高級基金經理莊騰飛認為,2023年全年投資人可考慮堅持投資方向,堅持定投。2024年可能迎來全球需求共振,歐美進入寬松周期,中國徹底走出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進入上行通道。因此,國內長端利率在2023年走出上行趨勢明確,建議重視2023年下半年價值風格進入新的上行周期。
對于投資者熱衷的網紅基金產品,吳煊指出,網紅基金產品的買賣群體以互聯網客戶為主,交易趨同性較高,往往會因為產品業績、基金經理知名度等因素形成集中申購,一旦業績出現回落,又會出現集中賣出的行為。
這種趨同性交易是互聯網渠道最大的風險點之一。作為普通投資者,不要過于關注所謂的網紅基金,還是要有自己的判斷,同時,在基金風格選擇方面建議進行均衡配置。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遼寧擴大緩繳社保費政策實施范圍 補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增額終身壽險成銀保市場上的黑馬 中途退??謺p失保費
保險公司紛紛探索轉型之路 聚焦細分業務、推出新產品
排行
最近更新
- 2023年選基指南來了!基民投資應該如何把握節奏?
- 亞太國家股指相對強勢 QDII基金掘金腳步不停歇
- 永坤珠寶深度解析,到底什么是“古法金”?
- 把脈2023!公私募劍指消費、新能源、工業機器人 “新科狀元...
- 世界觀焦點:二〇二二年軟件業務收入躍上十萬億元臺階
- 2022年工行承銷債券為實體經濟融資超2萬億元
- 快播:總投資106.7億元!襄陽首個新能源乘用車整車項目在襄陽...
- 看點:海通證券獲上交所債券市場2022年度公司債券優秀承銷商...
- 洛陽高新區:跟進項目監督?推進項目建設
- 環球速看:黃文濤:預計2023年專項債發行將繼續增幅擴容
- 當前播報:總投資約2億元!開元總部暨醫藥原料藥、中間體研發...
- 當前短訊!中國資產被買爆!1月北向資金流入量刷新歷史記錄,...
- 每日熱門:服務“送到家”,西部(重慶)科學城助力企業兔年...
- 世界關注:我省成功發行2023年首批政府債券212.96億元
- 【全球報資訊】芯和半導體在DesignCon2023大會上發布新品Notu...
- JEOL推出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FIB-SEM系統“JIB-PS500i”
- 5位基金大咖指劃財富密碼:最艱難時候已過去,3000點附近買什...
- 泰達宏利基金2023年資產配置觀點:權益市場或將明顯優于債市
- 泰達宏利基金張勛:2023年價值搭臺,成長唱戲
- 三去一降一補具體指什么?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的區別有哪些?
- Voyager過去12小時內將價值960萬美元的加密貨幣轉至三個交易所
- 加密交易所Luno馬來西亞分支:用戶資金安全,與DCG及其子公司...
- 環球今日報丨莒縣農商銀行助力雞蛋變身“黃金蛋”
- 三維天地實施系統應用項目獲評山東省優秀大數據應用案例
- 松花蛋會壞掉嗎?松花蛋保質期有多久?
- 【全球熱聞】?元宵佳節“廉”味濃 歡樂祥和暖人心
- 每日熱文:您的手機號已被使用……我沒注冊??!
- 焦點熱文:吉安隨拍:霜凍的花椰菜
- 新資訊:教訓深刻!6車連環撞 都因跟太近! | 平安春運 交警同行
- 每日播報!抓9人!重慶巫溪公安成功破獲2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
今日要聞
- 2023年選基指南來了!基民投資應該如何把握節奏?
- 亞太國家股指相對強勢 QDII基金掘金腳步不停歇
- 永坤珠寶深度解析,到底什么是“古法金”?
- 把脈2023!公私募劍指消費、新能源、工業機器人 “新科狀元”黃海等這樣說……
- 5位基金大咖指劃財富密碼:最艱難時候已過去,3000點附近買什么|2022華夏機構投資者年會
- 當前短訊!中國資產被買爆!1月北向資金流入量刷新歷史記錄,人民幣升值近3%
- 世界觀焦點:二〇二二年軟件業務收入躍上十萬億元臺階
- 快播:總投資106.7億元!襄陽首個新能源乘用車整車項目在襄陽高新區開工
- 每日熱門:服務“送到家”,西部(重慶)科學城助力企業兔年“開門紅”
- 泰達宏利基金2023年資產配置觀點:權益市場或將明顯優于債市